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譚玉超,湯小寧*
(1.山東省葡萄研究院,山東濟南 250100;2.煙臺張??ㄋ固鼐魄f有限公司,山東煙臺 264000)
葡萄為多年生藤本植物,具有可生產、可觀賞的性能,是適合發(fā)展都市農業(yè)的特色水果之一[1]。土壤是葡萄生產的基礎,土壤條件是葡萄園可持續(xù)生產的保障[2],葡萄園土壤養(yǎng)分含量直接影響葡萄產量和品質[3]。然而,葡萄的連年生產、肥料和農藥的大量施用,以及不合理的田間耕作等一系列問題,導致葡萄園土壤板結、養(yǎng)分失衡,土壤酸化、堿化、鹽漬化,重金屬及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等問題日益嚴重[4]。
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也是山東省葡萄的主要消費區(qū),但目前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葡萄種植情況不理想,種植面積一直在縮小[5],這一趨勢已引起人們的關注[6-7]。濟南市的葡萄栽培已有多年的歷史,但對葡萄園土壤情況分析的報告還比較鮮見,有關濟南市葡萄園土壤養(yǎng)分狀況的研究也未曾見報道。本文通過測定濟南市葡萄主產區(qū)葡萄園土壤各種養(yǎng)分指標,分析了葡萄園的土壤養(yǎng)分狀況,并提出了相關施肥建議,為濟南市葡萄種植及土壤管理提供參考依據(jù)。
試驗于2016 年4 月~2018 年4 月,在濟南的歷城區(qū)、長清區(qū)、章丘區(qū)、濟陽區(qū)、平陰縣、商河縣等地進行,走訪調研了20 個葡萄園(面積約33 hm2)的葡萄生產情況,包括施肥、灌溉、用工及產量和品質等,采集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樣品。具體園區(qū)調研及土壤采集地塊詳情見表1。
葡萄園土壤樣品于2017 年和2018 年3~4 月連續(xù)兩年進行采集,采樣點設在葡萄行與行中間的位置,從距樹干30 cm 左右的內側選點,避開施肥區(qū)。分別采集0~20 cm、20~40 cm 土層的土壤,代表該地塊不同土層土壤的養(yǎng)分狀況。將土樣混合裝入干凈的袋內,做好取樣位置、時間等的標記。
土壤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外加熱法)測定[8];土壤pH 采用pH 計測定[8];土壤水解性N 含量采用堿解擴散法測定[9];土壤有效P 含量采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8];土壤速效K 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計測定[8];土壤交換性Ca、Mg 以及土壤有效Fe、Mn、Cu、Zn 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法測定[9];土壤有效B 含量采用姜黃素比色法測定[9]。
山東省果園土壤有機質和有效養(yǎng)分含量分級指標見表2[10]。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和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 進行分析及作圖,采用最小顯著差法(LSD)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表1 濟南市葡萄園種植品種及土壤樣品采集情況Table 1 Varieties and soil sample collection of vineyards in Jinan city
表2 山東省果園土壤有機質和有效養(yǎng)分含量分級指標Table 2 The classification index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nutrient content in orchard of Shandong province
