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必到
摘要:籃球是一項深受中小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它融入了跑、跳、投等運動,對發(fā)展中小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及協(xié)調性等素質有極高的鍛煉價值。在教學訓練過程中,首先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籃球合作意識,并且要注重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終身體育鍛煉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籃球合作;意識;興趣;因材施教
“籃球合作意識”是指籃球運動員在從事籃球實踐活動中,經(jīng)過大腦積極思維過程,而產(chǎn)生的一種正確反映籃球運動規(guī)律的特殊機能和能力,是籃球運動的靈魂。而興趣是人對認識活動需要的情緒表現(xiàn),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具有多樣性、普遍性和不穩(wěn)定性的特點。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籃球合作意識和興趣呢?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和課外訓練進行淺談。
一、在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籃球意識
1.初步了解籃球知識的學習
籃球合作意識的形成是以知識作為基礎。處于小學生階段的隊員,可以根據(jù)球隊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理論知識學習的時間和內容,并盡可能有計劃地指導比賽和訓練的實踐。目前,我們的籃球隊員是小學生,會直接影響籃球合作意識的提高。對于籃球理論知識的學習應該從小抓起,了解籃球運動訓練的科學原理、籃球發(fā)展趨勢、比賽規(guī)則及籃球合作意識等,讓學生能在比賽時發(fā)揮更大的靈活性和預見性。
2.籃球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在籃球的技術訓練中,必須重視潛移默化地進行意識熏陶,把學、練與用、變結合起來。隊員們在比賽中用正確“籃球合作意識”作基礎,使技術在運用與應變中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形成正確的籃球合作意識。在初級訓練過程中必須重視孩子們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視野訓練。主要是:一是加強眼睛余光的觀察能力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視野技術動作的訓練;二是培養(yǎng)其快速反應及判斷能力,從小養(yǎng)成愛動腦筋的習慣;三是在對抗訓練中,培養(yǎng)正確的籃球合作意識。
二、培養(yǎng)小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1.營造氛圍
在授課和課外訓練過程中,可以先講解籃球運動的起源及其發(fā)展演變過程,然后再講述這項運動的特點及其規(guī)則。讓學生了解該如何參與這項運動,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讓學生看一些有關籃球運動的教學片段和一些精彩的比賽錄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學習和參與籃球運動的動機。例如,我校結合中小學生籃球合作意識研究課題,以籃球文化為突破口,通過組織班級籃球比賽和趣味籃球等,辦好籃球知識宣傳欄等一系列活動,給學生營造一種形象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激發(fā)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注意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寓教于樂。要精心組織,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興致盎然地投入到籃球運動中。例如:我在教授低年級傳球時,沒有直接傳授動作技術,而是通過“運球接力”“搬運西瓜”等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游戲中,有的學生沒有運好球,有的學生沒有傳好,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最后宣布游戲開始,組織同學們進行傳球比賽,看誰在做游戲時又快又穩(wěn),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課堂教學效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因材施教
小學生的籃球水平起步有差異,因此,我們應注重個體的差異,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為此,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個體,提出不同的目標。例如:五、六年級的籃球教材內容行進間低手上籃時,我進行了分場地訓練,有一定技術水平的一組,對他們講解動作要領,突出難點,重點自行組織練習;而對基礎較差的一組,則進行分解動作的教學,以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教學和訓練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偠灾?,在中小學籃球合作意識和興趣的培養(yǎng)中科學施教,這對中小學生的以后的成長之路有助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