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瑞
【摘 要】吳亮先生的長篇小說處女作《朝霞》的誕生在文壇引起軒然大波,他一反傳統(tǒng)的小說述說模式,以“目不暇接的節(jié)奏”“多聲部的主題”來述說那個革命時代的歷史,也是一代人的歷史,更有著一代人的閱讀史的顯現(xiàn),這就使得小說蘊含了教育書寫的意味。本文就試圖從教育書寫的角度出發(fā),嘗試以一個新的視野來解讀《朝霞》這部“一個批評家中的批評家寫給作家中的作家看的”難懂的小說,力求挖掘小說中的教育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朝霞》;教育書寫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1-0212-02
《楚辭·遠游》:“飡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边尺逦膶W評論界的批評家吳亮憑借其長篇小說處女作《朝霞》于2016年在小說界聲名大噪,似朝霞般絢爛奪目。不得不說,批評家寫小說到處充斥著批評家的氣息與韻味。小說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沒有固定的主人公,沒有貫穿全文的明確主題。筆者在閱讀這部小說的過程中仿佛徜徉于評論文章的海洋,批評家吳亮與作家吳亮的身份在小說中交替出現(xiàn),呈現(xiàn)出一部打破敘事邏輯的長篇小說。
一、敘事呈現(xiàn)方式的知識性
首先,吳亮的《朝霞》可以說是其經意或不經意的一次文體探索與實踐,其敘事方式與以往任何一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方式都是相去甚遠的,甚至可以說是相悖的。吳亮始終是作為一位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活躍在文壇與文學研究界的,他具有文學批評家的基本涵養(yǎng)與知識視野,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在吳亮的寫作過程中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科學、哲學、歷史、政治、經濟、宗教知識、醫(yī)學知識,無所不包,無所不及。
其次,碎片式的寫作方式充滿知識性,時而評論,時而敘事,時而摘錄,時而議論。就文章中的評論性語言與評論性片段而言就可謂知識性豐富,可見作者的寫作功底之深與書籍積累之豐厚。文中寫道:“莎士比亞的語言不等于莎士比亞生活時代的語言,就像《希伯來書》那樣,《彼得前書》擁有一種非常優(yōu)美的希臘文寫作風格,后人質疑兩千年前一個加利利漁夫居然寫出如此嘆為觀止的作品,他們不是沒有理由,尤其是在《使徒行傳》中,彼得還特別被描畫成一位‘沒有學問的小市民,這樣看來,用一種與某特殊時代盛行的語言格格不入的文風與修辭方式去重塑那個驚惶、恐怖、匱乏、粗俗的極端時代,理所當然會遭質疑,不是后世人,而是同時代人的質疑,真實,真實,真實!他們似乎看到了這懸在頭上的三把利劍,卻沒有能力發(fā)現(xiàn)他們身邊的秘密天才,這些天才就像稀有動物,無論生存條件怎樣嚴苛艱難,他們仍然受到了上帝的眷顧,他們在沉寂中一遍一遍默誦他們自己的語言,他們不需要任何學院的培訓,就像彼得和莎士比亞一樣,突然有一天破土而出?!?/p>
二、閱讀實踐大量呈現(xiàn)
《朝霞》中大量的閱讀實踐的呈現(xiàn)更多是作者的一種閱讀實踐。小說中涉及的書目之多,思想性復雜,這或許成為讀者理解這部小說的困難之處?!冻肌穯柺篮螅x者一致認為其難懂,吳亮先生自己也說:“我不知道年輕人是否會對《朝霞》的形式和里面各種人物、景觀產生好奇心,《朝霞》對一般讀者而言的確有一點障礙,他們可能讀不出什么意思。其實我很清楚其中內容的含義,我不是故意要設置這個門檻,而是這里面人物的出現(xiàn)預示著必須要有這種形式和內容。確切說,我這個作品是一個批評家中的批評家寫給作家中的作家看的?!睆男≌f中有關閱讀的書目與閱讀的情境來看,作者以一種“他者”的眼光目睹了革命所帶來的一切。
在小說的開頭就已經展現(xiàn)出作者的閱讀體驗,或者倒不如說是作者對于閱讀的相關議論:“寫作欲望被一種難以忘懷的童年經驗喚起,不斷強化它,終于成為一個意念,揮之不去,閱讀通過文字把各種各樣故事傳遞給我們,經年累月,我們忘記了大部分故事卻記住了語言文字,我們每個人的閱讀史,就是我們每個人內在傳統(tǒng),獨一無二的傳統(tǒng),不可替代的傳統(tǒng),寫作就是把自己的傳統(tǒng)想辦法傳遞出來,讓它成為一個物質存在?!?/p>
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一書中認為,“我們對其內在生活和行為動機了若指掌的人是極其有限的,而小說的偉大貢獻就在于它真正揭示了人物反觀自身的內心活動?!边@正是何乃謙對自身的真實定位,對自己閱讀書目的自我約束,可看出他對經典書目的推崇,即使在那個讀什么書都要受到限制的年代,也可以看出他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書的敬畏,對知識的追求?!冻肌分虚_列的這些書單。筆者看來也是有意為之,那個時代的青年或者說一些知識分子,是深諳讀書之道的,他們知道自己該讀一些什么書,以便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時期。這或許也是吳亮先生的自傳,是其精神追求的展現(xiàn),也是其自身讀書心得的體現(xiàn),這些都是作者理解文學、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百無一用是書生,但吳亮先生又說道:“我希望里面大部分信息對讀者有用?!闭沁@種無用之用,揭示了作者在革命時期的成長史與精神沖擊,從而一定程度揭示了作者的心靈秘史。
