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晴晴
摘 要:新《課標》把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的寫作教學目標分別定位為寫話教學和習作教學,在具體目標的劃分上,兩個階段既相對獨立又聯(lián)系緊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教師往往忽視這兩個階段的緊密聯(lián)系,造成不少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后在習作上“水土不服”,習作能力跟不上,習作熱情減退。為了幫助學生克服習作困難,有效提高寫作教學效果,本文就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的銜接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話 習作 銜接策略
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jù)新《程標》對階段目標的劃分,寫作教學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學段為寫話教學,第二三學段為習作教學,第四學段為寫作教學。這四個階段既獨立又統(tǒng)一,逐步遞進,螺旋上升,旨在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寫作興趣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低年級寫話和中年級習作教學之間的銜接問題頻出,教學效果不明顯,往往達不到新《課標》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如何使低年級學生在寫作能力上平穩(wěn)過渡到中年級的問題值得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深思。
一、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銜接的教學意義
1.符合兒童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
從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到中年級習作之間開展一定的銜接,首先能夠使得語文教學體系更符合兒童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從低年級寫話到中年級習作都是針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循序漸進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2.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無論是低年級寫話還是中年級習作,都能在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做好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之間的銜接工作,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體系,使學生的思維體系具有連貫性。
3.大大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正如上文提到開展良好的銜接工作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而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對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大有助益。針對語言表達能力開展良好的課程設計,能夠使學生本身的閱讀技巧,語言表達技巧等多方面進行有效提升。
4.有效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在進行整個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良好的銜接工作使寫作教學的整體過程更加符合學生的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使習作不再令人望而生畏,甚至還頗有樂趣。學生能從習作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才會更加樂于表達。
二、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銜接現(xiàn)狀
1.缺乏有效銜接的意識
無論是當前的一線小學語文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上,在進行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過渡時都缺乏銜接意識的有效落實。不同學段的教學內容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也存在差異性,教師只專注于本學段的內容教學,讓不少上一階段未有效達成目標的學生無法適應這樣的跨越,從而不能進行有效學習。
2.教學內容以及教材編寫銜接不上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更重視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識別以及表達訓練。教材內部設計卻忽略了對寫話教學的編排,當小學低年級的教學內容完成之后,步入中年級時,對于口頭表達的訓練內容開始減少,此時更重視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兩個訓練工作之間的轉換十分突兀。
3.教學目標落實不到位
根據(jù)新《課標》的規(guī)定,教師在每一個學段都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不能隨意拔高或者降低標準。但是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往往模糊不明確,從而不能有效落實。
4.教學和評價方式相對單一
不論是當前的低年級寫話教學,還是中年級習作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和評價過程當中所運用的方式相對單一,沒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進行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應用,教師所運用的評價方式一般就是針對班級里優(yōu)秀的寫話或者是優(yōu)秀的作文進行閱讀,而相對單一的教學評價方式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特別高,影響到教學效果。
三、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教學銜接策略
1.培養(yǎng)小學生對寫話與作文習作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要想保證寫話教學與習作教學之間進行良好的銜接,低中年段平穩(wěn)過渡,那么首先就一定要激發(fā)和保護學生對寫話和習作興趣。擁有良好的內驅力,學生才會更加主動地克服寫話和習作過渡階段的學習困難。
2.提高學生對寫話與習作的認知水平
要想開展良好的銜接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年段特點和學生差異性要進行教學方法多樣化應用,提高學生對寫話與習作的認知水平,讓學生了解寫話和習作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能夠進行更多表達方式的應用,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水平。
3.落實多樣化指導和評價
科學的指導和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實際情況,而且能讓學生在習作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所以在指導和評價過程中可以進行多樣化全方位評價??梢愿鶕?jù)年段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進而培養(yǎng)出學生能夠自評、互評、互改和自改的能力,同時在評價過程中也要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以保證學生能夠在客觀評價的同時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發(fā)揮出來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扎扎實實做好寫話和習作方法指導的同時,不能忽視對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強大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根本。會觀察、會思考才能夠保證學生在進行表達時不陷入空洞和混亂之中,從而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總之,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就小學寫作起步階段的語文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的銜接策略進行詳細研究,在整體研究過程當中,發(fā)現(xiàn)了在低年級寫話和中年級習作過渡階段,教材和教師存在銜接意識不夠,方法指導不到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又對小學語文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的銜接策略進行詳細的闡述,希望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開展寫話教學和習作教學提供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 沈婷《小學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銜接研究》,南京師范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2] 劉貴峰《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探析》,《學周刊》2020年第4期。
[3] 丁汝新《實現(xiàn)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有效對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指導實習生對小學中年級學生習作能力培養(yǎng)為例》,《教育現(xiàn)代化》2019年第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