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英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是確定人生底色的教育,為了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應成為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程。我校通過家長講堂、釘釘微課堂、家校共讀這些途徑,奏響了家庭教育的三部曲,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豐富家長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實現(xiàn)社會和學校、家長和教師的真誠溝通,形成教育的互助合力。
關鍵詞:家庭教育;家長講堂;釘釘微課堂;家校共讀
中圖分類號:G7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20-0116-02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四個第一”的高度明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苯逃俊蛾P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指出:“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配合婦聯(lián)、關工委等相關組織,在隊伍、場所、教學計劃、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協(xié)助,共同辦好家長學校。專家說:決定孩子成才與否,家庭教育的作用占到70%,學校教育占20%,社會教育占10%。顯而易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梢院敛豢鋸埖卣f,家庭教育的狀況關系下一代的成長,關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雖然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但現(xiàn)狀還不是很樂觀,許多家長尚處于無“理”、 無“法”、無“力”的境地,倍感迷茫。因此,家庭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首先取決于家長,家長必須接受相關的教育。教育起始于家庭,發(fā)展于學校,成功則在于家庭與學校的密切配合。因此,促進家庭教育的開展也是現(xiàn)代學校重要的責任和使命。我校通過家長講堂、釘釘微課堂、家校共讀這些途徑,奏響了家庭教育的三部曲,豐富家長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實現(xiàn)社會和學校、家長和教師的真誠溝通,形成教育的互助合力。
1開辟家長講堂,“指南針”導航
有一本書把父母對子女的引導作用比作指南針和地圖:指南針指引方向,地圖確定途徑。家庭教育的指南針就是家長的教育理念,地圖就是相關的教育途徑和方法。這個比喻非常恰當。不少家長以為自己已經(jīng)足夠重視孩子的教育,就是缺少教育方法,即缺少“地圖”,其實真正缺少的首先是“指南針”——教育理念。我校定期開設“家長講堂”,把正確的教育理念傳給家長[1]。
1.1名師來上課
我校定期會邀請名師教授走進學校,指導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有效地教育孩子,一學年內保證各年級家長到校參加1-2次活動。主要任務:第一,完成家長對教育理念的更新;第二,達成家長對教育情感的培養(yǎng)。對家長而言,名師教授的課肯定是愿意聽的,也樂意聽的,家長在認真傾聽的過程中教育理念自然而然得到了更新。
1.2老師來輔導
當然僅靠一學年幾次集中性活動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我校充分運用校內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為需要的家長繼續(xù)提供指導和幫助。形式相對靈活,可以把同一類問題的學生家長組成一個臨時團體,也可以采取一對一溝通的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由于人數(shù)少,這樣的輔導針對性就更強,這一方式也深受家長的歡迎。
1.3家長來助陣
在家長這個群體中,一定存在一些智慧型的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有獨到的見解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因此,我校的“家長講堂”也充分借助這股力量來助陣我們的家庭教育。比如“智慧媽媽”教育團體,可以為需要幫助的家長來提供服務。家長教育家長,也不失為一個好舉措。
“家長講堂”的開設,糾正了家長教育認知的偏頗,更新了家長的教育理念,為家校共育創(chuàng)設一條康莊大道。
2建設釘釘微課堂,“地圖”引路
有了“指南針”導航,還需要“地圖”確定途徑和方法。雖然有的家長重視尋求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但普遍缺乏對子女生理和心理特點的了解,以及家庭教育的一些知識和技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如果家長僅靠一學年一到兩次到學校里聽課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家長也沒有很多的時間到學校,于是我校通過釘釘這個平臺,定期把一些質量高的家庭教育推文或微視頻推薦給家長,這樣家長可以通過“釘釘微課堂”來進行學習。
