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承龍 于媛 王拓
內(nèi)科患者中因胸痛就診的患者非常多,胸痛是疾病的一種癥狀,屬于難以鑒別的疾病,大多不明原因胸痛患者首先考慮冠心病。對于冠心病的診斷金標準為冠脈造影,冠脈造影是有創(chuàng)操作,相對于冠脈CT 血管造影來說操作復雜,費用較高,臨床常不作為篩查冠心病的首要方法[1,2]。冠脈CT 血管造影可以較好地判斷冠脈血管的狹窄程度以及斑塊類型,對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作用[3]。為探討冠脈CT 血管造影對疑難胸痛患者的診斷價值,本次研究將110 例此類患者視為觀察對象,對其分別進行冠脈CT 血管造影及冠脈造影檢查,現(xiàn)將研究結(jié)果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本院就診的疑似因冠心病引起的疑難胸痛患者110 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反復胸悶、胸痛、心前區(qū)不適的癥狀,均無消化性潰瘍及反流性食管炎,無胸部外傷史,無嚴重肝腎疾病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69 例,年齡45~71 歲,平均年齡(57.13±4.63)歲;病程1~4 個月,平均病程(1.69±0.77)個月。女41 例,年齡43~73 歲,平均年齡(58.29±5.10)歲;病程1~4 個月,平均病程(1.71±0.78)個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完善相關(guān)檢查:包括心電圖、心臟彩超、胸部CT、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及心肌酶、肌鈣蛋白檢測等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等兇險疾病。冠脈CT 血管造影檢查應(yīng)空腹4~6 h,造影前行碘過敏試驗,陰性者方可實施血管造影檢查。此次檢查應(yīng)用128 排多層螺旋CT 進行檢查,備好搶救儀器及藥品,患者平臥位,連接心電導聯(lián)線,靜脈16 號留置針開辟靜脈通路,先對冠狀動脈進行胸部定位平掃,查看冠狀動脈CT 血管造影和鈣化的范圍,然后靜脈注射非離子型對比劑碘海醇350 mgI/ml,速度為4.5~5.5 ml/s,方向為頭足,掃描范圍為氣管隆突水平到心臟膈面下1 cm,掃描時間7~15 s,然后對患者進行選擇性冠脈造影以確定診斷。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以選擇性冠脈造影檢查結(jié)果為金標準,觀察冠脈CT 血管造影對狹窄冠脈、冠脈狹窄程度以及冠脈血管內(nèi)斑塊數(shù)量及性質(zhì)的檢出情況。冠脈狹窄程度分為5 級:0 級為正常無狹窄或狹窄<25%;Ⅰ級為狹窄25%~50%,為輕度;Ⅱ級為狹窄51%~74%,為中度;Ⅲ級為狹窄75%~99%,為重度;Ⅳ級為完全閉塞。
2.1 冠脈CT 血管造影與冠脈造影檢查對狹窄冠脈、冠脈狹窄程度的檢出結(jié)果 冠脈造影檢查結(jié)果顯示,110 例患者共檢出狹窄冠脈223 支,其中Ⅰ、Ⅱ、Ⅲ、Ⅳ級狹窄冠脈分別檢出52、61、60、50 支。冠脈CT 血管造影檢出狹窄冠脈220 支,總檢出率為98.7%(220/223),其中Ⅰ、Ⅱ、Ⅲ、Ⅳ級狹窄冠脈分別檢出52、60、59、49 支,檢出率分別為100.0%(52/52)、98.4%(60/61)、98.3%(59/60)、98.0%(49/50)。見表1。
2.2 冠脈CT 血管造影與冠脈造影檢查對冠脈血管內(nèi)斑塊數(shù)量及性質(zhì)的檢出結(jié)果 冠脈造影檢查結(jié)果顯示,110 例患者共檢出冠脈血管內(nèi)斑塊487 個,其中,鈣化斑塊數(shù)與非鈣化斑塊數(shù)分別檢出249、238 個。冠脈CT 血管造影檢出冠脈血管內(nèi)斑塊484 個,總檢出率為99.4%,其中鈣化斑塊檢出247 個、檢出率為99.2%,非鈣化斑塊檢出237 個、檢出率為99.6%。見表2。
表1 冠脈CT 血管造影與冠脈造影檢查對狹窄冠脈、冠脈狹窄程度的檢出結(jié)果(支,%)
表2 冠脈CT 血管造影與冠脈造影檢查對冠脈病變斑塊的檢出結(jié)果(個,%)
在本院門診就診的患者中胸痛患者很常見,長期反復胸痛的患者大多為冠心病,冠心病是老年的多發(fā)病,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也是老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對于胸痛患者應(yīng)進行常規(guī)檢查,如心電圖、心臟彩超、心肌壞死標志物、胸部CT 等,這些檢查可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等,但對冠心病診斷缺乏特異性,易出現(xiàn)冠心病漏診、誤診的現(xiàn)象[4-6]。冠脈造影檢查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但在實際應(yīng)用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因其是有創(chuàng)操作,需較高的費用,患者常難以接受此項檢查[7,8]。隨影像學知識與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進步,冠脈CT 血管造影已廣泛在臨床上應(yīng)用。冠脈CT 血管造影操作簡便,價格適宜,診斷準確率高,能及時發(fā)現(xiàn)冠脈狹窄情況,病變斑塊情況,為臨床正確治療提供依據(jù),冠脈CT 血管造影檢查如未發(fā)現(xiàn)狹窄,可不必行冠脈造影,對胸痛患者具有篩查作用[9-11]。冠脈CT 血管造影還具有安全性高、無創(chuàng)檢查、速度快、患者痛苦少、患者易于接受的優(yōu)勢。此次研究將110 例疑似因冠心病引起的疑難胸痛患者視為觀察對象,先行冠脈CT 血管造影檢查,再選擇性行冠脈造影檢查,結(jié)果顯示冠脈CT 血管造影對狹窄冠脈總檢出率為98.7%,Ⅰ級狹窄冠脈檢出率為100.0%,Ⅱ級狹窄冠脈檢出率為98.4%,Ⅲ級狹窄冠脈檢出率為98.3%,Ⅳ級狹窄冠脈檢出率為98.0%。冠脈CT 血管造影對冠脈血管內(nèi)斑塊總檢出率為99.4%,其中鈣化斑塊檢出率為99.2%,非鈣化斑塊檢出率為99.6%。臨床醫(yī)生通過患者的臨床癥狀、病史及冠脈CT 血管造影檢查結(jié)果,能準確地對冠心病進行診斷,提高了臨床對冠心病的診斷率、救治率,對患者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冠脈CT 血管造影檢查具有操作簡便、診斷率高、誤診率低、價格適宜的特點,對疑似因冠心病引起的疑難胸痛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能較好地對冠心病患者進行篩查,為科學合理地對患者進行治療提供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