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姣
【摘要】兒童詩歌以其生動活潑的內(nèi)容,明快清新的節(jié)奏,富有童趣的特點,深深吸引著學生。兒童詩歌體裁多樣、內(nèi)容豐富、簡短押韻、節(jié)奏鮮明、朗朗上口。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應該注重趣味性、感受韻律、領悟情感等方面,重視兒童詩歌的朗讀指導,既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技能,還能豐富他們的想象力和體悟情感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詩歌;朗誦方法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許多璀璨的詩篇潤澤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藝術(shù)的享受、熏陶和教育。兒童詩歌因其美感和意境,加上童詩的審美情趣,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小學教師研究兒童詩歌課堂教學的不在少數(shù),但以朗讀為抓手研究詩歌教學的并不多。
《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引導學生誦讀兒童詩,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展開想象后的初步的情感體驗,并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真情實感?!痹诓烤幇嬲Z文教材中,兒童詩歌成為一種重要的文體,兒童詩歌的數(shù)量和比例較舊教材有了提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兒童詩歌內(nèi)容豐富、體裁多樣、節(jié)奏鮮明,符合兒童的審美趣味和心理特征。在兒童詩歌的教學活動中,朗讀指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掌握詩歌朗讀技巧是一項基本功,幫助學生瑯瑯上口朗誦兒童詩歌,更容易讓低段的學生走進詩歌的世界,感受到詩歌的魅力。
一、讀出童詩的“趣味”
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低年段的課文中兒童詩歌數(shù)量很多,僅一年級上冊就有20首。這些兒童詩內(nèi)容生動活潑,節(jié)奏明快,富有童趣,深深吸引著學生,而老師在朗讀指導中更應該抓住兒童詩歌的特點,讓學生通過朗讀詩歌體會到屬于兒童詩的趣味,體會到學習語文的趣味。大部分兒童詩歌想象力豐富,具有獨特的魅力,這也符合兒童心理特點,通過朗讀兒童詩能夠抒發(fā)兒童的童真童趣,教師在進行兒童詩朗讀教學時要注意結(ji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將趣味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梢越Y(jié)合詩歌的具體語境和內(nèi)容,來選擇合適的朗讀方法來達到趣讀兒童詩的效果。
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說話》這首兒童詩,短小精悍、節(jié)奏明快、貼近生活,有不少動物叫聲的擬聲詞,旨在鞏固學生學完拼音后的字詞讀音。在教學《說話》時,就可以先借助教學音頻等工具營造合適的教學環(huán)境,再根據(jù)一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點,選擇做動作讀的指導方法,讓學生在讀擬聲詞的同時再加上動作來讀更能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教師先示范,再到學生示范,之后全班一起邊讀邊做動作,一步一步將趣味深入課堂。最后還可以演變成表演讀,在讀中演、在演中讀,學童詩就像是在表演話劇,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童詩的喜愛,更能讓詩歌的趣味留在學生的心中。
又如,一年級下冊中一首兒童詩《一個接一個》,語言充滿童趣,句式多樣,節(jié)奏明快,輕松活潑,非常適合學生誦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設置朗讀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朗讀出趣味。在指導朗讀時,指導學生讀好感嘆句、問句和語氣詞,體會主人公心情的變化。接著可以借助生活情景,分角色朗讀,讀好大人的話和孩子的心里話。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詩歌,還能結(jié)合自身實際體會到詩歌中有趣的童年生活。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非常適用于低年段的語文教學,大部分老師在教學時都會選用多種形式朗讀,但要注意朗讀的方式和指導朗讀的過程,尤其是在兒童詩教學中,要注意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突出童詩的趣味,讀出兒童詩的趣味。
部編教材二年級上冊《拍手歌》是一首貼近生活、富有趣味的兒童詩,節(jié)奏明快、押韻,瑯瑯上口,這樣的兒童詩可以用師生合作讀、男女合作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形式朗讀方法來讀出趣味。可以師生合作讀為示范,教師引讀,學生聽讀,營造課堂氛圍。再到小組合作讀,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體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配以加動作演讀,讀得用心、投入,同桌兩兩一邊拍手一邊讀,再到小組內(nèi)多人拍手讀。通過一遍又一遍合作讀,提高學生學習兒童詩的趣味,讀出兒童詩的魅力。
二、讀出童詩的“韻味”
孔子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痹姼柙谥袊?jīng)歷了數(shù)千年的傳承和演變,至今擁有其亙古不變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我們在進行兒童詩歌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受母語文化的韻律之美,讀出童詩的“韻味”就成了兒童詩歌的重要內(nèi)容。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可以體會到兒童詩的韻律節(jié)奏,把控詩歌的音律美。并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感受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在心中種下親近母語的種子。
