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鵬 陳強 王道平 鄭浩 田琦
摘要:當前,軍?;A課青年教員的教學與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存在一些問題,包括:沒有認清教學與科研的關系、自身研究領域與學校學科建設大方向不一致、研究基礎和已有成果無法支撐科研項目申報等等,以致影響了軍?;A課青年教員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文章提出了基礎課青年教員的教學與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以及樹立積極進取生活態(tài)度的重要意義。有利的激勵政策、更好的研究環(huán)境、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以及管理單位的配合等等措施,對于提升青年教員的教學與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將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詞:教學與科研;軍?;A課;青年教員
中圖分類號:G451.6?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5-0025-04
一、引言
2018年伊始,按照有關部門的部署,全軍院校開展以“銳意改革、爭創(chuàng)一流”為主題的新時代辦學思想大討論。這是軍事教育戰(zhàn)線貫徹和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確保各項改革取得預期成效,探索出軍隊院校建設的新思路、新辦法和新局面。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zhàn)斗力標準,向著“能打仗、打勝仗”的方向聚焦。[1]在這一背景下,如何營造有利于軍?;A課青年教員成長的良好環(huán)境,如何加強軍?;A課青年教員隊伍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使其更好地為國防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是亟待探索的研究課題。
教學、科研和服務部隊是軍隊院校的三大職能,其中,科學研究已經(jīng)成了其他兩項職能的關鍵橋梁。組織高校師生開展各項科學研究,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建設高質量的人才隊伍,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學科優(yōu)勢,以及鞏固和提升部隊戰(zhàn)斗力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科學研究已經(jīng)成了當前高校排位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因此,在地方的絕大多數(shù)高校,老師的職稱評聘以及績效考核時,學術文章等級和數(shù)量、科研項目主持情況、科研經(jīng)費到賬額度以及獲得的科研學術成果等等都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從事科學研究幾乎成了每一位高校教師的使命和任務[2]。有關高校教學與科研的關系[2-6]、高校教學與科研的促進策略[7-8]以及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的提升[9-10]方面有很多研究報道,其中包括專門針對青年教師成長的研究成果也有文章發(fā)表[11],但是,針對軍?;A課青年教員的教學與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的關注卻甚是少見。本文將針對軍?;A課青年教員,通過以下三部分內容論述教學與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問題與策略。
二、科學研究開展困難的主要原因
目前,基礎課青年教員開展科學研究存在一定困難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人研究領域與學校發(fā)展大方向不相符
每一所高校都有明確的辦學特色和方向,有重點地發(fā)展優(yōu)勢學科和相關專業(yè)。學校的工作重心是突出辦學特色,服務于學校整體的發(fā)展方向,大力發(fā)展重點學科和核心專業(yè)[2]。在該指導思想下,項目遴選和團隊建設等方面都要有所偏重,不能面面俱到,否則,人力和物力高度分散,最終可能一事無成。
基礎課教員主要從事著數(shù)學、物理、機械、計算機、政治、電子技術、英語以及文化課程的教學工作。上述相關課程在地方綜合性大學大多歸屬于重點發(fā)展的學科領域,但由于軍校本身的特殊性,這些基礎通識教育大多由專門從事基礎教學的部門承擔,與武器裝備相關緊密的教學和訓練任務被劃分到專業(yè)院系。盡管基礎課程與專業(yè)課程存在一定的學科交叉,部分基礎課教員的研究方向可以一定程度地向專業(yè)院系靠攏,與學校的重點學科相結合,但由于諸多因素,絕大多數(shù)基礎課教員很難融入專業(yè)院系中。作為結果,基礎課教員的科研興趣與研究領域很難與學校主流學科建設、發(fā)展大方向相融合,這也影響到相關基礎學科的進一步地發(fā)展。[12-13]
對于軍校而言,基礎課教員研究領域的非主流特性,使其很難被認可和關注。軍校基礎課青年教員的研究方向與學校的關注大方向不相符是造成科研開展困難的最直接原因。
(二)精力受限
科研成果的取得與個人投入的精力是密不可分的。通常而言,基礎課教員肩負著全校學員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據(jù)某軍校統(tǒng)計,基礎課教員完成了約占全校實際教學工作量(理論和實驗授課)的五分之三。此外,除了課堂教學以外,基礎課教員還需要批改大量的課程作業(yè)、實驗報告以及課程論文。作為結果,如果基礎課青年教員要擠出更多的精力進行科研工作,將會面臨著很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
