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鵬 王瑤瑤 程超民 侯典云
摘 要:黃菠蘿樹是一種珍貴稀有的落葉喬木,全身是寶,不僅可以入藥、提煉精油,還可以用作軍用物資的原料,也是園林綠化的優(yōu)選樹種,具有較好的開發(fā)利用前景。該文介紹了黃菠蘿樹的形態(tài)特征、繁殖方法以及栽培技術(shù),為黃菠蘿樹的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黃菠蘿樹;栽培;開發(fā)利用
中圖分類號 S792.31文獻標(biāo)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08-0059-02
Abstract: Phellodendron amurense is a kind of rare deciduous tree, whose whole body is treasure. It can not only be used as medicine and essential oil, but also as raw material of military materials, and it is also the preferred tree species for landscaping. It has a goo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orphological distribution, propagation mod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 amurense,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P. amurense.
Key words: Phellodendron amurense; Cultivation;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黃菠蘿樹(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為蕓香科黃檗屬落葉喬木,又名黃檗、檗木、黃檗木、黃波欏樹等。我國黃菠蘿樹的分布地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地區(qū)。黃菠蘿樹的內(nèi)皮可入藥,果實可用來提煉精油,木材可用來制造軍用槍托、家具等,也可作為綠化林木。近些年來,由于人們對黃菠蘿樹的肆意砍伐,加之未進行科學(xué)種植等原因,造成野生黃菠蘿樹資源十分匱乏,現(xiàn)已成為了我國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之一。
1 形態(tài)特征
黃菠蘿樹樹體高大,一般在10~25m,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成年樹種可達30m,干徑為1m。萌枝力強、抗逆性強,枝干膨大,樹冠橢圓形;樹皮灰褐色至黑灰色,具有豐富的軟木層,具深槽或不規(guī)則的網(wǎng)狀裂痕;內(nèi)皮薄而黃,苦而粘。小枝無毛,呈暗紫紅色,葉軸和葉柄纖細;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對生,小葉紙質(zhì),5~13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2cm,寬2.5~4.5cm,頂部長且漸尖,基部寬楔形,葉的邊緣有細鈍齒和緣毛,葉面無毛或中脈有些許短毛,葉的背面在基部中脈兩側(cè)有較為濃密的絨毛,秋天落葉之前葉片顏色變黃,毛被大部分脫落。頂生花序;萼片小且為寬卵形;花瓣長約3mm,顏色紫綠;雄花的雄蕊長于花瓣,雌蕊退化較為短小。果實為藍黑色,直徑大概為1cm的圓球形,果皮有5~8條淺縱溝?;ㄆ谕ǔT?—6月;樹齡在7年左右即可結(jié)果,果期通常在9—10月,10年以上的樹木進入結(jié)果旺期[1-3]。
2 生態(tài)習(xí)性
