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梅
摘 要:統(tǒng)編教材力求循序漸進、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實踐證明,要想有效進行口語交際活動,必須把課堂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設置真實的交際情境,并對學生進行客觀真實的評價,同時教師要有開發(fā)課程的意識和能力。
關(guān)鍵詞:口語交際;生活化實踐;小學語文
我們知道,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對個人而言,它是向內(nèi)輸入,而口頭或書面的表達才是最重要的,它是向外輸出。能夠把自己的想法清楚、恰當?shù)匾钥陬^或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在集體、社會中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合作,才可能創(chuàng)造個人最大的存在價值。統(tǒng)編教材就非常注重口語交際板塊的編寫,力求循序漸進、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兩年來,我們在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的使用過程中,特別對口語交際的相應內(nèi)容進行了深入研討和反復實踐,深深懂得:要想使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切實提高,必須依托“生活”這一豐富的大課堂,借助統(tǒng)編語文教材,把口語交際教學與學生真實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設計有趣且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場景。也就是說,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中,努力做到“生活化”,不僅是活動的需求,也是激發(fā)學生交際興趣、保障活動效果的關(guān)鍵。
一、口語交際活動追求“生活化”的價值
(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所在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強調(diào):“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課標還提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活動應該在相應具體的真實的情境中進行,不要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要重視并鼓勵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局限于學生課堂上的表現(xiàn)考查,要盡可能全面地考查學生在各種場合最真實的表現(xiàn),給出相對客觀的評價。
學習課標的精神,“在實踐中學習語文”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而口語交際教學更是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無論是目標的制定、內(nèi)容的呈現(xiàn)、方法的選擇,還是評價標準的確定,可以說都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密不可分。
因此,在口語交際活動中追求“生活化”是落實新課標要求、回歸教育本質(zhì)的必然之路。
(二)努力解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口語交際課堂,大多存在以下的現(xiàn)象:
一是局限于聽說訓練。比如,口語交際“未來的橋”,就是讓學生畫一畫未來的橋是什么樣子,并給學生講一講;再如,口語交際中“猴子怎樣過河”,也是讓學生想一想,并給同學們講講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課,名為“口語交際”,實則除了單方面的“說”,并無其他,“交際”似乎并不存在。
二是成為寫作的附庸??谡Z交際與習作緊緊相連,成了動筆寫作前的口頭表述訓練,目的直接指向?qū)懽鳌?/p>
三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場合僅限于語文課堂。對其他的教學活動及學生課下的日常交往,教師均置之不理,浪費了大量的活生生的教學資源,使學生的交際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四是在訓練過程中,忽視交際者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表達、傾聽比較模糊隨意,缺乏深入的思考,面對交往對象更不知如何采取恰當?shù)膽獙Σ呗浴?/p>
二、“生活化”口語交際活動的特點
(一)要選擇設置真實的教學情境
在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上,每一個創(chuàng)設的情境都應真實。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活動保持持續(xù)的興趣,也才會從中獲得經(jīng)驗啟發(fā),進而提升自身的交際水平。比如,同桌問答、小組討論等課堂學習情境,班干部競選、小型辯論比賽等學校生活場景, 家庭娛樂、親子對話等家庭生活情境,問路、求助等社會生活情境,都是可供選擇的素材。
(二)要求參與者時時處處講真話
目前,在人際交往中,真話實話似乎成了稀罕物,這是不正常的現(xiàn)象,需要我們每個人付出努力用心去改變。古人常常把“以德立身、以言救世的大丈夫”作為畢生的追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明確提出了“誠信”的價值準則。我們在口語交際活動中,也應營造“講真話實話光榮,說假話空話可恥”的氛圍,鼓勵學生心中怎么想就怎么說,但不能油腔滑調(diào)、信口開河,要為說出的每一句話負責任。
(三)要有恰當?shù)幕?/p>
口語交際活動的關(guān)鍵是“交際”,只有適當?shù)幕?,才能真正產(chǎn)生交際,促進學生交際水平的提升。生活化口語交際活動應是雙方或多方之間通過恰當?shù)恼Z言輸出、行為表現(xiàn)等進行個人意見、內(nèi)心情感、所獲信息的有效交流,絕不能是單純的某一方的表達或傾聽。
(四)要實時進行客觀真實的評測
在生活化的學生口語交際活動中,教師要依據(jù)課程標準中關(guān)于口語交際板塊的評價標準進行真實的評價。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重點關(guān)注他們是否能主動地參與,是否能經(jīng)常保持與他人積極溝通的習慣。只要做到了這些,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進一步表達自我。而對三至六年級的學生,除了應關(guān)注其交際態(tài)度和交際習慣,還應重點關(guān)注他們在日??谡Z交際時是否具備應具備的基本能力,是否能做到認真傾聽,快速捕獲重要信息,以及是否能順暢準確地表達內(nèi)心想法,是否能就疑問或分歧點進行文明的溝通。
