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琳
給寶寶配過藥的家長一定不會對用藥標簽上的“1/3片”“1/4片”“2/3包”感到陌生。因為根據(jù)兒童年齡、體重等方面的不同因素,他們口服藥物的單次劑量,常常要小于藥品的最小包裝規(guī)格,會出現(xiàn)很多非整數(shù)的用藥劑量。
對于住院的患兒,他們每天的口服藥是由住院藥房的藥師進行單劑量分裝,然后由護士進行分發(fā),不需要家長自行操作,但門診的患兒則需要爸爸媽媽回家后自己進行拆分。
家長在給兒童用藥時,一定要遵醫(yī)囑并弄清劑量,同時做好劑量的拆分。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簡便、快速、正確地進行操作呢?下面就為大家總結(jié)一下一些常見的藥品分劑量的方法。
1.準備好如下工具,保證工具的潔凈:
(1)干凈的小剪刀或小刀片。
(2)干凈的紙張。
(3)干凈的量杯,至少能量取10毫升液體。
2.用七步洗手法洗凈雙手、擦干,減少對藥品的污染。
3.仔細閱讀用藥標簽,做到心中有數(shù)。家長應(yīng)當確認需要拆分的藥品劑量是多少,比如藥片,究竟是1片加上1/3片,還是1/3片。此外,家長要注意識別,藥品的計量單位是毫克還是毫升,2毫升的劑量與2毫克完全不同?!安钪晾澹囈郧Ю铩?,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咨詢醫(yī)生和藥師,切忌在不確定用藥劑量的情況下盲目給孩子用藥。
根據(jù)劑量、劑型的不同,拆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所謂劑型,可以理解為藥品的形態(tài),常見的劑型有片劑、散劑、膠囊劑、液體劑型等。
1.1/2劑量拆分法
(1)口服溶液劑
如果是1/2支,年齡較小的孩子常常無法掌控半支的劑量,這時就需要父母先把半支的量倒入量杯中,再讓孩子服用會比較準確,以10毫升/支為例,在量杯中倒入5毫升即可。
(2)片劑
首先觀察藥片上有無刻痕,有的藥片在生產(chǎn)過程中已經(jīng)印有刻痕,用剪刀沿著刻痕剪下半片就非常方便了。如果沒有刻痕,我們就要像減卡片一樣,把藥片剪成兩半,當然,在此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裂片的情況發(fā)生,這時候不要著急,可以轉(zhuǎn)換成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研磨成粉,用目測法進行分劑量。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遇到緩釋片、控釋片,則不建議采用研磨成粉或拆分的方法,這樣可能會破壞其中的骨架結(jié)構(gòu),影響藥效。
(3)散劑、顆粒劑
針對散劑、顆粒劑,我們通常采用目測法,也就是將一包的劑量倒在干凈的紙上,用目測法將其分成2份,取其中1份即可?;蛘卟捎萌芙夥ǎ瑢⒁话幤啡芙庠谶m量的水里,取一半的量即可,但這種方法可能會造成剩余藥品發(fā)生降解反應(yīng),比如阿莫西林顆粒,因此,我們不建議采用這種方法。
2.1/3劑量拆分法
(1)口服溶液劑
以10毫升/支的藥品為例,用量杯倒出3毫升即可。
(2)片劑
圓形藥片拆成1/3劑量,可依據(jù)奔馳汽車的標志作為分割線,用小刀進行切割,取其中1份即可。
(3)散劑、顆粒劑
通常采用目測法進行拆分,將一包藥品倒在干凈的紙上,分成3份,取其中1份即可。剩余的藥品注意包裝好,置于陰涼干燥處避光儲存。
1/4、1/5等劑量的拆分法,與上述劑量拆分方法類似。1/4劑量的片劑,可在原藥片的基礎(chǔ)上先剪出半片,再將半片剪成兩份即可。
現(xiàn)在市面上也出現(xiàn)了很多可以拆分藥品的小工具,如藥品分割器就可以給我們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使用時一定要保證藥品分割器的潔凈,以免對藥品造成污染。
最后提醒大家,藥品劑量的拆分,一定是在遵醫(yī)囑,明確用藥品種及用藥劑量的前提下,切忌自行憑借經(jīng)驗,盲目給孩子服用酌減劑量后的成人藥,這樣會給孩子的生命安全埋下隱患。
(杜鵬偉? ? 整理)
(編輯? ? 楊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