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虎
俗話說:病從口入。牙周病與多種慢性疾病,如肺炎、腦炎、糖尿病并發(fā)癥有關。牙周病是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這些細菌可透過口腔組織,滲入血液內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而引起身體其他部分發(fā)生炎癥。
牙周病是發(fā)生在牙周組織的疾病,可破壞牙齦或深層牙周組織。牙周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但經(jīng)過牙菌斑長時間對牙周組織的破壞,開始時是反復在口腔內引起炎癥,時間久了便形成不可逆轉的牙周疾病。
牙齦流血更要刷牙
牙周病早期會發(fā)生牙齦炎癥,癥狀是刷牙時牙齦流血、牙齦紅腫,但很多人卻不以為意。
由于牙齦發(fā)炎時,刷牙容易流血,很多人因此以為刷牙傷及牙齦而不敢刷牙。其實,牙齦流血時更要刷牙。牙齦流血說明口腔清潔工作還做得不好,只要連續(xù)清理流血的牙齦部分數(shù)日后牙齦就會不再流血了,就表示細菌已被趕盡殺絕。
倘若情況沒有改善,或許牙垢已經(jīng)形成了牙石,這時需要去牙科診所找牙醫(yī)幫忙。建議每6個月檢查一次牙齒,醫(yī)生能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如清理頑固的牙石,避免情況變糟。
沒有牙齒失去胃口
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牙周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全球有15%~20%的35~44歲的中年人患有這項疾病;牙周病也是導致成年人喪失牙齒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有三分之一65~74歲的人沒有自然牙齒。他們當中許多都因此失去胃口,只能選擇流質食物。牙齒是人體消化系統(tǒng)的首站,少了牙齒,食物沒有被完全咬碎,會加重胃部消化食物的工作,進而引起營養(yǎng)不良問題。
只要做好日??谇磺鍧?,避免可破壞牙齒和口腔健康的風險因素,活到老都不怕掉牙。
世界牙科聯(lián)合會(FDI)的報告給口腔健康的定義,不僅是照顧牙齒健康而已,它涵蓋牙齦,硬顎和軟顎,嘴緣和咽喉,舌頭,雙唇,唾液腺,咀嚼肌以及下巴。
牙周病可引發(fā)的其他健康問題
營養(yǎng)不良:缺牙所導致。因為牙齒是消化系統(tǒng)的一部分,喪失牙齒直接影響人體消化系統(tǒng)。
肺炎:口腔內的細菌也被吸入肺部,而引起肺炎或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
糖尿病并發(fā)癥:牙齦疾病是糖尿病的并發(fā)癥之一。糖尿病導致血液流動不順,可削弱牙齦。因此容易受細菌感染。加上若血糖濃度高未受到控制,可促進細菌滋生。
心內膜炎:心內膜炎是心臟瓣膜內膜炎癥,由于細菌感染所引起,口腔內細菌可通過血液流入心臟而引起心內膜炎。牙周病也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早產(chǎn)兒與低體重嬰兒:研究發(fā)現(xiàn),患牙周病孕婦可提高早產(chǎn)風險,研究人員推測,口腔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免疫反應可能導致早產(chǎn)。
關節(jié)炎:在口腔內的細菌通過某些管道進而影響身體其他部位,包括引起感染性關節(jié)炎。
胃潰瘍:口腔內細菌可通過食道進入胃部而引起胃潰瘍。
保護牙齒,保持口腔衛(wèi)生
減少糖攝入量,攝取均衡營養(yǎng)(可預防齲齒和牙齒過早脫落);食用水果和蔬菜(可預防口腔癌);戒煙和減少攝取酒精(可降低患口腔癌、牙周病和牙齒脫落的危險)。
使用安全的運動裝備(降低撞上牙齒風險);確保生活在安全的物理環(huán)境;經(jīng)常使口腔保持低濃度的氟化物,可預防蛀牙(長期接觸適當?shù)姆锟梢詼p少兒童和成人蛀牙的發(fā)生)。
有超過90%的口腔問題都是由口腔衛(wèi)生不當所引起。保持口腔衛(wèi)生好,需要牙刷、牙膏、牙線和漱口水。其中牙刷和牙線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們的功能就如掃帚一樣,把口腔內污垢掃除干凈。牙膏含有氟化物,可預防蛀牙。漱口水的作用則是平衡口腔內酸堿值。酸性環(huán)境促進細菌滋長,所以每次進食后應該清理口腔,破壞細菌滋長的溫床。建議進食后30分鐘內清理口腔,以保持口腔內酸堿值平衡,避免牙菌斑滋長,預防口臭問題。
正確使用牙線的方法
傳統(tǒng)牙線
1.把牙線兩端分別纏住食指,用中指固定食指間的牙線。
2.可從左或右,門牙或大牙開始。清理大牙時,把中指伸入口腔內(如圖示)。清理牙齒貼近牙齦的根部所有表面,要深入牙齦與牙齒間的縫隙,盡量將污垢都剔出來。但動作要溫柔,以免刮破牙齦。
3.清理門牙的方法也是一樣,確保將藏在牙周袋內的牙垢都剔除。
摩登牙線
它配備了一個握柄,握柄替代中指和食指的工作,讓你更輕松使用。
若牙縫比較大,比牙線“粗壯”的牙縫刷更適用。但若牙縫密麻,不建議使用牙縫刷,會導致牙縫變大。
電動牙刷和空氣牙線
電動牙刷有快速震動或旋轉功能,讓刷牙事半功倍。
電動牙刷的方法是將電動牙刷傾斜45°放在牙齒與牙齦間,電動牙刷預設刷牙時間2分鐘,加1分鐘按摩牙齦時間。
使用空氣牙線非常容易,只要將空氣壓線對準牙縫,按壓按鍵變完成,在每個牙縫間重復動作。
編輯:遲昊? XuDaPing1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