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品瓊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國家對九年義務教育越來越重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逐漸由過去的理論文化知識教學轉成更傾向于生活化、更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更好地滿足了新課改對學生的要求。教師要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緊密聯(lián)系生活、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改變教學觀念、合理布置作業(yè),以求課堂教學生活化,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12-0060-02
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的指導作用。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心理和思想上發(fā)育還不夠成熟,社會經(jīng)驗非常少,所以學習道德與法治課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道德與法治課中開展生活化教學,能夠很好地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1.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作用
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要想初中道德與法治能夠符合現(xiàn)代發(fā)展的需求,教師要不斷對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式做出改進,注入新鮮的“血液”,進而增強道德與法治課的“生命力”。在初中的課堂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教學,就能夠很容易地把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論知識,轉化成與生活實際接近的知識,使學生理解起來更深人、更透徹。學生可以通過對課堂上知識的學習,聯(lián)系自身的實際,做到規(guī)范行為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發(fā)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2.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初中是承上啟下的一個關鍵階段,教師要將教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產(chǎn)生正確的認識,了解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實用性。所以,教師在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基礎上,要將概念化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轉變?yōu)閷W生在實際生活中接觸得到且熟悉的具體例子。這樣做不僅會加強學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減少外界新鮮事物對他們的吸引力,讓他們真正將學習當成一種樂趣。教師要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生活化,讓學生把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同實際生活相結合。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1.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在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引導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學??梢远ㄆ趯處熯M行相關的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教學生活化的積極作用。因此,學??梢越M織教師赴教學經(jīng)驗先進的院校開展參觀和學習,使廣大教師在實戰(zhàn)中認識到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并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汲取經(jīng)驗。另一方面,要鼓勵教師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正確看待新鮮事物,吸取其中的長處,彌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庫,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緊緊跟隨教學模式發(fā)展的潮流,對學生進行新式教學,結合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學??梢越M織一些校園知識競賽活動,讓教師積極參與其中,通過這種競賽的方式,激勵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多讀書、多學習,不斷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提升,適應新課程改革后,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
2.緊密結合生活化模式
近年來,課程改革的范圍不斷擴大,在這個基礎上,學校更應該加大生活化教學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影響力,結合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把生活化教學模式融人其中。道德與法治課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連,甚至就是我們身邊時常發(fā)生的現(xiàn)象。初中階段的學生,總是生活在父母和教師的庇護下,沒有社會經(jīng)驗,加上思想意識不夠堅定,很容易上當受騙。因此,教師可以將近幾年校園發(fā)生的欺凌事件引入課堂之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興趣,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教學,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立足于案例,組織一些以道德法治為主題的班會和辯論賽等,讓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領會到知識的深層含義,并在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增加導入的環(huán)節(jié),然后將初中生的心理發(fā)育特征進行相互融合,因為這個時期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有著很強的叛逆心理,喜歡追求一些個性、時尚的東西。所以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通過簡單有趣的小問題,引入課堂中要學習的知識,可以問學生在寒暑假中最想做的事情有哪些?希望怎樣度過?通過這類簡單提問,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上的新知識,比如,學習家庭的內(nèi)涵這節(jié)課的時候,讓學生把自己的家庭模式、家庭成員的構成與同學進行分享,討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自己的父母,理解為何要刻苦學習、為何要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來報答父母。
3.不斷建立和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不斷加快,過去的教學評價模式,已經(jīng)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要求了。沒有一個客觀的、準確的評價標準,對教師教學的能力和質量以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質量難以把握。因此,要不斷對已有的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完善,并且建立新的評價機制。例如,可以定期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習的情況、教師講解的情況進行調查,也可以讓學生家長參與進來,調查學生在家里的表現(xiàn)情況,在具體的運用和行為上是否有所變化,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教師加強等,給教師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教師根據(jù)調查問卷的情況進行總結與反思,找出教學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改善和調整的方面,改變傳統(tǒng)單向評價模式存在的不足。另外,學校也應該建立健全對教師的考核機制,定期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考核,鼓勵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對考核不及格、不達標的教師,應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
4.不斷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提高重視程度
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調皮的學生,他們總是在課堂上搗亂,搞一些小動作,下課時與同學打鬧,盲目攀比,給其他同學正常的學習生活帶來不良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由于部分教師盲目認為在升學應試的大環(huán)境下,只有學習成績才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更為可怕的是這種想法與廣大家長的想法不謀而合。在這樣的背景下,造成有的學生成績非常好,即使犯錯也很少會被教師批評的情況,這種縱容學生的現(xiàn)象,改變了學生的觀念,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好的話違反紀律也沒什么的想法。由于教師不能及時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批評,會導致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價值觀念扭曲的現(xiàn)象。因此,學校要提高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視程度,合理安排課程教學的時間,教師也要轉變教學觀念,不以分數(shù)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標準,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為此,學校要及時改變教師和家長的錯誤思想,積極與他們展開溝通,使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家長要知道,學生有時容易沒有底線,他們不知道會給人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和多大的傷害。因此,要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教師和家長首先要在觀念上予以正視。
5.教師在作業(yè)布置方面盡量生活化
在傳統(tǒng)的作業(yè)布置上,教師總是以做題的方式為主,以期對課堂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生活化教學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轉變布置作業(yè)的方式,比如,讓學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給自己的父母洗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一方面,這改變了學生對家庭作業(yè)的抵觸心理,減輕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另一方面,能夠增進學生和父母的情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習自救與求救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jù)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教材上的內(nèi)容,用PPT向學生展示一些自救的方法,并且對學生講解一系列的相關知識。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境,比如火災現(xiàn)場或者即將發(fā)生地震的現(xiàn)場,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懂得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實現(xiàn)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融會貫通。
總而言之,初中屬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實行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生活化,不僅是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是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階段,考慮事情往往不夠全面,自控能力較差,如果不能進行合理的引導,就會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此,學校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大對教師素質的提升力度,同時教師也要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生活融人課堂教學中去,從而培養(yǎng)出新時代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