不同地區(qū)的葡萄園土壤pH 見圖1。由圖可知,葡萄園土壤pH 以濟陽和章丘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其中濟陽區(qū)的土壤pH 最高,0~20 cm 土層和20~40 cm 土層的平均值分別為8.11 和8.22,土壤呈弱堿性;長清區(qū)的pH 最低,兩個土層土壤的pH 平均值為7.79 和7.91,其他地區(qū)位于濟陽和長清之間。不同地區(qū)土壤pH 大小的順序為濟陽>章丘>商河>平陰>歷城>長清,0~20 cm 和20~40 cm土層pH 值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不同地區(qū)葡萄園土壤有機質含量見圖2。由圖可知,章丘區(qū)的土壤有機質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0~20 cm 和20~40 cm 土層的有機質含量平均值分別為3.01%和1.91%;其次是商河區(qū),兩層土壤平均值分別為1.73%和1.21%;其他地區(qū)有機質含量較低,且相差不大,大部分0~20 cm 土壤有機質平均值在1.24%~1.5%,而20~40 cm土層多低于1%。
2.3.1 土壤水解性N 含量
濟南市不同地區(qū)葡萄園土壤水解性N 含量見圖3。由圖可知,水解性N 含量濟陽地區(qū)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0~20 cm 和20~40 cm 土層的平均值分別為304.16 mg/kg 和250.08 mg/kg;其它地區(qū)的土壤水解性N 含量顯著低于濟陽地區(qū),章丘、平陰、歷城、長清、商河的0~20 cm 土層平均值依次為101.93、95.36、102.28、63.54、93.83 mg/kg。
2.3.2 土壤有效P 含量
有效P 平均含量以平陰區(qū)較高,且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圖4),0~20 cm 土層為132.17 mg/kg,20~40 cm 土層為92.39 mg/kg;其次為章丘區(qū),0~20 cm 土層為106.07 mg/kg,20~40 cm 土層為43.53 mg/kg。歷城區(qū)的有效P 平均含量最低,0~20 cm 土層為47.74 mg/kg,20~40 土層為21.51 mg/kg;整體而言,0~20 cm 土層有效P 平均值的大小順序為平陰>章丘>商河>濟陽>長清>歷城,而20~40 cm土層有效P 的大小順序為平陰>商河>章丘>長清>濟陽>歷城。
2.3.3 土壤速效K 含量
由圖5 可知,0~20 cm 土層的速效鉀平均含量以平陰、章丘、長清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其中以平陰縣的含量最高,0~20 cm 土層為308.12 mg/kg,20~40 cm 土層為267.87 mg/kg。其次為章丘區(qū),0~20 cm 土層273.41 mg/kg,20~40 cm 土層為159.93 mg/kg;濟陽區(qū)的速效K 平均含量顯著低于其它地區(qū),0~20 cm 土層為181.31 mg/kg,20~40 cm 土層為124.02 mg/kg。整體而言,0~20 cm土層速效K 含量大小順序為平陰>章丘>長清>商河>歷城>濟陽,而20~40 cm 土層速效鉀含量順序為平陰>長清>商河>章丘>歷城>濟陽。
2.4.1 土壤交換性Ca 含量
交換性Ca 是土壤溶液中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不同地區(qū)葡萄園土壤交換性Ca 含量見圖6。由圖知,土壤交換性Ca 含量以濟陽區(qū)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0~20 cm 和20~40 cm 土層平均值分別為5 733.93 mg/kg 和6 273.37 mg/kg;長清區(qū)相對較低,0~20 cm 和20~40 cm 土層平均值分別為2 273.76 mg/kg 和2 351.64 mg/kg。土壤交換性Ca 平均含量的大小順序(0~20 cm 和20~40 cm 趨勢一致)為濟陽>商河>平陰>章丘>歷城>長清。
2.4.2 土壤交換性Mg 含量
濟南市各區(qū)葡萄園土壤交換性Mg 含量見圖7。土壤交換性Mg 含量以商河區(qū)顯著高于其它地區(qū),0~20 cm 和20~40 cm 土層平均值分別為234.71 mg/kg 和213.97 mg/kg;平陰縣葡萄園土壤的交換性Mg 含量較低,兩個土層土壤的平均值分別為129.35 mg/kg 和115.31 mg/kg,顯著低于其它地區(qū)??偟膩碚f,0~20 cm 土層交換性含量Mg大小順序為商河>章丘>濟陽>歷城>長清>平陰,而20~40 cm土層交換性Mg 含量大小的順序為商河>章丘>長清>濟陽>歷城>平陰。
參考山東省果園土壤有機質和有效養(yǎng)分含量分級指標(見表2),進行分析得知,大部分葡萄園土壤有效Fe、B 含量較低(表3),處于缺乏水平,尤其是有效硼含量;土壤有效Mn 含量中等;0~20 cm 土層有效Cu 含量較高;有效Zn 含量除平陰縣較高外,其它區(qū)縣的含量中等。其中,平陰縣和商河縣的有效Cu 和有效Zn 含量較高,這可能與葡萄園施用了含Cu、Zn 較多的農藥、肥料有關。
