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當前新冠肺炎嚴峻的形勢,積極應對本次疫情對教育的沖擊,進一步提升網絡教學的質量。本文梳理在新冠疫情下在線教學實際遇到的具體困難,根據之間各種相互關系,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提升網絡教學質量提供可行途徑。
關鍵詞:新冠疫情、教學應對、網絡教學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2020年春節(jié)的節(jié)奏,企業(yè)延遲復工,學校延遲開學,對每個中國人都是一場不同程度的考驗。
受疫情影響,教育部2月4日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要求高等學校充分利用慕課和省級、校級優(yōu)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在慕課平臺和實驗資源平臺服務、支持、帶動下,依托各級各類在線課程平臺、校內網絡學習空間等,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
一、實際遇到的困難
(一)學習效率難以保證
根據目前的網絡教學情況來看,被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大致可分為這樣三種,通過釘釘、課堂等各類網絡直播平臺派進行在線直播授課、各大慕課平臺上已經有的慕課課程學習,以及通過QQ、微信等常用網絡社交工具開展教學工作。
據了解,有一部分高校將按照原定教學計劃組織進行網上直播教學,但這種直播課程操作的難度相當大。前期的軟硬件準備、網絡信號等客觀原因都存在不穩(wěn)定因素。再則像人物形象設計這些技能操作型極強的專業(yè)課程,雖然可以通過慕課或者是直播觀看老師的操作,但是學生上課的材料的準備以及模特都是非常大的問題,直播或者是慕課的形式也不能看到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很難保障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網絡課程構建體系不完善
對比上面總結的三種網絡教學模式,相比之下,已有的慕課還是最簡單、最切實際、最可行的網課方案,讓學生跟著已開設慕課課程進度走,在實際的實施過程的難度也相對比較小。但是縱觀各大平臺,現有的慕課素質類和人文類課程所占的比重較大,真正的專業(yè)類課程總量并不多,所有的專業(yè)要找到非常匹配的課程進行學習還是非常有難度的。
前期對于慕課的考慮只注重課程的建設,對于整個專業(yè)體系而言,建設的甚少。從專業(yè)設置的課程的分布結構來看,目前慕課課程建設時并沒有均勻的學科分布。這點在人物形象設計專業(yè)也表現的比較突出,網絡課程的建設也正處于初級階段,只簡單的進入課程建設階段,并沒有對整個專業(yè)的課程分布結構進行布局。
(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弱
在實際的網絡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其實不是一個個技術難題,也不是平臺的容量,而是學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疫情期間,學生需要自主安排作息、學習、生活,這些與原有的學校學習環(huán)境、組織形式、學習過程、技術手段、交流方式完全迥異。高職學生普遍有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的特點,所以在這疫情期間的實際的網絡教學中的學習反饋也差強人意。
二、解決的具體措施
(一)增加教學信息化的投入、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
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學線上教育、遠程教學提供軟硬件技術服務的基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必然是長期發(fā)展趨勢和選擇,當年非典和今年的新冠疫情已經給我們警示。在增加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同時,加強慕課等在線課程的建設要注重專業(yè)設置的課程的分布結構,課程建設時盡量做到均勻的學科分布。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則是新時期教師的必備的技能、核心素養(yǎng)。在未來很長一段建設時間內,直播和錄播技術、互聯網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教學設計與教學指導等方面將成為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培訓中的重點。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混合式教學模式必將成為常態(tài)。這就說明,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不僅有必要,而且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將成為教師培訓的重點以及難點。
(二)選擇合理課程知識,重構課程內容
為了使疫情期網絡教學獲得比較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高職院校學生本身的特點去選擇課程內容進行教學實施,同時安排一些必要的文化素養(yǎng)、心理健康輔導等方面網絡教學課程。
人物形象設計屬于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對實訓材料依賴也非常的大,這就要求教師重新調整教學設計,要求多理論講述、結合視頻多觀摩、并結合市場崗位等要求進行拓展。除基礎課和專業(yè)課以外,各班級還要求開設有體育課以及藝術修養(yǎng)等課程。
(三)建構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轉變
針對因疫情而暫時無法開的實際情況,廣大教師必須變革教學模式,基于國家、省以及學校的各種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視頻、教案、教學課件等資源,合理建構線上線下混合式的教學模式。
在本次疫情居家學習階段,學生可以通過自習完成線上資料的學習,并且可以和教師進行交流互動;在線下,教師通過收集、整理、分析學生反饋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答疑,使學生通過線上線下混合的方式更好地掌握反饋的學習的內容,從而提升疫情期的學習效率。教師也可通過微信、QQ、釘釘等軟件,采用線上講授、演示、作業(yè)、討論等形式開展教學。這種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是未來教學模式的主流。
(四)反轉課堂,讓學生成為主角
在我們傳統(tǒng)教學中,通常把學習的重點放在了教師的教學上,但事實上學習應該以學生為主導,這點很值得我們思考。疫情期間學生通過自學為主的方式學習相關網絡平臺的課程,教師通過線上講解指導與互動研討為輔的雙混合式的教學模式。
“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為輔,并且配合提供相關資料和素材,并通過網絡與學生討論、答疑、指導,這就形成了多方面的聯動。本次疫情既是機會也是挑戰(zhàn),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將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意識和能力的好機會。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7_416672.html,2020-01-27.
[2] 教育部.教育部 工信部印發(fā)通知部署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12_420385.html,2020-02-12.
[3]宋靈青,許林,李雅瑄. 精準在線教學+居家學習模式:疫情時期學生學習質量提升的途徑[J/OL]. 中國電化教育,2020(03):114-122[2020-03-20]
[4]姜春林,萬明秀,吳時蘭. 高校公共課線上線下同步教學模式的探索[J]. 高教學刊,2019(01):60-62.
[5]吳灝遠. 開放大學思想政治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研究[D].廣州大學,2019.
[6]秦楠. “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7]李雅欣. 混合式教學中學習任務的設計與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盛樂(1984.08—),女,浙江橫店影視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