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旗
摘 要:對于初中生來說,語文既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通往人類心靈的人文科學。閱讀理解在語文學科中更是占據(jù)最主要的地位。在初中階段積極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目前初中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本文旨在闡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狀況, 提出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思考。
關鍵詞:初中教學;閱讀教學;教學思考
教育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發(fā)揮教師能動性專注閱讀理解興趣培養(yǎng)的方法研究,與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團結協(xié)作,是促進閱讀理解教學的最佳方法。應通過反思和參悟語文教學課題,探索出自成一派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實踐操作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真正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一、探究初中閱讀教學方法論的重要意義
語文作為現(xiàn)行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學科,是學生教育成果的重要衡量指標。有效的初中閱讀教學方法論將給予語文學科成績提高強有力的支撐,同時能夠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xiàn)互通有無的師生合作,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成就。與此同時,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能夠喚醒初中生對生活、道德、文化、歷史乃至社會層面問題的思考,形成自我意識認知,促進學生勇于表達自我觀點,培養(yǎng)擅長交流溝通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創(chuàng)新思維并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情感的世界搭建。
二、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閱讀面臨的問題
(一)靜態(tài)教學弊端頻現(xiàn)
一些教師將閱讀拘泥于一種理論分析的形式框架,更注重訓練學生配合完成應試教育的書面閱讀答題技巧。以為“閱讀而閱讀”而非“從閱讀去領悟”的角度,固化學生的一些主觀外放思維,使閱讀變得有“標準答案”和“客觀唯一的中心思想”。因為沒有行之有效的創(chuàng)新的、正確的、積極的教育方法,一些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學生提不起閱讀興趣。閱讀難以跳脫出科學類學科的思維禁錮,變成一個套牌公式,喪失本身的魅力。缺乏閱讀興趣的學生對文學的概念都來自字面上泛泛的閱讀,并沒有真正理解文章內(nèi)涵。
(二)成績與興趣的博弈
初中階段,教師要面對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已經(jīng)形成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行為習慣,當然包括個人不同的興趣愛好。如在現(xiàn)實教學中,一個對生物自然書籍文獻癡迷渴求的學生卻可能對國學和歷史的閱讀興趣寥寥,相對應的知識儲備少之又少,越是知識缺乏,越是不感興趣,將其他類型閱讀內(nèi)容排斥在外。教師在學生興趣與成績的天平兩端難以尋求一個生態(tài)平衡因材施教是目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之一。
(三)閱讀基礎儲備匱乏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閱讀基礎,也是阻礙學生理解內(nèi)容,產(chǎn)生閱讀興趣的主要障礙。學生在不了解時代浪潮、作者生平、歷史車輪印記等創(chuàng)作背景的必要組成條件下閱讀通篇著作時,或者在不了解創(chuàng)作內(nèi)容整體的框架搭建,難以獲取人物的簡單白描閱讀某個節(jié)選片段時,是難以從閱讀本身體會到閱讀過程中探究的快樂及參透文章內(nèi)涵后帶來的成就感,難以從簡單的閱讀本身獲取隱藏在文章背后的更多方面知識。學習本身即對未知領域的探究和摸索,如果缺乏閱讀的前期準備,使學生缺乏主觀能動性,就不要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策略
(一)更迭語文教學理念
首先要制定一個完善的教學目標,以獨立文章為一個獨立的教學計劃,將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動性調(diào)動起來,在教學目標里明確此次教學計劃的預期成果。
(二)做充分的備課準備
教學前,教師首先要完成教學知識儲備。除了對文章的熟悉度提升之外,還要涵蓋文章背景的相關知識查詢,在脫離技巧的情況下,自行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內(nèi)涵內(nèi)容,形成主觀思考的可以與學生互動交流的話術。其次,要提前讓學生對閱讀文章進行初步的閱讀預習,以便學生在課堂交流的有限時間內(nèi),清晰明確主觀理解,完成整個教學過程的精神語言互動,避免學生缺失主觀思考的時間,被動接受教師的理解內(nèi)容的灌輸。最后,總結歸納各方觀點,在學生的閱讀基礎知識有所漏洞的時候,以備課的相關背景知識為學生認知查缺補漏。
(三)創(chuàng)新教學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設計出創(chuàng)新的教學內(nèi)容輸出方法。切勿從干癟的文本文字里面逐字逐句地摘錄分析,陷入文字解體游戲之中。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可以體現(xiàn)在很多方面,比如在教學魯迅的《故鄉(xiāng)》這篇課文時,教師完全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章小品的輕微撰寫改編,通過話劇小品的形式演出,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并且通過前后情感臺詞的演繹得出造成閏土童年到成年變化的原因。
四、結語
閱讀理解是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在基礎教育中占據(jù)重要位置。教師應直面目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創(chuàng)新有效的語文閱讀理解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語文教育質(zhì)量。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差異,指導學生的閱讀活動,使學生自行發(fā)現(xiàn)閱讀樂趣。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文章,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開闊學生的視野,深化學生的文化底蘊,加強學生的審美感知。
參考文獻:
[1]傅舟波,千淘萬漉為成文,心有靈犀一點通---談對話理論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學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