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梓
今?年2月,湖北司機肖紅兵在高速公路上流浪14天無處可去。新聞披露后引來眾多愛心捐贈。此次疫情中針對湖北人的地域偏見,似乎就要結束了。沒成想武漢解封前后,地圖炮、地域歧視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從網(wǎng)絡走進現(xiàn)實,甚至影響到部分政府機關的決策,出現(xiàn)了一些僵化行事、花式“阻鄂”情況。
筆者曾在武漢生活四年,武漢友人講起自己的經(jīng)歷,十分無奈。武漢解封后,他開車到外省出差,車因為掛的是鄂A車牌,在一小鎮(zhèn)無端被相關部門扣留。對方給出的理由是“會引起恐慌”,第二天晚上才將車還給他,讓他快點悄悄離開。
過去幾個月里,湖北人為此次抗擊疫情付出良多,本該被善待而非被刁難,排斥歧視湖北我們也會失去很多。
沒有湖北,會少什么?
湖北古代叫“荊楚”,這里很重要。
當年這里的《楚辭》,像現(xiàn)在東北話一樣席卷全國,甚至成為中國詩歌的兩大源頭之一。
思接千載,神游八極,論文采風流,在中國沒有哪個地方能完全蓋過湖北。所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江河萬古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關于時間的聯(lián)想,這種大氣磅礴的江河容易出名人,也總能出好詩。
從屈原到聞一多,從蘇軾到毛澤東,無論是不是楚人,都能在這里留下千古絕唱。
試想一下,如果唐詩里沒有“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那還是唐詩嗎?這些,全在湖北寫的。
有學者感嘆,沒有湖北就沒有中國詩,沒有湖北,中華文化將少一抹亮色。
從歷史角度說,湖北是我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省份,不少歷史事件都發(fā)生在湖北。
可以說,沒有湖北就沒有中國近代的革命開端:中國近代的革命開端在武昌,現(xiàn)代工業(yè)史洋務運動也是在武漢開始。
南來北往的交流,繞不開湖北這個地方。
尤其到了晚清時期,湖北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確立。晚清中興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在咸豐七年(1857年)的奏疏中提到:“湖北為長江上游要害,武漢尤九省通衢,自來東南有事必爭之地?!倍錆h前身之一的漢口,則在明代就開始奠定商業(yè)地位,并成為南北交通要沖。
武漢的繁榮發(fā)展,不止省內(nèi)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甚至在全國都稱得上頭角崢嶸,“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毛澤東這兩句詞,寫盡了大武漢吞吐山河的氣勢,有此格局的城市在中國都不太多。
當年毛澤東在武漢寫就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就寫道:“湖南的土豪劣紳們,頭等的跑上海,二等的跑漢口,三等的才留在長沙?!庇纱丝梢姡錆h之大是得到大家公認的。
孫中山1912年1月1日發(fā)布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宣言書》中稱:“武漢首義,十數(shù)行省先后獨立。?”毫不夸張地說,武漢是一座英雄城市,歷經(jīng)磨難,終于成就輝煌,正如《武漢之歌》中所唱的:“用我們的熱血鑄造起荊楚之魂,用我們的脊梁托起一個新的乾坤……”
沒有湖北和武漢,中華文化中將會少一種大格局、大交融,少一股熱血和慷慨。
英雄城的犧牲
1927年6月,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后,中共中央在漢籌備一次緊急會議。23歲的鄧希賢來到武漢,擔任中共中央秘書工作。這是他第一次到湖北。為了工作需要,他在漢改名鄧小平,和有關人員一起選定了八七會議地點。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兩位歷史巨人——毛澤東、鄧小平也第一次相會、相知。20萬長征紅軍,6萬來自湖北;16萬長征英烈,4萬是湖北籍。湖北紅安一個縣更是出了三百多名將軍……
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diào),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再次被載入史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為你們而感動、而贊嘆!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呼吁大家要在湖北最艱難的時期搭把手、拉一把。
