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巖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青島),山東 青島 266035)
母乳是新生兒首選的第一天然食物,母乳中所含的乳糖蛋白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可以滿足新生兒機體所需的能量及營養(yǎng)[1]。且母乳中的免疫蛋白,不僅可以提高新生兒免疫力,還能降低新生兒的過敏體質,保護新生兒避免感染。但由于大部分初產婦難以適應角色的轉變和對母乳喂養(yǎng)知識缺乏,導致失去母乳喂養(yǎng)的最佳時期。本研究將我院收治的10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觀察集中式健康宣教對初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應用效果?,F報告如下。
將2017年6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初產婦100例,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50例,每組50例。觀察組年齡24-30歲,平均年齡(26.12±1.24)歲;文化程度:大專學歷22例,中學學歷18例,小學學歷10例;分娩方式:陰道分娩38例,剖宮產12例。對照組年齡25~30歲,平均年齡(26.02±1.16)歲;文化程度:大專學歷24例,中學學歷19例,小學學歷7例;分娩方式:陰道分娩42例,剖宮產8例。比較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如年齡、學歷及分娩方式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納入標準:(1)兩組均為初產婦,年齡25-30歲;(2)產婦乳頭發(fā)育良好,無先天性缺陷;(3)產婦本人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依從性好,同意隨訪。排除標準:(1)產婦精神異?;螂y以溝通者;(2)產婦存在傳染性疾病者或其他不能母乳喂養(yǎng)的疾病;(3)新生兒合并并發(fā)癥,母嬰分離者。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提供常規(guī)的咨詢與宣教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集中式健康宣教,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對產婦及產婦家屬進行集中教育,通過視頻、音頻或健康講座等方式,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及優(yōu)點,幫助產婦了解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并有利于產后身體恢復。(2)心理護理:產婦分娩后較為疲勞,加上新生兒體重下降,導致產婦出現焦慮的心情,而產婦的心情會影響母乳分泌,護理人員應積極與產婦溝通,多給予產婦鼓勵與安慰,并講解母乳喂養(yǎng)的技巧,增強產婦的信心。(3)飲食護理:為保證母乳的質量,飲食應合理、健康,以高蛋白為主,多吃雞、魚、蛋類與奶類食物,適當食用瓜果蔬菜。盡量不吃辛辣、酸冷的食物。
母乳喂養(yǎng)率: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產婦出院前及產后1、3、6個月的母乳喂養(yǎng)情況。
觀察組初產婦出院前及產后1、3、6個月母乳喂養(yǎng)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初產婦的母乳喂養(yǎng)率對比[n(%)]
母乳喂養(yǎng)是我國傳統(tǒng)的母乳育兒觀念,不僅具有經濟、方便及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還可以幫助產婦促進子宮收縮,有利于產后恢復[2]。但很多女性因對母乳喂養(yǎng)知識缺乏和擔心自己奶水不足等因素,放棄母乳喂養(yǎng),從而選擇人工喂養(yǎng)[3]。因此,探討一種全面、規(guī)范的健康宣教對提高初產婦母乳率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初產婦出院前與產后6個月內的母乳喂養(yǎng)率高于對照組,表明集中式健康宣教可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分析原因在于集中式健康宣教通過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告知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指導產婦使用正確的喂養(yǎng)體位,并向產婦講解母乳喂養(yǎng)常見的問題及處理方法,增強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信心。大部分產婦因為分娩后的傷口疼痛和對哺乳的錯誤認知,導致恐懼心理產生,護理人員通過心理護理,給予產婦正確的引導,幫助產婦克服不良情緒,調整心態(tài)。通過合理的飲食護理,保證奶水的充足與營養(yǎng),有效增強母嬰感情,幫助產婦樹立信心,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
綜上所述,對初產婦采取集中式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