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顏紅琴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下文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苯逃吭谟“l(fā)的《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币虼?,我園堅持幼兒園國學經典教育游戲化和幼兒園誦讀日?;?、持續(xù)化的原則,以豐富有趣的形式在幼兒教育中有效植入國學經典。我園從幼兒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出發(f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幼兒經典詩文誦讀能力的發(fā)展。
在引導幼兒探索與學習國學經典的過程中,我們重視環(huán)境與幼兒的互動。我們在公共活動區(qū)域懸掛古詩文作者的圖像,并在下方注明他們的經典作品;我們也采用幼兒易于接受的圖文并茂的方式,將幼兒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展示在活動走廊上;我們還會在活動室里精心布置與國學經典相關聯的墻飾,如“古詩天地”“每周一詩”等。國學經典教育與國學經典環(huán)境的充分融合,不僅能使幼兒在經典詩文的氛圍中感受傳統(tǒng)文化,也激發(fā)了幼兒對國學經典的興趣,為國學經典教育游戲化的開展和研究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一日生活中,我園幼兒最喜愛的就是區(qū)域游戲。為此,我們在班級中創(chuàng)設了“書吧”,提供幼兒學過的和準備學的古詩文畫冊,讓幼兒能夠自主翻閱。例如,教師選擇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千字文》等經典詩文,通過古圣先賢的感人故事和現代模范人物的道德榜樣,幫助幼兒深入理解國學經典中的道德內涵。
國學經典浩如煙海、博大精深,作品內容包羅萬象……有的富有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有的充滿詩情畫意,但這些內容并不都適合幼兒學習。古詩文中所描寫的景物、事件和人物距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遠,幼兒理解時存在一定難度。因此,結合幼兒的年齡及認知特點,我們應選擇貼近幼兒生活且幼兒感興趣的詩文作為教材。
1.趣味式植入教學活動
我園教師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運用情境體驗、表演游戲等不同的形式誦讀國學經典詩文,讓課程豐富有趣,實現國學經典教育游戲化。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在故事、情境中學習國學經典中的行為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
2.覆蓋式植入幼兒生活
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適時植入國學經典,可以在幼兒園晨間接待時植入,在午睡前植入,在區(qū)域活動中植入……讓國學經典覆蓋幼兒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引導幼兒遵守規(guī)則,讓幼兒學會文明進餐及遵守集體生活的秩序。
3.主題式植入一日活動
《弟子規(guī)》共有七章,我們以每月一個主題的方式進行教學安排。例如,三月學“孝”——《親親我的爸媽》;四月學“文”——《我和書籍做朋友》;五月學“悌”——《兄弟姐妹是一家》;六月學“行”——《我和好習慣相伴》;九月學“親”——《我愛老師》;十月學“信”——《爭做誠信小天使》;十一月學“愛的密碼”——《關愛老人》;十二月是機動月,教師根據德育主題對幼兒進行游戲化教學。
在健康領域,我們用《弟子規(guī)》中的經典佳句來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語言領域,我們將幼兒喜歡的經典國學故事、詩歌等通過生動形象的表演形式呈現出來,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經典;在社會領域,我們從《入則孝》中學會感恩父母、尊敬長輩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從《泛愛眾》中學會理解他人;在藝術教育領域,我們利用兒歌、故事、樂器表演等形式詮釋國學經典內容,并將剪紙、青花、刺繡、扎染等中國文化元素融入幼兒的活動中。
1.運用多種誦讀方法,激發(fā)幼兒誦讀興趣
幼兒年齡小,其思維發(fā)展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于幼兒來說,如果只是枯燥地讀書,時間一長難免會失去興趣。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們合理運用多種手段來激發(fā)幼兒的誦讀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去感受國學經典的魅力??梢圆捎玫姆绞接校豪收b、或吟或唱、帶讀、齊讀、優(yōu)生領讀、游戲讀、評比讀、接龍讀、默讀、當場試背等。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可以為幼兒營造輕松愉快的誦讀氛圍,讓誦讀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大樂趣。
2.利用故事,激發(fā)幼兒的誦讀興趣
故事對幼兒來說有獨特的吸引力。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理解經典詩文所表達的意思,教師將經典詩文編成一個個貼近幼兒生活且道理淺顯易懂的小故事。例如,在誦讀《三字經》片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時,教師列舉曹操幾個兒子的例子來印證“性相近,習相遠”的道理。一個個幼兒喜愛的小故事使經典詩文更易于被幼兒所接受。又如,教師通過《統(tǒng)姊助粟》和《完璧歸趙》這兩個德育故事來詮釋“仁愛”的具體表現,展示了三國時期的名將駱統(tǒng)和姐姐扶危濟困的感人故事,贊揚了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臣藺相如保衛(wèi)國家、不畏強權的勇氣與智慧。我們借助這些故事來傳遞經典詩文的內涵,讓傳統(tǒng)道德文化教育不只是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通過古代圣賢的榜樣作用讓德育力量根植于幼兒的心靈。
3.設置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
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游戲,對于他們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在游戲中學習。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在游戲中探索,從而獲得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將抽象的事物具體化。例如,小、中班階段節(jié)選的《弟子規(guī)》內容涵蓋了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友愛親朋、自我服務等基本禮儀和行為規(guī)范;中、大班階段節(jié)選的《三字經》內容涵蓋了勤學故事及趣味自然等內容,引導幼兒從歷史興衰和人物故事中學習做人、做事、求學的道理,并激發(fā)出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大班階段節(jié)選的《千字文》包含了天文、地理、自然、歷史、農耕等知識,以及孝悌、尊師、誠信、改過等德行內容,引導幼兒提升道德修養(yǎng)并拓展知識面,為他們進入小學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知識與品行基礎。
我們國學課程的著力點在于挖掘最能體現思想、精神、價值觀的中華傳統(tǒng)道德文化。課程既涵蓋了古代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中華美德,又展現了近代和現代生活中的“友善、謙讓、誠信、孝道、寬容”等道德風尚,以古圣先賢的道德風范引導幼兒與圣賢為友,堅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與時代精神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相結合,以正面教育、鼓勵教育、榜樣教育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我園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為了提高幼兒誦讀經典詩文的積極性,我們開展了“家長助教”活動,讓家長也不遺余力地投入經典誦讀活動中。通過親子互動,我們開闊了幼兒和教師的眼界,領略了不同的經典詩文作品,彌補了教師在專業(yè)領域中的不足。同時,我們堅持兩周一次面向家長開設 “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家長進行分享”的活動,讓幼兒和家長一起與國學經典同行。另外,我們還定期開展國學經典親子表演活動,通過幼兒與家長、幼兒與教師、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表演,給予家長更多的思考時間,給家長發(fā)表自己看法的機會,讓家長更好地融入國學經典教學活動中,讓教師的指導內容更具有針對性。
我們用游戲化方式讓幼兒在誦讀中親近國學經典詩文,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的語感,讓幼兒在誦讀中感受古詩文的雅韻,更能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yǎng)幼兒優(yōu)秀的人格,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常規(guī)禮儀習慣,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