2020年1月23日,武漢,這座“九省通衢”之城,史無前例地宣布“封城”。
封城,意味著城市停擺,上千萬人生活受到影響。一名朋友坦言,之前聽到湖北、武漢為抗疫做出犧牲,并不是很理解,但最近在全球疫情都出現(xiàn)猛烈暴發(fā)的情況下,才意識到,正是全體湖北人民做出最強有力的反應和最大程度的犧牲,才使得疫情未出現(xiàn)更大規(guī)模的失控。
“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闭珑娔仙皆菏吭酆瑴I水說的那樣,“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p>
為什么要感謝湖北人民?這就是原因。
湖北和武漢人民的付出和犧牲,全世界都看在眼里。世界衛(wèi)生組織外方專家組長在考察武漢之后,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所做的貢獻,世界欠你們的。當這場疫情過去,希望有機會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謝武漢人民,我知道在這次疫情過程中,中國人民奉獻很多?!?/p>
坦然接受“九頭鳥”
“感覺疫情可以通過戶籍傳播一樣?!边@是不少武漢朋友的感慨與無奈,他們面對的歧視并不少。比如,疫情防控期間,有些賓館拒絕為滯留在當?shù)氐暮奔每吞峁┳∷?不管對方有無疫情重點地區(qū)旅居史,凡是身份證“42”開頭就拒載;有的企業(yè)直接規(guī)定不錄用湖北籍員工,有居住在湖北之外的湖北籍員工返崗后被無故解雇。
乍看起來,這只是管控加碼、設防過度,是不夠人性化。但深層次的問題還在于,對離鄂返程人員的“心結”并未打開,仍避“鄂”不及。
曾經(jīng),湖北也陷入過這種刁難與偏見之中。很早以前,便有古人稱楚人為“南蠻蝎舌之人”,買櫝還珠、刻舟求劍、畫蛇添足、自相矛盾……這些成語的主角都是楚人。
到2014年曾有學者對湖北人的形象進行網(wǎng)絡調(diào)查,毫無疑問“九頭鳥”高居榜首?!熬蓬^鳥”形象負面意蘊,與林語堂在《吾國與吾民》中說的“中國向有‘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之俗諺,蓋湖北人精明強悍,頗有胡椒之辣,猶不夠刺激,尚須爆之以油,然后煞癮之概,故譬之于神秘之九頭鳥”有莫大關系。
為扭轉(zhuǎn)這種負面意蘊,2011年前后湖北省曾召集專家學者,多次舉行“‘九頭鳥研究和宣傳專題座談會”。座談會最終的結論是,長期以來,人們對“九頭鳥”的形象褒貶不一,見仁見智。面對外界的褒貶,湖北人自己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既不能面對褒揚自鳴得意、沾沾自喜,也不能面對貶損視而不見、辱而不敏。當代湖北人要有高度自覺,理直氣壯地宣傳“九頭鳥”,腳踏實地提升湖北形象。
這應該是湖北官方少有的坦然接受“九頭鳥”這個稱謂,更提出了重塑“九頭鳥”形象,彰顯湖北人文精神,就是開發(fā)利用湖北軟資源的重要之舉。此后,湖北組織了一系列活動,比如重塑了“九頭鳥”形象標志等。
與武漢朋友聊起此次疫情,大家感受較深的是,年初疫情剛暴發(fā)時,網(wǎng)絡上就有一波對湖北人的恐慌到排斥,很快就因為疫情發(fā)展淡化了?!拔錆h解封后,排斥反彈,迅速發(fā)展成地域歧視,似乎讓此前湖北多年扭轉(zhuǎn)地域形象的努力功虧一簣?!?/p>
當然,這次地域歧視與以往的也不一樣,夾雜著對疫情的恐慌。要消解此次對湖北的地域歧視,湖北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葉青稱,首先就需要通過信息公開透明,消除外界對湖北疫情的恐慌。這方面,政府機關能發(fā)揮的作用更大。
毛澤東在《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寫道:“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蔽錆h人、湖北人有這種豁達,也定能戰(zhàn)勝這次歧視與偏見。武漢加油、湖北加油,這片土地,真的讓我們驕傲了幾千年。
有學者感嘆,沒有湖北就沒有中國詩,沒有湖北,中華文化將少一抹亮色。
毛澤東在《水調(diào)歌頭·游泳》中寫道:“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武漢人、湖北人有這種豁達,也定能戰(zhàn)勝這次歧視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