肖玉敏
【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重要的教學地位。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在不斷地完善,由以往單向閱讀方式逐步擴展為多向閱讀模式。基于此,教師在充分重視語文課程中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拓展學生的閱讀途徑,引導學生自主積極的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小學生從小打好閱讀基礎,發(fā)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本文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展開有效性的教學方法做出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拓展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3-082-01
小學生正是思想與性格逐漸形成的關鍵期,小學教師應充分意識到教育教學的真正意義,從平時的教學中不應只是對學生實行知識方面的教學,還應把握好小學階段學生的黃金期,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層面的教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現(xiàn)代教學要求教師將育人與教書放置同等的教學地位。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強調(diào)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要讓學生掌握閱讀教學中的各種書面解答問題外,還應引導學生自主研究閱讀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悟優(yōu)秀文學作品包含的做人道理,以達到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針對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xiàn)狀問題,教師應全面地分析與反思,以探究出有效性閱讀教學的科學方法,幫助學生從閱讀學習中領會更多的教育內(nèi)涵,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問題
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推行下,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雖然有了更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也獲得了相應的教學成效,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是存在諸多需要完善的教學問題。
例如,針對小學五年級學生來說,學生已通過前期階段的閱讀學習,已逐漸養(yǎng)成了較成熟的學習習慣,也已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但五年級階段的學生也同時具備了較獨立的個性意識,他們初步形成了對事物的主觀判斷能力。同時,學生也對未知事物充滿了好奇,急于運用個人所學來了解外界未知的知識領域。因這五年級學生的這些學習上與性格上的特征,使得此階段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喜好偏向于歷史類、奇幻類和具有獵奇?zhèn)髌嫔实拈喿x故事。但在這此類型的閱讀材料中,往往充斥著許多不真實、不科學、不良思想的內(nèi)容,使得 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想觀念,不利于學生的良性發(fā)展。
另外,面對即將小升初的五年級學生,其家長也存有較急切的教育心理,為了提升孩子的語文成績,往往會自行購買大量的作文參考書目。琳瑯滿目的作文中,并不能滿足學生探知外界的好奇心,也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性,使得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并不高,無法有效發(fā)揮學生的閱讀思維,自然也無法深入理解每篇作文背后的思想情感。
二、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的策略
2.1展開讀與寫的結(jié)合,拓展學生閱讀思維
在閱讀教學中,讀與寫有著互相促進的作用。只有展開大量地閱讀積累,才能促進寫作的思維開發(fā)。而通過寫作的輔助,也可以對閱讀文本展開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作出延伸性的閱讀探究,以促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不斷研究閱讀教學的方法,可以將讀寫結(jié)合的形式融入閱讀教學中,在加強學生寫作訓練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閱讀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學課文《再見了,親人》時,文中基于幾位人物的對話來表達出他們各自的情感,如通過細讀小金花、大娘、大嫂的語言特點,來體會他們內(nèi)心的想念情感。教師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認真地閱讀,從文中的人物特征的描寫、事物及時間的交代,再對事物的情節(jié)發(fā)展,來讓學生捕捉文中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接下來要求學生再次對課文的通讀,讓學生以評價的視角來在文中關鍵部分做出批注,體會文章的寫作亮點,幫助學生梳理出閱讀收獲,并將學生的所思所感寫下讀書心得。,在這樣讀與寫的結(jié)合中,引導學生從文中剖析出人物事物的物點與情感思想,讓學生在讀與寫的訓練過程中融會貫通地對語文知識靈活運用,提升學生有效閱讀的效果。
2.2通過思維導圖方法,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幫助學生不斷地積累語言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讓學生在閱讀時獲得創(chuàng)新的思維啟發(fā)。但目前很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是強調(diào)對學生知識的積累,而沒有重視對學生閱讀過程中,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導致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還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閱讀思路,沒有啟迪學生對知識形成個性化的認知。例如,在教學課文《珍珠鳥》時,教師可以運用豐富形象的思維導圖模式,來展開對文章的閱讀教學活動。因為這篇課文有著較為松散的行文結(jié)構,教師可以擬定一個文中的重點思想作為思維導圖的主題,而以“信賴”一詞作為本思維導圖的主題。對于文中的珍珠鳥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信賴“我”,設主第一主題,再引導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逐漸填寫出相關的信賴進程。接下來的第二主題,可以從文中鳥的行為變化,或是行動范圍來豐富思維導圖,慢慢讓學生在自主添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感受到文中思想情感的走向。通過描繪出完整形象的思維導圖后,學生也在其繪制過程中逐漸梳理了文中事物情節(jié)的脈絡,深化了文中的主題思想。
三、結(jié)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教師應明確閱讀教學的實質(zhì)意義,充分重視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全面探索閱讀教學中的現(xiàn)狀問題,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切實展開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教會學生閱讀學習技巧,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 參? 考? 文? 獻 ]
[1]韓淑香.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內(nèi)外整合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2).
[2]張嬋嬋.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與拓展”策略初探[J].新課程(中),2017(10).
[3]朱增兵.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考試周刊,2018,(2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