將濟南市不同地區(qū)葡萄園土壤養(yǎng)分含量進行匯總,結果如表4(見下頁)所示,參考山東省果園土壤有機質和有效養(yǎng)分含量分級指標(表2),發(fā)現(xiàn)濟南市葡萄園土壤肥力水平現(xiàn)狀有以下特點。
3.1.1 土壤pH
濟南市葡萄園土壤為堿性(pH>7.5);土壤有效養(yǎng)分大部分集中在表層土中(0~20 cm),這可能會導致葡萄根系上浮,葡萄抗性下降[11];有機質含量在山東省處于中等水平[12],但不同地區(qū)的葡萄園存在明顯差異。
3.1.2 土壤大量元素
葡萄園表層土壤(0~20 cm)的大量元素(水解性N、有效P、速效K)平均含量較高,且高水平園區(qū)比例大,這可能與區(qū)域性土壤基礎性質有關[13],也可能與氮、磷、鉀類肥料的施用量較大有關。
3.1.3 土壤交換性養(yǎng)分
土壤交換性鈣含量較高,可能與該地土壤pH 較高有關[14];土壤交換性鎂的含量范圍較小,屬于適中水平。
3.1.4 土壤微量元素
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鐵和有效硼含量較低,呈缺乏水平;有效錳和有效鋅含量為中等水平;有效銅含量較高。
表3 濟南不同地區(qū)葡萄園土壤有效Fe、Mn、Cu、Zn、B 含量Table 3 Available Fe,Mn,Cu,Zn,B content of vineyard soil in different areas of Jinan city
表4 濟南葡萄園土壤養(yǎng)分含量范圍及平均值Table 4 The range and average value of vineyard soil nutrient content in Jinan city
一般情況下,土壤呈堿性時(pH>7.5),土壤鐵、鋅、銅、錳、硼的有效性較低[15]。但本試驗中,堿性土壤條件下,除有效鐵和有效硼含量較低外,有效錳、銅、鋅含量卻沒有明顯缺乏,反而較高,這可能與葡萄園連年施用含有錳、鋅、銅制劑的化學殺菌劑有關[16],以及部分園區(qū)施用鋅肥或含有鋅的農家肥有關。
合理施肥不僅是葡萄生產的保障,也是提升果園土壤質量的有效方式[16]。針對濟南市葡萄園土壤肥力水平現(xiàn)狀,提出以下幾點施肥建議。
3.2.1 進行土壤修復,調節(jié)過高的pH
根據(jù)不同園區(qū)土壤的特點,多年生產的老園區(qū)土壤要定時修復,新建園區(qū)在種植葡萄前要做好堿性土壤的改良工作,改善葡萄園土壤的堿性環(huán)境,保證葡萄的可持續(xù)性生產。
3.2.2 中耕松土,避免板結
早中熟品種的葡萄可分別在果實膨大期、著色期、采收后進行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透氣,防止土壤板結。
3.2.3 增加肥料施用深度,選擇中性或酸性肥料
生長季土壤追肥深度最好在15~20 cm,有機肥施用深度在40 cm 左右。在肥料選擇上,盡量避免施用堿性肥料,以免加重土壤堿性程度,選擇中性或酸性肥料較好。
3.2.4 增加有機肥施用量
濟南市葡萄園有機肥建議在秋季施用,以優(yōu)質農家肥和生物有機肥為主,配合部分中微量元素肥料,農家糞肥一定要腐熟后再施用。
3.2.5 控制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鉀肥的投入量
從目前的土壤數(shù)據(jù)分析,各葡萄園區(qū)土壤氮、磷、鉀含量較充足,尤其是磷、鉀含量,在施肥上應采取措施來活化利用土壤中的磷、鉀,適當控制磷、鉀肥的投入量,以免引起土壤養(yǎng)分失衡。
3.2.6 葉面補充鈣肥
濟南市葡萄園土壤中鈣含量普遍較高,要控制或減少土壤施用鈣肥,以免土壤中鈣含量過高,引起元素間拮抗,出現(xiàn)缺素癥狀,尤其是鈣過量會抑制氮、鉀的吸收。如要對樹體或果實補鈣時,可進行葉面補充,分別在開花前、生理落果后、采收前15 d 進行葉面噴鈣,或者果穗噴鈣。
3.2.7 增加微量元素鐵和硼的施用量
堿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鐵和硼的有效性較差,堿性土壤中有效鐵易被氧化、有效硼易被固定,使葡萄出現(xiàn)缺鐵和缺硼的癥狀。補鐵時,土壤和葉片可同時進行補充,要調節(jié)土壤pH,增加鐵肥有效性;補硼時,建議以葉面補充為主,在開花前7~10 d、初花期、幼果期進行葉面噴施。
3.2.8 重視灌溉,平衡土壤養(yǎng)分
堿性土壤地區(qū)地下水的pH 也較高,在選擇灌溉用水時應提前測試水的pH,以免加重土壤堿性程度。不同葡萄園應根據(jù)園區(qū)土壤特點制定施肥計劃,按需、按時、按量施用肥料,注意土壤的養(yǎng)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