實際上,專業(yè)課教員完成的教學工作量也不比基礎課教員低很多,甚至遠遠超過,其原因是:在軍校中,專業(yè)課教員的教學工作量很大一部分來自指導學員進行操作、訓練以及畢業(yè)設計。其中,指導學員進行畢業(yè)設計通常與專業(yè)課教員所從事的科學研究密切相關。作為結果,專業(yè)課教員不僅完成了學校規(guī)定的教學工作量,而且,有充足的精力進行科學研究,可謂實現(xiàn)了教學與科研的雙推進。研究精力受限是軍?;A課青年教員開展科研的最根本性制約。
(三)教學比賽成了唯一的出路
在高校,職稱的高低通常被用來判定教師能力的高下、地位的高低以及被認可程度。在大多數(shù)地方高校職稱評定文件中,會明確規(guī)定教師評聘職稱需要的研究經(jīng)費進賬額度,發(fā)表研究論文數(shù)目以及層次。對于軍校而言,雖然政策上沒有明確規(guī)定,但實際操作上,職稱評委和相關領導仍舊非??粗乜蒲许椖亢蛯W術文章的等級。由于基礎課青年教員缺少科研經(jīng)費支撐,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相對較少,勢必造成職稱評定的困難。
作為結果,基礎課青年教員幾乎都在擠教學比賽的獨木橋。由于大多數(shù)基礎課青年教員只能依賴教學比賽獲獎這種固定式成才模式,從而導致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比賽上,以至于加重了科學研究開展的困難度,造成惡性循環(huán)。此外,由于每年單位只有很少的推薦名額,而基礎課青年教員按年齡整個排一遍,最年輕的同志估計也要等上若干年,以至于消磨了青年教員的上進心。此外,教研室之間的推薦名額競爭也很激烈,在這種殘酷的競爭局面下,可能會造就出一些不和諧的苗頭。職稱評定的導向也影響著軍?;A課青年教員開展科學研究。
(四)科研條件不足
上級定位了基礎教學的部門職能是:以基礎教學為工作重心,角色的定位是服務于專業(yè)課程教學。作為結果,在設施以及場地配備方面,主要也是滿足基本教學需求。由于缺乏合適的實驗場地,缺少必要的實驗設備,欠缺足夠的啟動經(jīng)費,進一步加大了軍?;A課青年教員開展科學研究的困難度。
(五)研究基礎相對薄弱
科研項目的獲批是科學研究非常重要的階段性成果。教員以往項目主持情況、與擬申報項目相關的科研成果、研究團隊整體實力等等構成了項目申報的研究基礎。由于諸多原因,相比專業(yè)課教員,基礎課青年教員往往缺乏項目主持經(jīng)驗,沒有合適的研究場地,缺乏研究設備,缺少學員,沒有高水平的學術文章做支撐,這些都造成了科研項目很難順利申報成功。時間、精力嚴重受限,以及項目申報的多次失敗,導致了開展科學研究的勇氣不足;研究項目的吸引力小,難以組建研究團隊共同攻關。以上惡性循環(huán)造成了基礎課青年教員研究基礎相對薄弱,進而,更難打動專家和領導,從而很難獲批項目。研究基礎相對薄弱是軍校基礎課青年教員開展科學研究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
三、基礎課青年教員教學與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
盡管基礎課青年教員的資歷淺,科研項目主持經(jīng)驗不足,研究精力受限,研究基礎相對薄弱,但基礎課教員從事科學研究對于學校長遠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青年教員的教學質量
基礎學科中的數(shù)學、物理、機械、電子等相關理論與內容往往是經(jīng)歷了數(shù)十年、甚至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積淀,形成了一套比較嚴謹?shù)捏w系架構,新理論建立的速度相對于專業(yè)課、專業(yè)研究進展較為緩慢。不同于教學,基礎課教員從事科學研究,必須保持積極的學習習慣和求知態(tài)度,不斷吸取新知識、新理論。通過在科研過程中的思考和整理,教員能夠將基礎課內容與學員所學專業(yè)相結合。從而,在課程講授時,教員能夠實現(xiàn)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因時、因人設計內容和問題,適時、適地的證明基礎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讓學員對教員信服、敬佩,讓學員對知識產生敬畏,讓學員能夠認識到解決實際問題都離不開基礎知識,從而提升學員學習基礎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學質量。
與此相反,不從事科研的教員可能欠缺思考和整理新知識的動力,不但這些教員覺得書本上的知識講了一年又一年,完全的沒有興趣,學員也會覺得,這些教員基本上就是教書匠,所講的東西就是照本宣科,即便學得再好,將來工作后也沒有任何用途。學員看不到知識的價值,自然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員講課的熱情進一步受到打擊,學員更加喪失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基礎課教員從事科學研究,將增加講授課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從而,使學員更加堅定投身到國防事業(yè)的決心和信心。
(二)有助于建立青年教員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科研能夠促使教員不斷地學習、思考,獲取新的信息,填充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完善自我??蒲心軌虼偈菇虇T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正確地分析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科研過程形成的良好習慣若用于生活和工作中,青年教員也會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理智地對待問題和矛盾,爭取有效地解決。
