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
摘 要:在新課標改革穩(wěn)定發(fā)展的背景下,對各階段教育都提出了一定要求,確保其能夠遵循改革目標,并不斷完善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設計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來講,不僅需要分析實踐教育模式的原則,同時需要合理的將理論與實踐融合教學,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確保學生能夠高效的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本文主要分析大學生思想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原則,并闡述了實際實施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大學生;實踐教育模式
引言:
伴隨時代穩(wěn)定的發(fā)展,大學教育已經成為培養(yǎng)時代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在當前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漸被忽視,這樣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業(yè)務發(fā)展,同時難以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認識。因此,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來講,有關教師需要重視自身的責任與義務,確保能夠全方面分析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指導大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一、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原則分析
(一)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指的是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前提下,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接受能力合理的選擇目標,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能夠形成科學的三觀,為思想政治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所以說,在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模式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判斷力的提高,避免一味的遵循灌輸式教學導致學生處于被控制以及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不僅無法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會有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模式感到厭煩,而且較為嚴重的還會出現反抗的現象。因此,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選擇,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自身的地位并自我接受教育。
(二)全面性原則
全面性原則指的是整體完備性原則,需要在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模式的過程中堅持普遍的觀點,明確教學內容,確保其理論和實踐知識能夠與生活有效銜接,并貫徹實踐教育精神,讓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課程時自我管理,并反思自己學習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及時向教師請教,確保學生的思想狀況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模式開展的效果。然而,由于傳統(tǒng)教材缺乏科學性,教師若依舊遵循照本宣科的講課模式,則理論知識會與實踐學生還會感覺到課堂枯燥無味,無法提高本節(jié)課教學效率同時會影響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習[1]。
(三)目標性原則
目標性原則指的是在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明確教育目標,確保能夠符合當前教育標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與此同時,還需要注重人格全面發(fā)展目標的制定,從而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符合學生的興趣開展教學任務,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與觀察時間,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能夠有效完成,并遵循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標準,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在遵循目標性原則時,還需要分析當前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確保目標的設置不會為大學生帶來過多的壓力。
(四)可操作性原則
可操作性原則指的是在實際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模式的過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空間,確保在遇到影響學生正常發(fā)展的過程中能夠適當的調整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模式,進而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確保能夠達到教育目標,為學生的日后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避免受多種因素影響而無法操作實踐教育模式,難以發(fā)揮其作用與效率。所以說,只有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才能夠為大學生構建針對性學習方案,彌補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學實踐存在的不足,規(guī)范大學生的行為,確保其能夠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并積極轉變學習理念,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思想政治實踐教育模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構建與實施對策
(一)注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
眾所周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主要教師為了解決當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從源頭抓起,有效消除思想政治教學的無用理念,確保學生與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并認識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確保學生的品德能夠得到提升,讓學生由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轉為主動,并積極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加深對課本內容的了解。針對不明確的問題能夠及時與教師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有關大學需要構建并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工作,確保能夠提高教育的效率,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打下良好基礎。
(二)注重平等思想政治課堂的構建
要想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效率,則需要創(chuàng)造平等的思想政治教學課堂,這樣能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教師與學生能夠和諧相處,為日后的思想政治教學提供有力幫助。與此同時,平等思想政治課堂的構建能夠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并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身的觀點,同時能夠注重對學生的鼓勵,確保學生的學習信息能夠有效提高,啟發(fā)并挖掘學生的潛力,有效解決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存在的問題,確保多元化教學課堂能夠適應當前時代發(fā)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榜樣,提高學生的綜合品德[2]。
(三)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穩(wěn)定發(fā)展的背景下,要求各個階段需要轉變傳統(tǒng)灌輸式與應試教學理念,避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大學思想政治課堂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與方法,確保能夠合理的將理論與實踐學習融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更加高效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可以合理的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有關圖片,從而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過程中,教師還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制定針對性方案,改善當前教學存在的不足。
(四)合理的運用現代科學技術
在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穩(wěn)定發(fā)展的背景下,大學不僅需要注重思想政治課堂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同時還需要合理的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并建立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注重宣傳工作的開展,確保學生能夠自主登錄網站學習有關知識,而且,教師還需要積極觀察學生的反饋意見,確保能夠不斷完善網站管理豐富網站教育信息,有效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除此之外,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需要有專門的教師在網上值班,確保學生提出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解決[3]。
(五)注重對話教學模式的開展
在大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構建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需要確保學生與教師能夠相互尊重并信任,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確保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為學生設計針對性學習內容,確保學生能夠主動接納,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喜悅。除此之外,還可以合理的制定對話教學模式,確保學生能夠積極發(fā)表自身的意見,適當的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思想政治問題,提高實踐教育模式構建的效率。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構建與實施的過程中,有關教師需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教學,加深學生對概念以及課本內容的了解,同時要遵守教學模式的構建原則,確保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并為學生構建優(yōu)質的課堂環(huán)境,同時還需要注重多種途徑的實踐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跟隨教師的步伐,為大學生的日后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不充分而影響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思軍.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6):92-95.
[2]陳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11):30-31.
[3]邱立民,鐘宇紅,田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構與實踐》評介[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7(0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