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反修
【摘要】工程造價管理是施工企業(yè)控制施工成本,實現經濟效益穩(wěn)步增長的一條有效路徑,但是,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方法往往圍繞著預算方案、施工方案進行,對工程主體結構、施工進度等信息掌握的少之又少,以至于經常出現超預算的情況,給施工單位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fā)展,BIM技術應運而生,并被普遍應用于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當中,不僅提升了造價預算精準度,也使工程造價由過去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步向精細化管理模式過渡,為施工單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因此,本文將結合BIM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針對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展開論述。
【關鍵詞】BIM技術;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作為一項新型技術,為建筑施工行業(yè)制訂量化管理指標以及精細化的工程造價管理方案提供了一個可視化建筑模型,工程造價人員可以借助于3D模型,獲取建筑工程的各項技術參數,并結合施工進度,對整個施工流程實施精細化管理,對降本增效、提質促優(yōu)起到關鍵性作用。
1、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優(yōu)勢
1.1可視化
過去,建筑施工行業(yè)往往通過施工圖紙對建筑施工全局進行管理,這種方法既浪費時間,而且缺乏直觀效果,尤其對于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而言,造價人員只能憑空想象建筑主體結構以及各道施工工序,嚴重影響了工程造價方案的精準度。而BIM技術這一特性,將2D視角下的線條模型轉換為3D視角下的立體實物模型,建筑構件之間具有互動性與反饋性,造價人員能夠直觀的對某一道工序做出精準預判,有效避免了超預算情況的出現。
1.2可出圖性
與過去的設計圖紙相比,利用BIM技術,不僅可以模擬出真實的建筑模型,同時,可以幫助建設單位及施工單位出具各個分項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的圖紙,圖紙上面的各項參數值與信息模型反映出的各項參數完全匹配,因此,工程造價人員可以結合3D模型與圖紙,準確核定出工程造價數值,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1.3協調性好
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需要業(yè)主方、設計方、施工方、監(jiān)理方等多方的積極配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突顯工作成果。而BIM技術生成的可視化模型恰恰為參與各方提供了相互碰撞的機會,在工程施工之前,就可以針對圖紙中的設計缺陷進行有效協調,使造價人員能夠得到精準的數據信息,制訂出符合工程實際的預算計劃。比如施工過程中的管線布設施工,各個參與方借助于BIM建筑模型,進行遠程交流溝通,對設計與施工方案進一步予以優(yōu)化,進而為施工企業(yè)節(jié)省更多的材料成本與施工成本[1]。
1.4量值精度高
BIM技術為工程造價人員提供了一個海量數據庫,根據建筑結構的各項數據信息,能夠快速計算出工程量,加之BIM數據庫的數據粒度達到構件級,使得計算精度更高,同時,為制訂精準的人、機、料預算計劃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進而實現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
2、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決策成本高
在施工前期的項目決策階段,由于沒有輔助建筑模型的參考,加之建設單位缺少專業(yè)的信息技術人員,導致在項目投資估算環(huán)節(jié),出現了較大偏差,增大了前期決策成本?;蛘哂捎谠O計原因,導致工程施工階段頻頻出現設計變更的情況,這就給建設單位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2成本控制難
工程量清單是工程造價人員在制訂造價預算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是,由于在清單核算階段,涉及到的工程信息量巨大,而人為參與環(huán)節(jié)較多,無形當中就提高了人為失誤率,以至于計算進度緩慢,概算結果不準確。尤其在工程施工階段,施工進度數據更新慢造成核算數據精準度不高,工程進度款沒有切實依據,或者在收集數據信息時,遺漏了某一個關鍵工序,都給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
2.3預算錯誤多
建筑工程每進行到一個施工環(huán)節(jié)時,都產生了大量的數據信息,而此時,工程參與各方都需要收集和獲取最新的工程進度信息,但是,由于參與方眾多,導致信息獲取不同步。比如在設計階段,設計方在收集匯總數據信息時,存在大量的重復數據,這就給概預算工作帶來了諸多困擾。與此同時,工程造價人員要想發(fā)現錯誤數據,只有等到施工結束時,這些數據才能浮出水面,因此,給后續(xù)工程造價核算工作增加了難度,預算數據錯誤率也將大幅攀升。
3、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3.1信息表達直觀,造價審核精準
利用BIM技術模擬出的3D建筑模型為造價人員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建筑整體結構,尤其在造價審核階段,造價人員可以根據建筑模型進行精準的計價核算工作,如果發(fā)現建筑構件布設不合理,或者布設方式增加了預算支出,造價人員能夠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與工程技術人員對重新布設構件制訂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以降低施工成本。此外,由于BIM技術具有數據關聯的特性,每一個建筑構件的參數都具有較高的關聯度,造價人員在核實構件參數時,可以結合設計方案,對關聯數據進行更新,以減少后續(xù)的設計變更頻次,這樣一來,能夠保證施工進度不受任何影響,進而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3.2高效碰撞檢查,便于信息溝通
過去,工程造價管理在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需要向多方獲取建筑結構等數據信息,在這一階段,造價人員只能與設計方、業(yè)主方、施工方的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協調,才能得到真實確鑿的建筑信息。而利用BIM技術,通過BIM信息平臺,設計方、業(yè)主方以及施工方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面進行溝通交流,借助于3D建筑模型提供的各項參數,建筑參與方能夠相互交換意見,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便于對設計圖紙與施工方案當中與工程實際不相匹配的內容,予以剔除或者重新修訂。這樣,對科學合理控制工程造價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規(guī)避了由于設計變更而帶來了造價風險[2]。
3.3信息傳遞及時,利于造價控制
建筑工程投資大、施工周期長、涉及主體對象多、數據信息量大,在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牽涉到的數據信息都有所不同,過去,由于人為操作失誤,極易造成信息丟失的情況。而BIM技術能夠貫穿于建筑施工全過程,針對工程立項、招投標、項目實施、竣工維護等各個階段,都形成了精準的數據信息,借助于互聯網絡,這些信息能夠快速傳遞到工程造價人員的系統操作終端,為編制精細化的資金使用計劃提供了數據支持。
結語:
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有利于施工企業(yè)編制針對性強、實效性高的預算計劃,為企業(yè)節(jié)省大量的工程投入成本,而BIM的介入恰恰為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在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助推企業(yè)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
參考文獻:
[1]高騰飛,宮建勛.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5):874.
[2]沈繼彬.BIM技術下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方法分析[J].磚瓦世界,2019(1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