科研過程中不斷地獲取新的知識與信息帶給教員精神上的滿足,讓青年教員覺得生活很充實,并充滿著新意,因此,科研對建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具有良好的作用。相反,不參與科學研究的教員,由于自認教學已過關,往往將注意力放在正常的工作和學習之外,容易產生某些不穩(wěn)定因素。
(三)進一步推動大學的全面發(fā)展
在重視科研創(chuàng)新,提倡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各高校之間的競爭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教學質量的競爭轉化為科研創(chuàng)新實力之間的競爭,而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學術地位又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社會聲譽以及學校的招生,因此,提高學校的教學與科研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由于上述諸多原因,基礎課教員科研項目申報率低,主持率更低,高水平研究論文、研究成果較少,學術活動參與率低等,其科研能力低于學校的平均水準。以某教研室的科研狀況為例,共有16名40歲以下教員,其中承擔過軍或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有能力與專業(yè)系教師進行科研競爭的只有4人;在其導師帶領下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也只有5—6位;其余的大多數(shù)教員,要么正在努力尋找適宜的科研生長點,要么處于觀望狀態(tài),要么對科研徹底喪失了熱情,視科研為他物。
由以上分析可知,基礎課教員雖然只占全校教員的一部分,但大多數(shù)不直接從事或參與科學研究。作為結果,基礎課教員拉低了學??蒲芯C合評價等級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四、促進基礎課青年教員教學與科研協(xié)同發(fā)展的策略
由于教學與科研既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又相互區(qū)別、相互矛盾,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為了要全面提升學校的科研水平和學術地位,切實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激勵基礎課教員,尤其是青年教員開展科學研究是關鍵途徑。激勵基礎課教員開展科學研究,解決基礎教學的部門科研相對薄弱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青年教員自身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
教員要以教學為基礎,科研謀發(fā)展。青年教員首先要努力過好教學關,把自己的教學作為本職工作。通過扎扎實實備課,兢兢業(yè)業(yè)上課,認認真真輔導,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在此基礎之上,青年教員可以通過對相關的教學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開展研究,逐漸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另一方面,科研是提升青年教員業(yè)務水平的有效途徑??蒲兴降奶岣撸瓤梢猿鋵嵔虒W內容,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教員若缺少科研做積淀,沒有學術交流做拓展,課堂效果再出色,也只能維持在淺層次的教學,難以滿足學員進一步求知的需要。
(二)政策上鼓勵
政策上鼓勵是指學校在科研政策、方針以及條文制定時,有必要就基礎課教員的狀況進行分析,制定適宜的鼓勵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鼓勵基礎課教員組建或者參與科研團隊。為了能夠全面提升學校的科研競爭力,組建科研團隊可以實現(xiàn)科研力量的整合。由于專業(yè)課教員的科學研究關注領域與方向具有集中性的特點,反而,不利于項目的多角度發(fā)展和分析,也不利于從理論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A課教員參與專業(yè)項目的研究,不但能夠使基礎課教員對所教授的知識形成進一步地認識,更可以通過基礎理論的挖掘,找出項目的新生長點和研究方向,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研究創(chuàng)新?;A課教員理論功底深厚,可以較為貼切地設計方法與方案,有效地解決問題。
2.考核政策鞭策。由于基礎課教員能夠不從事科研的部分原因是:科研項目與科研成果對追求考核優(yōu)秀的教員,以及職稱評審才有影響,對只求考核合格的其他教員而言,則沒有真正起到鞭策作用。對于普通教員,只要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教學事故,按要求完成了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通常就不會出現(xiàn)考核不合格情況。因此,可以從考核政策上入手,適當加重科研在考核中的權重,減少無(或少)科研項目的教員獲得考核優(yōu)秀的教員比例。
3.獎勵政策制定。高校教員進行科學研究,發(fā)表科研學術論文的主要驅動力有兩個方面:一是自我實現(xiàn),即通過科學研究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取得相應的科研成果,實現(xiàn)個人價值,追求相關榮譽,進而得到社會或者同事的認可;二是職稱評審。但是,如果現(xiàn)實條件對追求自我實現(xiàn)不利,或者自我實現(xiàn)的代價很高,大多數(shù)教員就會傾向于在完成職稱評審后休整。要繼續(xù)激勵教員進行科研,有效的獎勵政策將成為持久推動力。在有獎勵政策推動的情況下,結合績效考核和未來的職稱評聘要求,教員繼續(xù)致力于更多科研成果的取得動力會倍增。以上獎勵政策,對于既能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又能熱衷于科學研究的基礎課青年教員尤為重要。