喜陽不耐陰,耐嚴寒,屬于深根性樹種,具有較強的土地適應(yīng)能力,適合生長在土壤肥沃、深厚、排水性好且土質(zhì)深厚的坡地,在山河間河谷兩邊中下部的平緩山坡較為常見[3-4]。適合種植在平原地帶、低丘陵坡地、道路兩邊或住宅附近,是一種優(yōu)良的園林觀賞性林木[2,5]。其對輕微鹽堿有一定的耐性,在pH8.5的土地上能夠正常生長。在林場鄉(xiāng)鎮(zhèn)的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當(dāng)樹木密度大時,黃檗樹干挺拔,易成材;樹木密度低時,其萌枝多,樹冠大,結(jié)果率高;營養(yǎng)缺乏的沙崗上,生長狀況不好[5]。目前,我國黃菠蘿樹主要分布在東北小興安嶺南坡,長白山區(qū)和華北燕山山地北部[3],在新疆的瑪納斯平原林場、內(nèi)蒙古等地也有一定的栽種。
3 繁殖方法
3.1 種子繁殖 黃菠蘿樹先葉后花,采收果實的最佳時期通常為9月下旬,可提前至7—9月期間,根據(jù)漿果的生長情況來確定要采種的母樹。利用水培觀察法判斷果實是否成熟,具體做法如下:采集9月5—10日間掛有漿果的黃菠蘿樹枝條,將其置于盛滿清水的水桶中,將水桶放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每天換1次清水,當(dāng)果實的果皮變黑后即可進行采摘。采摘下來的果實先進行輕度破碎,即破碎果皮但不傷害種子;然后經(jīng)水洗法分離出沉淀下來的種子,曬干備用,以種子含水量10%左右為宜[3,5-6]。黃菠蘿種子繁殖分春播和秋播2類。秋播的最佳時期是11月份,不用對種子進行處理,將種子濕潤,等種皮變軟即可進行播種。春播需要對種子進行貯藏,通常在來年春天3月上中旬進行播種。由于其特殊的休眠性,要用溫水催芽,到大約30%種子出現(xiàn)裂口露白方能播種[5]。
3.2 扦插育苗 黃菠蘿樹的繁殖一直以來都是以種子繁殖為主,但種子繁殖無法保證培育出的種苗質(zhì)量,因此,研究無性繁殖方法對推廣優(yōu)良品系至關(guān)重要。研究表明,黃菠蘿樹能夠進行硬枝扦插生根,生根率最高的插穗是20年以上的實生樹伐根萌條。采集插條的時間為春季4月份左右,將采下的枝條窖藏保存至扦插前,用50mg/kg的α-NNA浸泡,可提高生根率[7]。休眠期,采下直徑約1cm的嫩根,保存至來年春天化凍后使用,將其分為15~20cm長的小段,斜向全部插在土壤里,隨后澆水;或者當(dāng)年取根后直接扦插,通常經(jīng)過1年的時間就能進行移栽。
4 栽培技術(shù)要點
4.1 土地整理 種植黃菠蘿樹應(yīng)選擇排灌方便的平坦地勢或坡度25℃以內(nèi)的土壤層相對深厚的地塊,最好是土層肥沃且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地。秋天對土地翻整30cm左右,來年春季待土地解凍后再耙地并進行深翻,此時將底肥一次性施入[8]。
4.2 種子處理 水洗法獲得種子后,采取“混雪埋藏法”或者“混沙埋藏法”貯藏,由于其具有特殊休眠性,為了提高成苗率,需進行催芽處理。催芽前,先把種子放置于30℃左右溫水中浸泡24h,然后將其放在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1~2h,再用“變溫法”進行催芽。當(dāng)有30%左右種子出現(xiàn)裂白時準(zhǔn)備播種[8]。
4.3 播種 播種前,先以灌水的方式澆水,待水滲透后進行撒種,可以在種子中摻雜一些干沙撒播,防止種子太濕,導(dǎo)致播撒不勻。用砂土均勻覆蓋在種子表面,厚度1.5cm左右。春播的播種量為60~75kg/hm2,秋播則為75~90kg/hm2。播種后至出苗前,注意保持土壤濕潤[1,5]。
4.4 苗期管理 播種后20d左右即可出苗,待苗生長高度基本一致后,拔掉弱苗和過密苗,通常在苗高7~10cm,以3~4cm的株距為標(biāo)準(zhǔn)間苗;苗高17~20cm,以7~10cm的株距為標(biāo)準(zhǔn)定苗。一般在播種后至出苗前除草1次,夏天中耕除草2~3次。育苗期間,在間苗時同時進行中耕和除草,并且施肥2~3次,每次施氮磷鉀復(fù)合肥450kg/hm2,6月中旬至7月中旬連施2次[1]。
