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芳
(青島市膠州中心醫(yī)院胸外科,山東 青島 266300)
胸外科患者在臨床上常見,病情復雜,應給予患者加強護理干預。持續(xù)質量改進在臨床上運用頻繁,是一種新型護理管理理念[1],可促使患者護理服務質量有效提高,可有效滿足患者護理需要。本組研究課題是分析胸外科護理管理中運用持續(xù)質量改進的效果,報告如下。
自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臨床診斷、治療的胸外科患者中隨機抽取51例,回顧性分析,知情同意,男女比29:22,年齡39歲至78歲,中位年齡55.4歲。本組探究中,共計12名護士參與。
均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1)問題的確認。醫(yī)院應根據實際構建持續(xù)質量改進小組,小組組長是護士長,為護士開展相關培訓活動,對實施原則、實施方法進行培訓,定期進行護理檢查,積極解決護理科室中存在的問題,若胸外科護士存在理論水平較低、不具有扎實專業(yè)技能、工作熱情不高、難以及時處理患者突發(fā)情況等問題,應及時處理。(2)計劃的制訂。針對護理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計劃制訂[2],護士長負責帶頭制定,針對計劃進行討論,對可行性進行探討,為護士組織業(yè)務培訓并及時將計劃傳達給每一位組員,計劃中,主要包括提高護士理論水平及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護士責任意識,告知護士如何有效處理各種意外事件等。(3)計劃的實施。要求每一位組員嚴格執(zhí)行計劃,每日早期開晨會并指導交接班具體事項,若發(fā)現問題,應及時討論后改進。(4)效果的評價。護士長組織專員開展檢查,對計劃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了解,對整個過程護理工作進行總結,對下一步計劃進行確認,反復進行,促使護理質量有效提高。實施6個月,開展問卷調查,對護士知識掌握情況、患者滿意度進行充分了解。
根據SPSS 19.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行x2檢驗(率),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施后對比實施前,護士掌握相關知識情況、患者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改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前患者護理滿意度96.08%(49/51),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2.35%(42/51),x2=4.9930。
表1 實施前后護士掌握相關知識情況對比[n(%)]
持續(xù)質量改進是管理辦法,疾病治療全過程中貫穿護理工作,加強細微環(huán)節(jié)質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護理質量。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理念充分體現了護理重要性,護士應該全面了解疾病轉歸理論,充分掌握整體護理理念及措施,為患者完成護理康復過程提供相關指導[3],對護理工作進行明確,可促使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有效提升。
以患者為中心是胸外科護理管理中實施持續(xù)質量改進的原則,開展全程服務,對評估及改進活動進行不斷跟進,通過改進過程、預防性及持續(xù)性來促使護理質量大大提高。持續(xù)性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了解護理服務過程及質量現狀,及時發(fā)現并尋求問題改進辦法,對新的改進措施進行確立,加強實施過程,促使實施效果有效提升。
分析得出,胸外科護理存在諸多安全隱患,護士安全及法律意識淡薄,溝通技巧缺乏及主動巡視不到位、健康教育不到位、專業(yè)技術不熟練等問題普遍存在,對護理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另外,患者缺乏疾病了解、未能遵醫(yī)囑等問題也可影響護理質量。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細微病情變化,可嚴重影響患者后期治療[4-5],基于此,臨床上提出了持續(xù)質量改進活動,持續(xù)質量改進實施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護士因素、患者因素、醫(yī)院管理及設備因素,對護士加強培訓,對各項規(guī)章制度進行完善,促使設備儀器管理、急救藥品及物品管理有效加強,對病房管理進行規(guī)范,做好各項安全管理措施,可保障患者護理安全,可從根本上提高患者護理服務質量及滿意度。
本組研究結果充分證實了這一結論。本組結果:實施后護士掌握相關知識情況、患者護理滿意度均明顯改善。結果證實,胸外科護理管理中運用持續(xù)質量改進的可行性較高,嚴格執(zhí)行計劃,對護理環(huán)節(jié)加強質控,促使宣傳教育力度有效加大,可明顯提升患者信任護士程度,從而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
綜上,胸外科護理管理中運用持續(xù)質量改進的護理管理效果較為理想,對顯著改善患者掌握相關知識情況、護理滿意度存在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薦。臨床后續(xù)探討中,可采取大樣本實驗,對持續(xù)質量改進計劃進行完善,促使本組研究臨床指導意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