4.科研環(huán)境上支持。為了持續(xù)提高科研項目申請書的質量,提高教員們的科研水平,學校應在基礎學科的科研環(huán)境上予以大力支持??蒲协h(huán)境包括硬環(huán)境和軟環(huán)境,硬環(huán)境主要指實驗場地和實驗設備,軟環(huán)境則包括科研團隊建設、科研思想認識的提升。硬環(huán)境建設直觀、明確,軟環(huán)境卻是長期積累的過程。
在科研團隊建設方面,可以先明確幾個或十幾個研究領域或方向,由該領域的專家牽頭,組建科研團隊,其中高學歷、高素質的青年教員作為團隊的主力軍??蒲袌F隊的研究方向應相對穩(wěn)定,并對所有人員公開,以方便吸引各專業(yè)人才,打破教研室的束縛,允許不同教研室的人員加入,通過交流,實現(xiàn)思想火花的碰撞;在科研思想、認識提升方面,可以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做學術報告,就某一學科領域國內、國際研究最新進展、最新思想進行匯報和交流;可以聘請專家就科研項目申請書的撰寫,科研思想的梳理,科研方向的確立以及如何開展科學研究進行講解,就高水平論文的書寫問題進行分析??傊袑嵖尚械目蒲辛α空弦约皩W術培訓對基礎課青年教員科研能力的提高尤其有效。
5.態(tài)度上重視,行動上配合。態(tài)度上重視,一方面請求學校領導重視基礎課教員的科學研究,關注青年教員科研水平的持續(xù)提升;另一方面,要求青年教員充分認識科研對教學工作,對個人成就以及個人價值實現(xiàn)的重要性。領導重視是促進教員科學研究開展、科研水平提升的外因,在外因的推動下,教員一定要進行個體的調整和適應,從而能夠成功地開展科學研究、大幅度提升科研水平。
行動上配合,一方面指學校領導、院系領導以及科研管理部門在行動上的配合一致。學校、院系領導制定出促進基礎課教員科研發(fā)展的政策后,要進行大力宣講,使青年教員能夠在第一時間明確學校的相關文件、精神,不能出現(xiàn)領導重視而執(zhí)行人懈怠或者理解、執(zhí)行不到位的情況;另一方面,指管理人員要在行動上配合基礎課教員開展科學研究,實現(xiàn)科研進程管理。使得管理人員真正成為學校科研管理部門與教員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管理人員要通過各種形式提醒教員們及時準備科學研究,明確科學研究的相關注意事項,提醒教員們注意科學研究的節(jié)點,以防疏忽遺漏。
五、總結
要實現(xiàn)軍校的快速發(fā)展,需要認識并且克服關鍵的制約因素。在基礎課不得不存在的情況下,學校有必要關注基礎課教員的科研成長,從政策上予以扶持,從態(tài)度上予以重視,大力克服這個基礎教學部門對于學??蒲邪l(fā)展“拖后腿”的現(xiàn)象。軍?;A課教員作為新學員的第一任教員,發(fā)揮著模范帶頭作用。通過教員的率先垂范,從而使新學員更加堅定從軍報國、建功軍營的信心和決心,幫助新學員成功邁好軍旅生涯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1]代新建,吳旭.全軍院校集中研究審核辦學定位[N].解放軍報,2018-11-15(4).
[2]李云樂,王玉辭,王惠川,鄭燕英.高?;A課教師科研項目申請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C].Proceedings of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ICSSE 2012) Volume 10,2012:6.
[3]周光禮,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高教研究,2012,(08):15-23.
[4]劉獻君,張俊超,吳洪富.大學教師對于教學與科研關系的認識和處理調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2):35-42.
[5]李寶斌,許曉東.高校教師評價中教學科研失衡的實證與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2):76-81+123.
[6]張永樂,李新洪,楊麗雯.淺談軍校教育中教學與科研的關系[J].課程教育研究,2013,(28):9.
[7]曹如軍,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關系:問題與對策[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31(01):52-55.
[8]董友,于建朝,胡寶民.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關系研究現(xiàn)狀及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2):155-160.
[9]魏紅,程學竹,趙可.科研成果與大學教師教學效果的關系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02):85-88.
[10]趙菊珊,馬建離.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yǎng)與教學競賽[J].中國大學教學,2008,(01):58-61.
[11]劉瑞賢.高校青年教師成長道路與特點[J].中國高教研究,2008,(02):50-51.
[12]錢偉長.大學必須拆除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高墻[J].群言,2003,(10):16-20.
[13]朱亞紅,張曉君,郝琳,趙志輝.加強軍?;A課青年教員隊伍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策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29):2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