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 要:加強課外閱讀是人類發(fā)展的需要,課外閱讀指導要從“興趣”入手,要讓學生快樂地享受課外閱讀。想要學生愛上閱讀,必須要讓課外閱讀成為他們的內(nèi)在需求,成為他們童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要全力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可以采取親子閱讀,循序漸進;推薦讀物,師生共讀;開展活動,生成成就感;影視前導,轉(zhuǎn)移興趣等措施,引導學生打開課外閱讀的大門。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途徑;親子閱讀;師生共讀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9132(2020)14-009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4.045
當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各類信息都在迅速更新,這就要求人類的學習理念、學習方法、閱讀理解能力必須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對小學生而言,加強課外閱讀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需求,更是人類發(fā)展的需要。
如何引導小學生快樂地進行課外閱讀,自覺地遨游在書本的海洋中?現(xiàn)結(jié)合近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與育兒體會,找尋幾條打開小學生課外閱讀大門的途徑。
一、親子閱讀,循序漸進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句話也可以理解成閱讀的最初階段是“學生、家長、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要鼓勵家長與學生共同閱讀,即親子閱讀。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長久集中,認識的漢字也較少,所以自主閱讀的能力并不高,但是聽故事幾乎是這個階段的學生最大的樂趣,這期間,教師可指導家長有步驟地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初始階段,家長可采用為學生讀故事的方式,點燃學生閱讀的興趣。第二個階段,由家長講過兩三遍的故事,讓學生嘗試復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在給學生讀故事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和家長一起看著文本,讓學生先認識簡單的漢字,這樣也能刺激學生的閱讀欲望。第三個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學生在父母的幫助下嘗試自己看著故事書讀故事,這個階段是學生記憶力發(fā)展的高峰時期,在復述的基礎(chǔ)上讀故事,學生可以根據(jù)上下文猜測大部分字詞的意思,加上家長的及時幫助,共同講述,閱讀興趣激增是必然的。“親子閱讀”活動既融和了親子感情,也很好地輔助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親子閱讀的時間越早越好。成年人時常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低估了幼兒特別是學齡前學生的閱讀能力,總認為拼音是幼兒識字的拐杖,學習拼音的起步階段是幼兒園大班,甚至是小學一年級,而識字是幼兒邁向閱讀的第一步,因此認定幼兒的獨立閱讀應該在學完全部拼音之后。其實幼兒對漢字有一種超乎成年人想象的敏感度,常見的漢字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兩三次接觸后,他們再現(xiàn)認讀的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我們身邊進小學前就能閱讀純文字讀物的孩子并不少見,甚至有的孩子已開始閱讀《西游記》等名著的少兒版,可見盡早的親子閱讀可以幫助孩子跨越拼音讀物階段,直接領(lǐng)略閱讀的魅力。
二、推薦讀物,師生共讀
課外閱讀如果僅僅隨著學生的興趣隨便找一些書來讀,或者照著教師開列的書目讓學生自己照著閱讀,就會使學生在觀念上產(chǎn)生誤會,以為課外閱讀就是隨意地讀,粗略地讀,長此以往養(yǎng)成不良習慣,便不能從閱讀中獲得多大的收獲。課外閱讀需要教師的必要指導,與課內(nèi)閱讀一樣,全班學生要用統(tǒng)一的閱讀教材,即教師需要向?qū)W生推薦一定的閱讀書目,師生同讀一本書,共同交流讀書心得,激發(fā)課外閱讀熱情。
(一)推薦與課文內(nèi)容密切相關(guān)的讀物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語文教材好比一個鑰匙,學生拿了它去開其他的書庫”。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讀物要加以引導,向?qū)W生推薦和介紹與課文相關(guān)、對學生有益的讀物,使學生對閱讀課更加感興趣。學生在課本中學到了相關(guān)知識,有時想更加深入地品讀原著,通曉全貌;有時需要真正走入作者的內(nèi)心,答疑解難;有時需要了解相關(guān)的時代背景,才能實現(xiàn)與文本的對話……這時配合教材,適時向?qū)W生推薦相關(guān)的課外讀物遷移閱讀,對于好奇心強的少年兒童來說,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推薦與課文有一定聯(lián)系的讀物
小學生年齡小,所學知識也不多,更不要談閱歷了。但是教師也要積極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多推薦和介紹讀物。為學生架起從課內(nèi)向課外閱讀的橋梁。這樣才能使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也能逐步提高。