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中的《四季》就是一首充滿韻味的兒童詩歌,用擬人的手法,通過生動俏皮的語言,給我們介紹了一年四季的不同風光,展現(xiàn)一幅活潑可愛的四季風景圖。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圍繞文本的特點,帶領學生感受兒童詩歌韻律節(jié)奏之美。教學時,教師反復帶著學生品讀“尖尖”“圓圓”“彎彎”等疊詞,感受詩歌瑯瑯上口的魅力,還可以通過分角色扮演不同季節(jié)角色,誦讀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個季節(jié),感受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特點。與此相同的還有兒童詩歌《小小的船》,短短的詩句,簡單反復的內(nèi)容,卻以其瑯瑯上口的誦讀特色和有趣的想象吸引著低段的學生。教學這類兒童詩歌時,教學重點無需放在講解內(nèi)容上,而是朗讀指導上。不難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押韻是因為“船”“尖”“天”這幾個字的韻腳都是相同,但這個對學生而言是比較難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只需要帶著學生反復誦讀,拍手讀,讀出節(jié)奏感,合作讀,讀出韻律美。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讀出童詩的“韻味”。
兒童詩歌的魅力在于其以獨特的韻律特點表達出學生喜歡的內(nèi)容,也有利于學生記憶。如部編教材二年級上冊中的兒童詩歌《樹之歌》,用簡單押韻的韻律和明朗輕快的節(jié)奏講述了各種樹木的特點。二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誦讀基礎,在教學時,讓學生反復誦讀詩歌,讀出節(jié)奏、讀準韻腳,在學生充分朗讀后,再對各種樹木進行講解,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巧妙地將樹木的不同特點結(jié)合撰成了這首兒童詩歌。雖然內(nèi)容不簡單,但是這首兒童詩歌卻清新明快,瑯瑯上口,學生讀起來既簡單又有趣,還能通過背誦記住不同樹木的特點,一舉兩得。
三、讀出童詩的“情味”
兒童詩歌可以豐富兒童的知識,發(fā)展語言,啟迪智力,還能熏陶兒童的心靈和情感。我們通過教師的示范,利用多種手段和信息平臺,提高兒童的詩歌朗誦水平,發(fā)展兒童的情感認知。
濃郁的抒情性是詩歌的特點之一,兒童學習詩歌,學習任務之一是要體會詩人的感情,而要達到這一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讀。蔣軍晶老師曾言:誦讀的原因在于它本身有它的作用。瑯瑯讀書是一種全身運動,目視其文,口發(fā)其音、耳充其因、意會其理、心通其情。通過眼、嘴、腦等各種器官的全身運動,使記憶持續(xù)時間更長,幫助學生理解詩歌,體驗情感,感受心情。學生能夠通過朗讀兒童詩歌體會詩歌的情感,在老師的指導下讀出兒童詩歌的韻律,讀出情感的共鳴,感受到兒童詩歌的魅力。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睂τ诘投螌W生而言,理解能力還比較薄弱,通過反復朗讀兒童詩,兒童詩的語言文字變化為有聲的圖畫,讓學生直接聽到文章。更好地讓低段的學生理解兒童詩的含義。教師在進行兒童詩歌教學時,要多注意學生朗讀技巧的訓練和語感的培養(yǎng),以讀代講,幫助低段的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兒童詩歌的含義和情感。這就需要老師在朗讀指導時注意朗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引導學生注意朗讀的速度、音調(diào)、情感等,還有語氣語調(diào)的選擇、節(jié)與節(jié)之間的停頓和重點詞句的處理,在朗讀中體會兒童詩的情感并達到共鳴。
部編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有一首兒童詩歌《明天要遠足》,這首兒童詩包含童真,用簡單凝練的語言表現(xiàn)了遠足前夜一個孩子內(nèi)心的激動和期待之情,生動地傳達了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情趣盎然。教師在指導朗讀時,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唉”這一語氣詞,體會主人公的心情,還要讀好每一小節(jié)最后的問句,感受主人公心情的變化。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主人公心情的緊張和激動,從而讀出這首童詩的情味。
兒童詩《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選自部編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語言優(yōu)美,問答形式特點突出,富有韻律,讀來瑯瑯上口。教師在進行指導朗讀時應該先根據(jù)詩歌的內(nèi)容讓學生明白朗讀該詩歌的語調(diào)應該要舒緩,語氣要從平靜過渡到結(jié)尾的激動。接著在重點詞語的處理上要著重講解,比如,“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這一句,第二個“你在哪里”要比第一個“你在哪里”更緊湊,體現(xiàn)出對雷鋒的熱愛。這首兒童詩歌問答形式特點突出,還可以采取合作讀的形式感悟詩歌有問有答的特點。二年級的學生通過這樣的朗讀指導不僅能夠?qū)⒄自娮x出感情,更能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情感。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兒童詩《田家四季歌》,這首兒童詩長短句交錯,一節(jié)一韻,自然純樸,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繪了一年的農(nóng)事活動,贊美農(nóng)民的辛勤勞動,抒發(fā)了他們豐收的喜悅。教學這首兒童詩歌時,應該讓學生通過朗讀讀出農(nóng)民豐收的歡愉之感,并體會到贊美農(nóng)民辛勤勞作的思想感情。在指導朗讀時,要關注重點詞語,如,“喜洋洋”“笑盈盈”等,指導學生用高興喜悅的語氣讀出豐收的歡愉。還可以指導學生讀出節(jié)奏,比如,第一小節(jié)“花開草長/蝴蝶飛”“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通過節(jié)奏的停頓讀出春天生機勃勃的優(yōu)美。通過誦讀,讓學生逐漸讀懂文章,并讀出情感。
參考文獻:
[1]蔣軍晶.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2]陳婷,鄧宛如.多感官教學法在兒童詩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
[3]于夢云.例談低年段兒童詩的朗讀教學探究[J].教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