2.1操作簡便
作為老師,最頭痛的是在群里向家長發(fā)布信息之后,一大片回復的“收到”還得一個個地去統(tǒng)計。對家長而言,群里的排隊“收到”和“點贊”淹沒了重要的信息,也是很麻煩。釘釘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發(fā)出去的信息已讀未讀一目了然,老師通過一個DING通知所有未讀家長,確保重要信息通知到位、傳達到位。
2.2溝通順暢
學??梢酝ㄟ^釘釘把重要內容發(fā)送到各年級、各班級釘釘群里,十分方便。同樣,年級組、班主任都可以按需發(fā)送。釘釘軟件作為教師與家長快捷的溝通渠道,及時快速地反饋孩子學習、生活方面的信息,通過孩子的表現(xiàn)和教師的教育行為,鼓勵家長主動參與教育活動,并逐漸內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2.3互動融合
釘釘微課堂打破了以往的育人模式,不再是單向的當面授課,而是雙向互動的觀看圖文或視頻。使家長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就能夠獲得先進的育兒觀念和科學的育兒知識、技能。同時老師與家長,家長與老師都可以通過釘釘互動交流,無縫對接。老師還可以利用釘釘軟件創(chuàng)設班級群、小打卡、班級圈,使家校雙方進行思想融合,在雙向互動中有效地提升家長的教養(yǎng)水平,形成觀念認同的連心橋。
老師通過釘釘微課堂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培訓學習,使家長掌握了很多科學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長有“法”可鑒,自然就能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就有資格做伴隨孩子幸福成長的智慧型家長。
3倡導家校共讀,書籍相伴
閱讀源于家庭,成于社會,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是對孩子最好的浸潤。為打造愛閱讀的新父母方陣,助力他們引領孩子快樂閱讀,讓書籍的微光照亮生命,點亮靈魂[2]。我校積極利用“家長學?!蓖苿蛹倚9沧x,倡導親子共讀,鼓勵師生共讀,并創(chuàng)造性地將教師、學生、家長的閱讀串聯(lián)在一起,形成互為促進的閱讀鏈,豐富“家長學?!钡穆毮?。
3.1閱讀目標明確
學校根據(jù)不同年段規(guī)定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或閱讀量。也許有人認為,孩子們讀書應該隨意一點,規(guī)定得太死會扼殺孩子的閱讀興趣,實則不然,如果不提出一個目標,那些一心只想著玩的學生是不會主動讀書的。目標的存在,就是讀書意識的提醒。經(jīng)??吹阶x書要求,學生就會逐漸產(chǎn)生讀書意識。所謂習慣成自然,讀著讀著,他就找到門道了;讀著讀著,他就沉浸其中了。激發(fā)興趣自然重要,但習慣是需要目標來強化的。
3.2讀書時間充裕
在校時,學校用心為孩子們打造適宜的讀書時間,課前早讀就是靜靜的閱讀時光,午間也是一段很好的閱讀時間。孩子們捧著書本,與作者、書中主人公對話,徜徉在書海中。老師定期通過釘釘,把讀書要求、推薦閱讀書目發(fā)給家長,供家長、孩子們選擇,鼓勵他們和孩子一起讀。為了保障孩子在家里的閱讀時間與閱讀質量,鼓勵家長對孩子的閱讀進行評價。
語文老師在班里推出了“共讀一本書”的活動。老師事先把這本書讀好,并把撰寫的讀后感發(fā)到班級群里,推薦家長們也去讀一讀。這一舉措得到了不少家長的積極回應,這些家長積極閱讀之后,在班級群里或就書里面的情節(jié)或就讓孩子讀什么書等話題進行討論,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家長積極加入到閱讀大軍里來。家長們也會把自己認為好的書籍推薦給其他家長,一起進步、一起學習。
閱讀架起了家校合作的橋梁,因為共讀一本書,家長、孩子、老師彼此的心走得更近。
3.3閱讀活動多樣
學校定期會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開展閱讀成果展示活動?;顒有问蕉鄻樱x書卡的制作、小小朗誦會、讀后感征文比賽、兒童劇匯演、繪本自制等,讓大家在閱讀后能夠真真切切地有所收獲。學校還通過每月閱讀之星、校級書香班級的評選來進一步推進此項工作。
在陪讀過程中,有些家長能夠體會到教師的付出,并理解教育的復雜,這樣一來,家長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也就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因為心理上的接納,情感上的接近,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度、認可度會更高。認可了教師的努力,就能主動和教師站在一起同向行走,運用科學的方法助力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是確定人生底色的教育,為了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應成為每一個家長的必修課程。我校奏響的家長學校的三步曲,拉近了教師和家長的距離,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學校與家庭的教育難題,進而拉動了教育的進步。用心做,用情做,是“家校共育”通向詩意的最佳路徑。
參考文獻
[1]周慧敏.家長課堂,家園合作的有效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30.
[2]季科平.“家校共讀”:構建最佳閱讀生態(tài)[J].小學語文教師,2019(9):79-80.
(責編: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