三、“自我教育主題”的顯現(xiàn)
按照教育學的理論與觀點來理解的話,“自我教育是指作為主體的人,自己對自己進行的教育。自我教育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集中表現(xiàn),是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是現(xiàn)代人的重要特征?!痹谧晕医逃^程中,主體所認識的對象和目標,都可以從社會生活中找到其原型或原型要素;人們確立理想抱負、奮斗目標,都能從環(huán)境中找到原因。韋勒克和沃倫同樣表示,“文學實際上取決于或依賴于社會背景、社會變革和發(fā)展等方面的因素??傊?,文學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下面三個方面的問題:作家的社會學、作品本身的社會內容以及文學對社會的影響等?!薄冻肌肥菂橇料壬某砷L敘事,述說了一代人的閱讀成長經歷,阿諾們的閱讀經歷可以說是他們進行自我教育的方式。
阿諾等少年們的讀書主要是源于他們的興趣或者說是一種好奇心,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教育,他們通過讀書來充實自己,來了解這個社會,無論是對政治經濟的關注還是對情愛的追求,都是通過讀書來進行自我教育,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這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小說中寫到馬立克的讀書情況,“馬立克似乎天生就是一個局外人,他很少有被周圍流行事物吸引過去的習性,別看他整天除了在教室中就是泡在圖書館里,好像天降大任于斯人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心志高遠,馬立克讀書不是學以致用,他只是對各種知識感到一種無法言喻的好奇罷了?!?/p>
不管馬立克的讀書是否有意,他都因為知識儲備的豐富以及好的閱讀習慣形成了一種思考問題的能力與思維。小說中也寫道:“他的思考常常會出現(xiàn)突然性和偶發(fā)性,他說他已經不再令自己驚訝,他獨自微笑,他認為尼采筆下的扎拉圖斯特拉就是他靈魂附體,他的天賦,少年時代的自閉,天生的懷疑,對反題逆向思考習慣,無師自通的寫作能力,靈感,輕而易舉就捕獲某個概念,讓它出現(xiàn)在最需要的位置,照亮了昏暗的上下文,他自我欣賞,他從不示人,現(xiàn)在也不過給幾個人看!”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自我教育的能力,通過讀書使自己獲得“無師自通的寫作能力”“靈感”等這些不可替代的財富。蘇格拉底說:“我們按照慣例所學得的最好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所借以認識生活的一切事物,都是通過語言學來的;我們所學得的其他一些有用的知識也都是通過語言學得的,最好的教師是最會運用語言的人?!笨梢哉f馬立克正是這個會讀書、會運用語言的人,使得他對生活中的事物更加充滿興趣,獲得求知的欲望,也獲得寫作的靈感與能力。這就使得自我教育的好處最大化,使自我教育的主題得以凸顯。
解讀吳亮先生的小說真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是,讀過吳亮先生的《朝霞》真的如其扉頁上所描述的一樣“你如喜歡,就會終生喜歡它。”“它的豐沛能量,打開任何一頁就汨汨流淌?!敝惺兰o的文學理論家阿貝拉爾強調:“文學的教育意義在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狀摹。”《朝霞》的教育意義也正在于此,吳亮先生以一代人的成長史、閱讀史、反思史為展示對象,打斷文本內部的時間線性敘述,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部片段式的記憶與片段式的肥沃文學土壤,從而具有了一種多元的美學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吳亮.朝霞[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2][美]雷·韋勒克,奧·沃倫.文學理論[M].劉象愚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4.
[3]張閎.吳亮長篇小說《朝霞》及當代小說的敘事問題[J].揚子江評論,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