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葉,程團結(jié),徐麗萍,樸金龍,陳小平,徐璐璐,齊昆青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1
2型糖尿病也稱成人發(fā)病型糖尿病,是一類對健康危害極大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相關研究顯示[1-2],血尿酸升高是2型糖尿病發(fā)生發(fā)展的獨立危險因素,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可隨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對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患者,降尿酸治療十分重要。苯溴馬隆與別嘌醇為臨床常用的降尿酸藥物,二者在痛風伴高尿酸血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但應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研究尚少。本研究主要觀察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應用苯溴馬隆治療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A、B兩組,每組各40例。B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35~70(49.63±10.21)歲,2型糖尿病病程1~10(5.36±1.16)年;A組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36~71(49.28±10.15)歲,2型糖尿病病程1~10(5.71±1.05)年;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性別、年齡、病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
1.2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參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有關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②符合《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的中國專家共識》中有關高尿酸血癥的診的斷標準[4];③男性患者非同日2次空腹SUA水平超過420μmol/L,女性超過360μmol/L。④入院前未進行抗尿酸治療;⑤對本研究藥物耐受者;⑥意識清醒,能進行良好的溝通。排除標準:①診斷為1型或其他類型糖尿病者;②存在心腦血管疾病者;③嚴重腎功能不全以及尿毒癥患者;④合并全身感染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降糖治療,合理控制飲食、適當運動、戒煙及戒酒等。A組給予苯溴馬隆片(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48;規(guī)格50mg×10片/盒)口服治療,1片/次,1次/d;觀察組給予別嘌醇(廣東彼迪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368;規(guī)格0.1g×100s)口服治療,50mg/次,1次/d。兩組均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①療效評價[5]:顯效:血SUA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超過30%;有效:血SUA水平下降15%~30%;無效:血SUA水平下降不足15%或升高??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血糖水平:比較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③血SUA、(serumcreatinine,Scr)及(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晨起空腹靜脈血5mL,采用化學發(fā)光法分別測定血SUA、Scr及BUN水平,儀器用Beckman公司生產(chǎn)的AU5800全自動分析儀,具體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④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皮膚瘙癢、皮疹)發(fā)生率。
1.5 統(tǒng)計學分析用SPSS21.0版本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檢驗標準ɑ=0.05。
表1 兩組治療后的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s)
注:a表示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SUA、Scr及BUN水平(±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SUA、Scr及BUN水平(±s)
注:a表示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1 兩組治療后的療效比較A、B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分別為92.50%和75.00%,A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較B組高(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明顯,A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較B組低(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SU A、S cr及B UN水平兩組治療前血SUA、Scr及BUN水平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明顯,A組治療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較B組低(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A、B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5.00%和32.50%,兩組不良反應比較(P>0.05),見表4。
高尿酸血癥為糖尿病合并腎病患者的典型特征,血尿酸的持續(xù)升高會增加痛風的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生命安全。別嘌醇為次黃嘌呤異構(gòu)體,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活性,阻止次黃嘌呤及黃嘌呤轉(zhuǎn)化為尿酸,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苯溴馬隆為苯駢呋喃衍生物,口服吸收效果好,可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6],苯溴馬隆與非布司他在治療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效果不同,苯溴馬隆組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苯溴馬隆組的血糖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A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92.50%較B組75.00%高(P<0.05);兩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明顯,A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較B組低(P<0.05);與上述研究所得結(jié)論基本一致,原因可能為苯溴馬隆可抑制蛋白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并參與葡萄糖轉(zhuǎn)運,從而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血糖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是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Scr是指肌肉在人體內(nèi)代謝的產(chǎn)物,主要由腎小球濾過而排出體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過高,肌肉代謝加快,Scr水平升高。BUN是人體蛋白質(zhì)代謝的主要終末產(chǎn)物,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時血BUN可在正常范圍,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時,血BUN的水平上升。相關研究顯示[7-8],苯溴馬隆治療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癥改善血SUA、Scr及BUN水平優(yōu)于別嘌呤。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較治療前改善明顯,A組治療后血SUA、Scr及BUN水平均較B組低,與上述研究所得結(jié)論一致。另外,本研究對兩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種藥物治療均較為安全。
綜上所述,苯溴馬隆治療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的效果更優(yōu),可有效改善腎功能指標水平,用藥安全性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