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瑞
“豆哥,來,來,來!”媽媽叫道。
“老媽,啥事需要我?guī)兔Φ??”我屁顛屁顛跑到老媽身邊?/p>
“不是請你幫忙,是想考考你。你不是天天考老媽;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小的國家是哪個嗎?老媽今天也來考考你,怎么樣?”
“考就考,誰怕誰!”
“那好,這個題目你看看?!崩蠇尠咽謾C遞了給我。
下圖由5個相同的小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大長方形的周長44厘米,求大長方形的面積。
我邊看邊問:“老媽,這個題目哪里來的喲?”“是一個四年級家長昨晚發(fā)來問我的,讓我教教小朋友。你不是四年級嗎?考考你剛剛好?!薄斑@樣呀,那我來看看,稍等哈?!?/p>
于是,我開始思考起來:求大長方形面積?不是要知道大長方形的長和寬嗎?可是,沒有呀,只有大長方形周長。想了又想,還是沒啥頭緒,只好求救于坐在我對面的老媽,老媽只給了我?guī)讉€字:“看圖,仔細觀察!”我一邊看心里一邊想:老媽是靠不住了,還是靠自己吧。因為老媽平時不太過問我的學(xué)習(xí),我要問她,她總是說再看看,再想想,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會和我說的。于是,我只好低下頭繼續(xù)觀察。
七八分鐘過后,老媽終于開口了:“你觀察到什么了?”
“我觀察到了大長方形的長和小長方形的兩條長或者說三條寬一樣長呀?!?/p>
“還有嗎?”
“還有就是大長方形的寬等于小長方形的一條長加一條寬呀?!?/p>
“觀察的不錯呀!繼續(xù)!”
“老媽,可是我繼續(xù)不下去了呀?”
“為什么你繼續(xù)不下去了呢?”
“你看,不管是大長方形和小長方形的長和寬都沒有告訴我們,只有一個大長方形的周長?!?/p>
“那好,媽媽知道長方形的周長公式你已經(jīng)記得很熟悉了,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對吧?”
“嗯,對呀!”
“好的,那媽媽請你用手在這個圖上比劃一下,感受一下周長,周長其實就是一個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這個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包括幾條小長方形的長和幾條小長方形的寬呢?”
“4條小長方形的長和5條小長方形的寬的和?!?/p>
“好的,觀察不錯,那你學(xué)過等量代換嗎?”
“等量代換就是一只鴨換兩只雞嗎?幾個三角形換成幾個正方形那種嗎?”
“對呀,就是用一種量(或者一種量的一部分)來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種量(或者另一種量的一部分)?!?/p>
“那媽媽的意思是要將小長方形的長和寬換一下嘍?”
“對呀!”
“我之前觀察到的小長方形的2條長=小長方形的3條寬,那上面的小長方形的4條長就應(yīng)該等于小長方形的6條寬,那再換一下就成了小長方形的6條寬+小長方形的5條寬=44厘米,那小長方形的寬=44÷(6+5)=4厘米。”我心里一邊想著,筆一邊寫著,嘴巴一邊說著,“媽媽,媽媽,我對嗎?”此時,我的心里甭提有多激動,終于有了眉目了。
“你說呢?”
“我覺得當然對了?!?/p>
“那就繼續(xù)吧!”
“好嘞!”于是,我繼續(xù)在草稿紙上寫道:
大長方形的長=3條小長方形的寬?3×4=12(厘米)
大長方形的寬=大長方形周長÷2-大長方形的長?44÷2-12=10(厘米)
大長方形面積=大長方形的長×大長方形的寬??12×10=120(平方厘米)
當我拿著草稿紙準備到老媽面前“曬一曬”嘚瑟一下的時候,結(jié)果平時對我的學(xué)習(xí)沒啥要求的老媽又來要求了。
“你是用大長方形的長×大長方形的寬來做的,是吧?”
“是呀?!?/p>
“那好,再想想,還可以怎么辦?”
緊接著,我又陷入了思考……不過,有了前面的觀察和思考,不多時我就開始向老媽“交差”了。
小長方形的寬:4厘米
小長方形的長:4×3÷2=6(厘米)
小長方形的面積:6×4=24(平方厘米)
大長方形的面積=5個小長方形的面積=24×5=120(平方厘米)
老媽給我的“任務(wù)”隨著最后的“交差”完美收工,想想整個過程,從欣然接受到山窮水復(fù),再到柳暗花明,真的是不容易喲!但細細想來,我們遇到難題并想盡一切辦法最終戰(zhàn)勝它時,那種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喜悅真的是比吃了蜜還要甜。數(shù)學(xué)讓我們學(xué)會面對挫折、戰(zhàn)勝困難,學(xué)會了永不言敗的精神,更讓我們越發(fā)自信,讓我們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方法總比困難多!
學(xué)習(xí)之路很長很遠,我將繼續(xù)遨游數(shù)學(xué)海洋,感受數(shù)學(xué)魅力!
輔導(dǎo)教師:吳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