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21世紀迎來了“20年代”。2020年,注定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
這一年,是抗美援朝戰(zhàn)爭70周年,是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50周年,是深圳經濟特區(qū)成立40周年,是上海浦東開發(fā)開放30周年,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30周年……
這一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guī)劃收官之年,中國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這一年,中國要全面消除絕對貧困,中國健兒要出征東京奧運會,中國要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一年,中國將有多條高鐵開通,5G網絡將覆蓋所有地級市;這一年,中國走進“空間站”時代,北斗導航覆蓋全球……
一系列國家大事和民生關切,讓2020年備受期待。
作為一位新中國的公民,你對新中國走過的歷程、取得的成就有何感想?你對祖國未來的發(fā)展、國運的昌隆有何憧憬?你對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有何認識?請據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明確;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不要套作。
寫作提示
新中國走過70年,我們經歷了風雨坎坷,我們贏得了發(fā)展提升?;厥淄?,我們不僅僅是欣慰,更有經驗教訓值得吸取;展望未來,我們內心不僅僅是豪邁,更有困難和硬仗等著我們。所以,寫這篇作文,既要看到我們的發(fā)展和取得成就,又要想到我們遇到的挫折困難。我們在艱難困苦中求發(fā)展,我們在發(fā)展中亦會面臨坎坷困難,但發(fā)展壯大將會是我們的常態(tài)!
構思立意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一是摸索和探求讓我們打造出加速度的發(fā)展。我們走的是一條全新的道路,我們干的是前無古人的事業(yè),所以我們會走彎路,會有挫折,但我們一直在摸索,在進步,且以讓世人震驚的“中國速度”前行!二是在看到成就的同時必須意識到我們任務的繁重和責任的重大。2020年,我們面臨著一系列繁重的任務,肩負著涉及國計民生的巨大責任。所以,我們不能沉醉于以往的成績,而是要砥礪前行!三是每一個青年學子要明確自己必須擔負的職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未來的建設者,每一個青年學子必須明確目標,認真學習,以國家建設為己任,讓青春和汗水在國家建設的累累碩果中閃光!到2030年、2040年,今天的高中學子都會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同學,勉乎哉!
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十八歲,是人生的一道門檻;十八歲,是歲月的一座豐碑。從這一天起,我們從青蔥少年走向了成年;從這一天起,我們從稚拙膚淺走向了成熟穩(wěn)健。
我們不會再倚靠著父輩的臂膀,我們要用自己的雙肩擔負起應該擔負的責任;我們不能再是溫室里嬌嫩的花草,我們要成為獨自面對風刀霜劍的大樹。
十八歲的這一天,我們要向全世界宣告:我們已長大成人!
請寫一份題為“我已長大”的演講稿,在學校“十八歲成人禮”儀式上演講。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明確;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襲,不要套作。
寫作提示
撰寫演講稿,除了講究一定的形式(這很重要)外,還要在內容和情感兩方面多下功夫。內容要緊扣“十八歲的意義”“十八歲的責任”“十八歲規(guī)劃”這三個方面來寫,感情要激情澎湃、豪壯奔放,體現出十八歲的朝氣、擔當和力量。內容應把握以下三點:
一是在演講中突出十八歲的意義。十八歲的我們邁過了成年的門檻,每個人要能體會到人生全新的征程,不能再拿自己當懵懂少年,要讓十八歲成為自己人生中的里程碑。
二是在演講中突出十八歲的責任。十八歲的我們已是獨立的公民,我們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權利,更要承擔起一個公民必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讓自己漸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三是在演講中突出十八歲的規(guī)劃。十八歲的我們要學會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不再是他人棋盤里的棋子。我們要有理想,更要有實現理想的決心和行動,還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
十八歲,人生最美好的年齡!它的美好,不僅因其風華正茂,更因其力量和擔當!
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萬事萬物,皆有規(guī)律可循。只有順勢而為,才能不做無用之功,才能事半功倍,接近成功的巔峰。
跨越發(fā)展,不能因循常規(guī)。只有逆勢而上,才能擺脫落后局面,才能走出逆境,迎來發(fā)展的曙光。
對以上兩種觀點,你有什么感觸?是贊成順勢而為,還是肯定逆勢而上?抑或覺得二者都有道理?
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要套作。
寫作提示
“順勢而為”指的是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循規(guī)蹈矩步步為營;“逆勢而上”指的是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彎道超車。前者屬于穩(wěn)中求勝,后者屬于開拓創(chuàng)新。細想想,順勢而為容易給自然和社會帶來和諧和穩(wěn)定,逆勢而上則會給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當然,追求穩(wěn)健,會讓人變得因循守舊;打破常規(guī),亦會引起動蕩與不安。孰優(yōu)孰劣,一言難盡。
寫作此文,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構思立意:一是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追求穩(wěn)定和效率。我們曾經吃過許多次違背客觀規(guī)律的虧,順勢而為,乃是促進社會穩(wěn)定、生態(tài)平衡的關鍵。二是敢于打破常規(guī),追求跨越式發(fā)展。改革開放的中國正是因為打破常規(guī),開拓創(chuàng)新,才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就;沒有逆勢而上,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三是二者結合,在遵循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不尊重規(guī)律,我們就會受到社會和自然的懲罰;一味因循守舊,我們可能還是林中的猿猴。所以能使我們既保持穩(wěn)定又充分發(fā)展的最佳途徑便是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堅守和突破的統(tǒng)一,尊重規(guī)律和打破常規(guī)的統(tǒng)一!
四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的范圍作文。
寫作提示
這幅漫畫的構圖比較簡單,卻揭示出教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尊重。只有尊重受教育者,平等對待受教育者,我們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是難以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的。
解讀這幅漫畫并不難,就是要化形象為抽象,從有形的圖畫中讀出抽象的道理。寫作此文,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立意:一、教育者要始終將自己置身于與受教育者平等的位置上,與受教育者平等對話,平等交流,才能使教育如春風化雨,滋潤受教育者的心田。二、教育的首要條件是彼此的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同樣也要尊重受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才可以使教育者重視對方,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尊重教育者,才可以使受教育者樂于接受教育,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古人云:教學相長。教育是一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接受教育的過程。所以,一位全心全意的教育者,他在施教的同時也在受教;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在提升自己;一位優(yōu)秀的家長,他在培養(yǎng)孩子的時候,也在打造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