三、提高教師認識,保障“生活化”口語交際活動效果
在統(tǒng)編教材使用之前,大部分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很不重視,開展課堂活動時隨意性比較強,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若想充分利用統(tǒng)編教材,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心中有明確的目標
在設計每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時,必須有強烈的目標意識,不能跟著感覺走?;顒幽繕嗣鞔_了,才能圍繞目標設計相應的學生學習活動,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目標的設定,首先,要考慮到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還要考慮學生所處學段的要求及本節(jié)課的具體情況,不拔高也不降低。其次,目標的表述要明確不模糊,每一條都要說清楚。再次,每一條目標都要具體可操作,并且能夠進行測評。
需要提醒的是,每一次口語交際課除了要重點關(guān)注本節(jié)課的目標,還要注意學生是否真正達到了以前的訓練目標。也就是說,每一節(jié)課的訓練目標都要在以后的交際情境中,反復自然而然地提醒、實踐,以讓學生逐漸形成交際習慣和交際能力。
(二)評價鼓勵學生要及時
無論是課堂上的活動,還是課下的場景,教師要時時處處留心學生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客觀的評價,并且自始至終堅持正向準確的激勵為主。每個學期,教師都要用心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做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價,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評測,如情景測驗法、現(xiàn)場評價法、事后反思評價法、口試法、觀察記錄法、自我評價法等,還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評價中來,如家長、鄰居、學習的伙伴等。
(三)要有開發(fā)課程的意識和能力
首先,教師要有這樣的觀念:每一節(jié)語文課堂都有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好機會。比如,寫字時的互相評價、閱讀時的思考交流、習作后的結(jié)伴修改等,語文大課堂就是訓練、檢驗學生能否進行有效交流和良好溝通的絕佳場所。如四年級閱讀策略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有在小組內(nèi)對個人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的環(huán)節(jié),這對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教師借此機會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訓練。
其次,根據(jù)學生實際生活,可以適當擴展教材中的口語交際課。比如,低年級的口語交際課“打電話”,讓學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與親人朋友通過電話進行有效交流的基本常識。學完本課,教師就可以適當拓展進行“打特殊電話(如110、120、119、12315)”活動。
再次,還要加強校內(nèi)校外有效整合。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校內(nèi)所學的交際方法運用到生活中,把校內(nèi)良好的交際習慣延伸至家庭、社會中。
四、加強習慣培養(yǎng),促使口語交際能力真正改變學生的生活
(一)認真傾聽對方說話的習慣
用心聽他人說話,不僅是現(xiàn)代公民的文明表現(xiàn),更是進一步有效溝通的保障。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往往急于表明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做傾聽者,也不知道應該怎樣進行有效傾聽。在低年段,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細心傾聽的訓練,如靜心聽清楚對方的每一句話,努力記住關(guān)鍵的詞句,等對方說完再有禮貌地提出感興趣或不明白的地方,等等。
(二)注意場合的習慣
生活中,沒有場合意識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公交車上肆無忌憚地叫喊著打電話,醫(yī)院走廊里扯著嗓子談天說地,餐廳里大聲喧嘩,絲毫不顧及相鄰食客的心情……說話要因場合不同而調(diào)節(jié)音量,這對深受成年人影響的學生來說是個不小的問題。通過具體的交際活動,學生應認識到,在不同的場合要采用不同的音量,以交往中的對方聽得到而又不影響無關(guān)人員為準。這一做法是現(xiàn)代公民良好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
(三)尊重對方的習慣
正像哲人所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quán)利?!睆膬?nèi)心里尊重對方是實現(xiàn)和諧有效溝通的保障。學生要培養(yǎng)尊重他人的習慣,就要做到以下幾點:說話或傾聽時盡量看著對方的眼睛,目光不來回游移;等對方把話說完,再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見時,要心平氣和,不能無端否定;說話時,盡量使用禮貌用語等。
(四)大膽自信的習慣
天生敢于表現(xiàn)自己的學生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學生總是內(nèi)心強烈但羞于行動,唯恐表現(xiàn)不佳受到他人的嘲笑,長此以往,只會更加膽小自卑。要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并做到: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物,真實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是正確的做法,只有這樣,才會促進個人快速成長;開口之前,在心里把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組織成意圖明、層次清、語句順的話語;經(jīng)常在公眾場合鍛煉自己;對個人點滴的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參考文獻:
[1]史力范,劉美鳳,呂巾嬌.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程目標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10):70-74.
[2]丁 煒.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