4.5 定植造林 黃菠蘿樹苗培育1~2年后,苗高50~70cm時,即可出苗移栽。在選擇好的土地上按照每株行距為1m×2m的標(biāo)準(zhǔn)挖穴,穴的大小為50cm×50cm×40cm。移栽和播種一樣,也可分為2類,秋栽通常和育苗在同一年實施,要在該年上凍前進行;春栽則在來年春天,一般是清明與谷雨期間進行。把培育好的幼苗連土挖出,對根部過長的幼苗進行修整,每穴里種植1株,穴內(nèi)填土一半時,輕提樹苗然后將穴填平,最后把土踏實澆水。移栽完成后,一般要繼續(xù)培養(yǎng)4年左右,在此期間應(yīng)注意及時修枝,并于每年夏秋2季進行除草[1,4]。
4.6 病蟲害防治 黃菠蘿樹常見的病害為銹病,這是由真菌中的擔(dān)子菌引起的,癥狀為葉片上呈現(xiàn)橙黃色微微凸起的小皰斑。初發(fā)期一般是每年的5—6月,6—7月達到高峰??刹捎脭充P鈉400倍液配合25%粉銹寧700倍液,或者用0.2~0.3度的石硫合劑以及50%二硝散200倍液噴霧,每隔6~10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即可。蚜蟲和蛞蝓是常見蟲害,采用40%氧化樂果乳劑800~1000倍稀釋液進行噴灑,再配合一定量的石灰、葉煎汁或者肥皂3~5g配合1kg清水噴灑,能起到滅蚜蟲的效果。蛞蝓可采用蔬菜或瓜皮進行誘殺,再噴施1%~3%的石灰水,即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4]。
5 結(jié)語
黃菠蘿樹材質(zhì)優(yōu)良,其樹皮之內(nèi)皮能直接入藥,中藥名為黃柏,是提取小檗堿的原料。其果實經(jīng)破碎后進行水蒸氣蒸餾能夠得到具有特殊香味的精油,1kg成熟鮮果可得15mL約12g的精油,該精油再進行減壓蒸餾,能得到80%的月桂烯,月桂烯是合成香料的重要原料。其木材紋理優(yōu)美,質(zhì)量上乘,并且不易受潮被腐蝕,現(xiàn)多用來制造軍工及家具用品等[3,8]。
黃菠蘿樹渾身上下都是寶,是不可多得的優(yōu)良樹種。然而,正是由于這些優(yōu)點使得其被過度砍伐,又因其生長緩慢,成長周期長等原因,造成黃菠蘿樹資源嚴重短缺,現(xiàn)已成為嚴禁砍伐的林木,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因此,今后要加強對黃菠蘿樹的保護,不僅要對其進行科學(xué)種植來擴大資源,也應(yīng)對其利用把好關(guān),如規(guī)定不能對其進行強制剝皮、加強收購關(guān)的把控、落實對種植黃菠蘿樹的優(yōu)惠補貼政策等。多管齊下[9],多方面著手,才能真正讓黃菠蘿樹這一優(yōu)秀資源得以保存擴大。
參考文獻
[1]高德峰,申鐵雙,郭書林.黃菠蘿樹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J].國土綠化,2014(02):38.
[2]李安.黃菠蘿大規(guī)格苗木移栽技術(shù)[J].新疆林業(yè),2008(03):30.
[3]常有明,姜玉貴.黃檗的開發(fā)與利用[J].中國野生植物,1987(02):32-34.
[4]王麗娜.黃菠蘿的栽培技術(shù)與病蟲害防治分析[J].林業(yè)科技情報,2018,50(03):56-57,60.
[5]張永福,祝良,許慧敏.北京市十三陵林場黃菠蘿主要繁育技術(shù)初步研究[J].綠化與生活,2016(05):12-14.
[6]季東發(fā),閆朝福,樸楚炳.黃菠蘿采種及育苗技術(shù)的研究[J].吉林林業(yè)科技,2000(04):18-20,35.
[7]田艷麗,徐娟,時雅君.黃菠蘿硬枝扦插繁殖技術(shù)的研究[J].青海農(nóng)林科技,2009(02):18-19.
[8]王繼平.黃菠蘿資源的培育技術(shù)及經(jīng)營對策的探究[J].農(nóng)民致富之友,2019(02):195.
[9]劉明.救救黃菠蘿[J].植物保護,1984(04):31.
(責(zé)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