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
摘 要:陳鶴琴先生說過:“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單獨可以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迸c家庭建立交流合作平臺,是幼兒園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因此,我園十分重視家園合作平臺的建構與夯實,不斷用實績推動家園共育的實效。
關鍵詞:家園合作;家教指導;利用資源;拓展宣傳
一、 制度為先,重視家園合作
(一) 家委會共管理
健全班級、園所兩級家委會制度。園部組建園級家委會,針對園所教育教學、后勤保育與安保等多方面管理工作進行及時溝通與交流;班級形成家委會小組,協(xié)助班主任進行家園溝通與班級管理。
(二)家長全員齊參與
幼兒園是每一位教師的、孩子的,也是每一位家長的。因此,我們利用園網(wǎng)站園務公開等欄目,及時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日常工作情況,并可以通過幼兒園電子郵箱及責任區(qū)督學電話提出管理建議。班級家長園地等,讓家長及時了解班級活動開展以及孩子在幼兒園里的發(fā)展狀態(tài),同時通過《成長足跡》家長反饋欄等途徑,定期反饋對園所、班級改進工作的建議。
(三) 家長助力促發(fā)展
1. 家長助教增能量?!叭诵?,必有我?guī)煛?,家長從事各行各業(yè),都各有所長,我們組建了家長助教團。如,獨具特色的以班級為單位的自主性家長助教活動;同一主題背景下的以年級為單位的分層家長助教活動;互動開放的以幼兒園為單位的全園性家長助教活動。2.親子活動促發(fā)展。各種親子活動是家園共育的重要途徑。我們結(jié)合傳統(tǒng)節(jié)日、園本節(jié)日等大型活動,以及親子制作活動及日常教育配合等微型活動,引導家長參與保育教育,共促幼兒健康發(fā)展。如,園本節(jié)日閱讀節(jié)之“書香溢滿園 運動伴成長”親子趣味運動會,讓家長身體力行,和孩子們共同感受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四)問卷調(diào)查助評估
完善問卷調(diào)查評估制度,讓家長深入?yún)⑴c評估考核工作。每學期末,針對班級教師、保育員等一學期保育教育工作進行匿名問卷調(diào)查,為班級及園所管理更上一層樓把脈問診抓藥。
二、專業(yè)為道,扎實家教指導
(一)多樣化家長學校途徑,提升家長育兒水平
1. 面對面園級家長學校。園部邀請專業(yè)人士來園,以集中面對面授課形式開展家長學校活動。2. 微型班級家長學校。通過班級家長會等方面,讓家長學校內(nèi)容更契合年齡段及班級孩子發(fā)展需要。3.紙上家長學校。定期發(fā)放人手一份的育兒指導文章,促進家長育兒理念和方法的與時俱進。4. E媒體家長學校。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電子網(wǎng)絡是信息溝通的重要途徑。我們通過網(wǎng)站安全港灣等欄目,及時上傳科學育兒指導文章和《指南》等教育政策法規(guī),讓家長及時了解教育新動態(tài)。
(二)個別化家教指導,量身定制教育策略
家長育兒能力的引導,最有針對性和即時性的,就是班級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我園積極鼓勵班級教師與家長根據(jù)需要,通過面聊、電話、QQ等方式,有針對性的溝通,讓家教指導兼顧個體差異,為每個幼兒量身定制適宜的共育方案。
(三) 常規(guī)化“雙銜接”工作,全方位排憂解難
家幼、幼小“雙銜接”是家長家庭教育的難點問題,因此我園重視“雙銜接”工作,通過各種方法將家教指導落到實處,為家長全方位排憂解難。如秋季新生入園季,通過《入園手冊》發(fā)放、新生家長會、新生家訪、迎新“你”迎新禮等面對面、點對點的溝通,幫助小班新生順利渡過入園關。
三、 發(fā)展為本,充分利用資源
(一) 充分利用小學資源,開發(fā)幼小銜接微課程
作為幼兒園,我園緊鄰小學,因此小學資源,是我園園本課程資源的重要推展領域。1.場地共享:小學操場、活動室等等都是重要的共享資源。2.學生聯(lián)動:積極與小學生聯(lián)動開展各種活動,如一起走進銀色家園老年公寓,為老人們帶來晚年的快樂。3.師資互融:充分利用小學教師資源,為大班家長、幼兒開展幼小銜接指導活動,讓幼小銜接更有效。
(二) 緊密聯(lián)動社區(qū)資源,拓展課程資源體系
1.聯(lián)動社區(qū)機構,拓展資源體系。如結(jié)合幼兒園消防疏散演習,邀請省消防總隊退役軍人來園為孩子們講解消防安全的知識,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2.充分利用周邊商業(yè)設施,充實班本課程。園所所處烏沙鎮(zhèn)政府所在地,周邊各種商業(yè)設施豐富多樣,是園本課程源源不斷的資源。因此各班級利用周邊菜場、銀行等資源,帶著孩子們開展短程社會實踐,讓生活周邊與班本課程接軌。
(三) 廣泛挖掘公共文化資源,靈動園本特色課程
貴州這座歷史文化古城,保存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藏館,這些資源也是園本課程不可多得的資源。我們組織幼兒走出園所,走進這些公共文化資源,讓孩子感受貴州公共文化資源的豐富,并養(yǎng)成從小利用這些資源的意識和興趣。
四、 宣傳為徑,拓展媒體報道
(一) 充分利用公眾號,增強家園共育信息互通
自媒體公眾號逐漸成為便捷的信息互通途徑,因此,我園及時將園所活動更新到校公眾號,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發(fā)展情況。如“納福迎新春,諾諾喜開學”“歡歡喜喜鬧元宵”等,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春開學系列活動等等。
(二) 積極借助媒體報道,擴大園所教育指導范圍
積極通過媒體報道幼兒園活動,讓更多家長了解幼兒園發(fā)展情況,擴大園所教育指導范圍。如在今日頭條等電子媒體和報紙媒體報道美食節(jié)系列、師德師風建設等活動,擴大宣傳范圍和力度,讓幼兒園教育影響更大更廣。
讓我們一起在樸實務實的日常工作中,不斷創(chuàng)新家園共育途徑,建筑適宜的家園共育平臺,共促幼兒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