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隨著中職教育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不難發(fā)現,受就業(yè)、家庭、情感、社會競爭、人際關系等因素影響,在校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明顯增多。加強對中職生的心理疏導,有針對性地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應有之義。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輝縣市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推行的“知識技能+心理健康”教學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
眾所周知,學生技能再過硬,心理一旦出了問題,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歸納定位,有效對癥施策。目前,中職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大致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自卑心理。實際上,選擇讀中職是不少學生及其家長退而求其次的無奈之舉。入校后,一些學生的自卑傾向很明顯。二是盲目心態(tài)。部分中職生缺乏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更未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三是焦慮迷茫心理。少數中職生缺乏職業(yè)規(guī)劃,在學校陷入迷茫狀態(tài),想努力卻找不到奮斗方向。四是精神空虛。一部分學生缺乏精神追求,把手機和網絡當成了精神寄托,價值觀缺失,甚至盲目模仿網絡上一些不良行為。針對中職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采用了以下有的放矢、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關注師資培訓,更新教育理念
教師是實施教學的關鍵,是教育目標得以落實的主推手。近年來,我們積極開展校本研修,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使教師認識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必要性,學習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2019年為例,學校先后安排了70余名教師參加省市級培訓,全體教師參加了專業(yè)技術人員繼續(xù)教育公需科目培訓,認真學習了十九大報告和我國一系列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重要政策文件。全體教師都能深刻認識和高度認同在培養(yǎng)學生技能和提高文化知識的同時必須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這一理念。為此,學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隨時幫助學生化解心理問題。學校要求教師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融入日常教學,形成“知識技能+心理健康”的教學模式,并將該模式作為一項常規(guī)工作去落實。
二、依托課堂教學,疏導學生心理
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體現在教學計劃之中,鼓勵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恰當的教育情境,捕捉教育契機,在導語的設計、課堂知識的講授、師生互動等環(huán)節(jié)都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特別是文化基礎課教師,他們依托教材,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較好的成效。例如,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解讀《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那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時,從蘇軾的生平經歷和宦海浮沉入手,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可挫折教育,鼓勵他們做一個善讀書、勤思考的人,坦然面對坎坷、挫折,成就別樣人生。再如,教師在教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時,要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理,讓他們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生我材必有用”,使他們消除自卑心理,對未來充滿信心。又如,在講解“自尊自信的人”這部分內容時,我們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暢談自己的長處和愛好,使他們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增強學生信心。
三、強化技能訓練,增強學生自信
中職生通常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我們加強了技能訓練,讓學生能有一技之長,擁有立足社會的資本。在技能教學中,我們增加了專業(yè)課學時比例,每周33節(jié)正課中,專業(yè)課占18~20節(jié)。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采用了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引導學生動手實踐,進行小組討論,共同思考問題、總結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如在數控、電器、焊接專業(yè)的教學中,我們常常采用分組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同時也引入了競爭機制,使學生走上社會后能夠適應各種競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電子白板、微課視頻等媒介,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大力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使學生能夠參加職業(yè)技能訓練,有更多培養(yǎng)能力、展示才華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信、樂觀、堅強的心理品質。
四、開展多種活動,提高德育水平
心理健康與德育工作密不可分,加強德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而德育工作不僅僅局限于教室、課堂。我們每年都會組織體育競賽、演講比賽、讀書會、演唱會、技能表演等多種活動,大力提倡中青年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組織社團,學校先后成立了籃球社團、讀書社團、美術社團、聲樂社團、專業(yè)興趣小組等,為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展現才藝、提升自己的機會,同時組織舉辦專家報告會、畢業(yè)生返校報告會,多角度、全方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2019年,學校舉行的“技能展示月”活動共評選出了77位技能標兵;在新鄉(xiāng)市技能等級考試中,學校參賽學生的獲證率超過90%;在新鄉(xiāng)市各類技能競賽和素質能力比賽中,學校有120名學生獲獎,團體獎和優(yōu)秀組織獎也紛至沓來;在河南省技能競賽和素質能力等大賽中,學校獲一等獎5人,二等獎56人,三等獎48人。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更讓學生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五、參加社會實踐,檢驗綜合素質
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活動既是對學生的教育和鍛煉,也是檢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個重要途徑。學校定期開展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由學校和實習單位聯(lián)合培養(yǎng)學生,按照正式員工的標準來嚴格要求學生,號召學生向企業(yè)優(yōu)秀員工學習,學習他們盡職盡責、精益求精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品質,切實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有專門的帶隊教師常駐實習單位,不僅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更時時關注他們的心理動態(tài),遇到問題時及時介入,疏通學生的不良情緒,引導和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習單位也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方針,設立“優(yōu)秀實習生”等專門獎項,大力宣傳優(yōu)秀典型,樹立榜樣。這種滲透教育在實習實訓各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了“潤物細無聲”的育人作用,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提高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社會實踐和實習活動中承受得住壓力,克服得了困難。
六、完善學校管理,助力心理教育
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從校級領導到中層干部,從班主任到任課教師,都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將之作為一項常規(guī)工作落到實處。學期伊始,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開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時發(fā)現問題。政體處為每位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時時追蹤,定期更新,實施動態(tài)管理。學校專門設立“心理咨詢室”,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副校長王趁新牽頭,全體德育教師參加組成專家團隊,每周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面向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科學性、技術性地輔導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在??遁驾夹@》上設立“心理健康教育”專欄,編輯教師每期都精心刊登優(yōu)秀稿件,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傳授心理調節(jié)方法,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敝新毶睦斫】到逃皇且怀幌梢酝瓿傻氖虑椋鳛橹新毥處?,我們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操,磨煉學生的意志,使之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最終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責編 ?張德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