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真
摘? 要:閱讀教學始終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來講是提升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面對新教材、新挑戰(zhàn),要堅定信心,優(yōu)化模式,從文本閱讀趣味性方面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趣味性;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135-01
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利于學生快速汲取知識、提高寫作能力,但從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況看,大部分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較差,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簡單。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從文本閱讀的趣味性上下功夫,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1.重視課前準備,課程設計要合理
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狀況,小學生天性愛玩,活潑好動,一堂課四十五分鐘很難安安靜靜的聽完整,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確保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小學生年齡較小,身體和生理發(fā)育尚未完全,很可能會在課堂上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狀況,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適當?shù)恼{(diào)整課堂預設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間隔,盡可能的將每個課程環(huán)節(jié)區(qū)分開。課程設計較為寬松,課堂時間安排并不意味著不合理,在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的同時還要追求課堂效率,教師要秉持嚴謹客觀的態(tài)度,教學不能隨心所欲,保證課程設計的內(nèi)容與課本教材相呼應。
課前準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利用課前碎片化的時間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或者進行提問抽查上節(jié)課所講授的內(nèi)容,學生在經(jīng)過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的“熱身”之后,慢慢會適應快節(jié)奏的語文課堂,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還幫助學生更好的利用課余時間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教師的課程設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堂課過后都需要總結和自我反思,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和教學中是否遺漏知識點調(diào)整課程設計的具體內(nèi)容。教師的課堂目標很明確,就是對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有一定的把控,并且根據(jù)學生連續(xù)幾天的表現(xiàn)決定今后的教學方向。課程設計是靈活多變的,教師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的步伐,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青春年少”。
2.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理使用教學策略
學生閱讀能力差的根本原因是學生對于閱讀沒有興趣而不是智力因素的問題,這是教師首先要明確的。整個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起到輔導和引領的作用,兩者缺一不可。但是有小部分學生無法進入讀者的角色,他們認為閱讀是一件枯燥無聊的事情,在學生看來閱讀所得到的快樂遠遠比不上“抖音快手”上的那些小視頻。閱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閱讀需要學生平心靜氣,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詞匯量,需要學生了解基本的文章結構和寫作手法,但是觀看短視頻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實現(xiàn)。
教師要意識到智能化信息化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學生對于閱讀沒有興趣,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只有學生主動開始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素養(yǎng)才有意義,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教師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吸引學生進行閱讀,首先教師給學生規(guī)定閱讀任務,并且告訴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學生可以獲得“神秘”的獎勵。小學生好奇心重于是就開始閱讀任務,期望自己能夠得到神秘的獎勵,教師在給學生規(guī)定閱讀任務時要注意所挑選的文章或者書籍的合理性,最好是童話故事或者科學未解之謎。學生在開始閱讀之后慢慢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開始專注于閱讀本身,而不是為了獎勵去閱讀,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會發(fā)生很大的轉變。在認識到色彩斑斕的童話故事世界和見識到神秘的金字塔與恐龍的傳說之后,學生的積極性被完全激發(fā),教師可以抓住機會帶領學生展開新一輪的閱讀,在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教師要向學生強調(diào)幾個注意事項,閱讀的目的是為了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想象,但是更重要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書中包含的哲理與作者在寫作中運用的寫作手法與技巧。趣味性閱讀僅僅是一個開始,學生只有興趣是不夠的,還需要教師悉心指導與科學的閱讀訓練。
3.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
閱讀是寫作的前提,只有經(jīng)過大量的閱讀領略過眾多的文學作品才能在寫作中有所成就。寫作是閱讀的延續(xù),大量閱讀的背后是大量的積累與模仿,模仿不同于抄襲,抄襲只是簡單的復制粘貼而模仿是為了最終的創(chuàng)造。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文本閱讀教學探究中經(jīng)常忽略到寫作的存在,認為閱讀是獨立的一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閱讀是獨立的,但是絕大數(shù)情況閱讀是需要有鋪墊和依靠的。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勾畫與積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令人拍案叫絕的語句或者判斷,僅靠大腦的記憶是沒辦法在一段時間之后進行完整的還原,只有將其摘抄下來記錄到紙上才能保證對其的深刻記憶。閱讀其實是一場視覺盛宴,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全神貫注,哪怕漏掉一丁點內(nèi)容也會影響下文的閱讀,因此要想提升閱讀能力先得學會觀察。
另外,學生要懂得賞析,遇到一段精彩的對話或者一場震撼人心的獨白,學生要能夠明白為什么精彩,實際上就是對于寫作技巧和寫作手法的鑒別與賞析。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可以適當?shù)募右渣c撥進行指導,但是不能揠苗助長。
參考文獻
[1]姚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8(24):94
[2]于玲玲.趣味化教學在小學語文識字和閱讀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87-88
[3]李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J].華夏教師,2017(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