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軍,程 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神經外科疾病種類多、病情重、進展迅速,治療難度大,患者預后不佳,做好護理工作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方法[1]。當前護理觀念的改變對護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護理強調質量持續(xù)改進[2],我院神經外科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開展品管圈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神經外科選取100例患者,對比分析以探討品管圈活動的實施效果。
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神經外科選取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有50例患者。對照組50例患者中有男29例以及女21例,年齡平均(58.96±8.27)歲;觀察組50例患者中有男26例以及女24例,年齡平均(57.46±8.32)歲。對照組后患者的年齡、性別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觀察組在護理管理中開展品管圈活動,具體方法如下。
1.2.1 組建小組
小組包括護士長、護理人員、護師,護士長為圈長,護理人員主要負責執(zhí)行,護師主要負責監(jiān)督執(zhí)行。小組根據護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最終確定主要問題,商討進行護理改進方案的制訂。
1.2.2 分析問題與制訂目標
每個月進行一次問題討論,針對護理中現(xiàn)存的問題進行下一階段目標的設立。目標主要是通過活動的開展使護理風險事件減少,提升護理人員責任感及服務意識,要求護理人員掌握溝通技術水平,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工作,確保護理實施的有效性。
1.2.3 措施實施
定期通報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護理人員重視程度,就管理要求詳細向患者介紹,切實落實護理的目標。改善病房環(huán)境,保持病房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地面保持干燥、清潔。對于患者的合理要求要給予滿足,對于患者的意見要采納,根據患者的意見改進護理措施。主動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耐心回答疑問,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護理人員要落實好巡視工作,做好定時巡視,對巡視的結果進行詳細記錄,根據各次巡視結果評估患者病情。
護理質量:評價內容包括病區(qū)管理規(guī)范化、護理文書書寫、安全管理、護理操作技術,每項最高25分。
護理不良事件:比較兩組跌倒、不遵醫(yī)囑、銳器傷、意外拔管發(fā)生率。
觀察組開展品管圈活動后病區(qū)管理規(guī)范化、護理文書書寫、安全管理、護理操作技術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品管圈活動開展與否的護理質量比較
表1 兩組品管圈活動開展與否的護理質量比較
分組 病區(qū)管理規(guī)范化 護理文書書寫 安全管理 護理操作技術觀察組(n=50) 16.58±2.27 17.20±1.38 16.95±2.43 17.54±1.86對照組(n=50) 12.34±1.56 13.42±2.47 12.98±1.73 13.64±1.27
觀察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4.00%,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18.00%,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
神經外科護理風險高、難度大,具有較高的專業(yè)要求,對護理要求高,必須持續(xù)進行質量改進,不斷發(fā)現(xiàn)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實現(xiàn)護理質量的不斷提升[3]。在以往的護理持續(xù)改進中,更注重實行行政管理,強調績效考核,護理人員的自主性、主動性以及參與性,無法保證護理質量提升的預期程度。在持續(xù)質量改進中開展品管圈活動,通過組成品管圈小組,組員為科室內高資歷、有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組員之間相互討論、分析,護理人員責任感更強,參與感更高,護理實施更具主動性,因而能夠保證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觀察組在開展品管圈活動后護理質量評價中病區(qū)管理規(guī)范化、護理文書書寫、安全管理、護理操作技術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4.00%,低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18.00%,P<0.05。證實品管圈活動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能夠使護理質量提升的更明顯,護理安全性更有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度更高。在品管圈活動下,護理人員更主動去發(fā)現(xiàn)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組員間的討論提出改進措施,護患之間的溝通增加,關系更和諧,因而護理工作開展得能更順利,質量也能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在神經外科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中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提升護理質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有良好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