1.推薦相同體裁、內(nèi)容的文章。人教版語文課本每個單元的編排都是圍繞一個專題組織教材,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nèi)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前后有聯(lián)系、有照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整組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適當擴展閱讀同一體裁的文章,或相似內(nèi)容的文章,使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對不同文體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2.推薦名家作品。小語課本中有許多名家的名篇,教學時可推薦作者的其他作品,以供學生閱讀。如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天門山》,推薦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了解李白的生平,再通過李白的詩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秋浦歌》等,認識他狂傲不羈的性格,領(lǐng)略他浪漫主義的詩風,了解他報國無門、寄情山水的坎坷人生。這樣不斷地把名家名作推薦給學生,不但擴大了他們的閱讀面,還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3.推薦學生喜愛的讀物。教師不能用自己的意愿代替學生的選擇,教師喜歡的文學作品學生未必愿意接受,推薦讀物還應當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教師應關(guān)注時下一些熱銷的兒童書刊,專家大力推薦的兒童讀物,特別是學生中流行的兒童作品,從中挑選有針對性、趣味性的讀物,不但思想健康,富有文采,而且趣味性強,內(nèi)涵深刻。這樣的課外讀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開展活動,激發(fā)成就感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明顯,教師要激發(fā)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成就感。實踐證明,當一個人的行為產(chǎn)生了積極的自我體驗,同時又得到他人肯定時,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地發(fā)展。同樣,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中,教師適時組織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展示自己通過課外閱讀所獲得的新信息,并給予其積極的評價,學生就能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生成成功的快感,從而激勵自己再去廣泛閱讀,使自己的認知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把課外閱讀和游戲、音樂結(jié)合起來
比如,教唱學生一些已經(jīng)配了曲的詩詞,像孟浩然的《春曉》、岳飛的《滿江紅》、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等。2008年我國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教師專為孩子們譜寫了近四十首古詩詞歌曲——《新學堂歌》,我們可以用各種形式在校園中傳唱,用唱歌代替背誦,用動聽的兒歌旋律讓學生更快樂地親近、學習和傳承我們祖先的經(jīng)典。還可試著把一些詩詞、經(jīng)典誦讀詩文改為節(jié)奏分明的兒歌,讓學生在課間跳皮筋時,合著步點背誦;在玩拍手歌的游戲中,有節(jié)奏地背誦《三字經(jīng)》的內(nèi)容等,用游戲激起學生更大的閱讀興趣。
(二)開展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
豐富多彩的讀書競賽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開拓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能力。多種多樣的語文活動,勢必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擴展。在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辯論會、賽詩會、演講比賽、讀書小報比賽等活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其動手能力,語文素養(yǎng)得到了相應發(fā)展。
對課外閱讀取得一定成績的學生,教師要及時鼓勵,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更愿意堅持大量、廣泛地閱讀,良好的讀書習慣也就隨之形成。同時,個人的進步往往是同學們效仿的范例,使班里形成濃厚的課外閱讀氛圍,其意義也就更加深遠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廣泛了,語文的素養(yǎng)就會在整體上提高,因此教師要在課外閱讀的生活領(lǐng)域里,帶領(lǐng)學生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
四、影視引導,轉(zhuǎn)移興趣
現(xiàn)在的學生是伴著電影、電視成長的,喜歡看動畫片、電視劇幾乎是他們的共同點,教師如果能夠關(guān)注影視節(jié)目,抓住媒體契機進行興趣轉(zhuǎn)移,引導他們讀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學書籍,勢必會有事半功倍之效。
如上個學期班內(nèi)一起閱讀了“馬小跳”系列校園文學,與此同時電視臺推出動畫連續(xù)劇《馬小跳》,教師讓學生認真收看電視,然后評價這部動畫片拍得怎么樣。很快學生的意見如潮水般涌來,大部分學生認為動畫片不尊重原著,改編得不好,如:原著中馬小跳喜歡的女人全部都是長頭發(fā),像幼兒園教師、天真媽媽等,他不喜歡的女人全部都是短頭發(fā),比如路漫漫,可動畫片中居然把漂亮媽媽設(shè)計成短發(fā),一點兒都不懂得馬小跳的心……學生的批評有理有據(jù),有認同,有批判,但他們更欣賞楊紅櫻的原著,認為只有書中的馬小跳才是真正的馬小跳。一時間班內(nèi)掀起了閱讀的狂潮,閱讀、評議、再閱讀、再評議……馬小跳是他們的同齡人,他們在馬小跳的身上找到了自己或身邊同學的影子,他們真正讀懂了馬小跳的心,是最具發(fā)言權(quán)的人。
從書本到影視作品,再從影視作品回到書本,看似簡單的往返不但沒有削減學生閱讀的興趣,反而將其對影視作品的興趣轉(zhuǎn)移到原著閱讀上來,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質(zhì)量。
與課外閱讀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過程。要深切認識到:想要學生愛上閱讀,必須要讓課外閱讀成為他們的內(nèi)在需求,成為他們童年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真正重視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做到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讓學生從心底覺得閱讀是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
[1]王晶,高金春.重視課外閱讀,突破教材局限[J].學周刊,2019(35).
[2]藺紅全.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9(34).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