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徐鑫鑫
摘 要:進入新時代以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技工院校的重要任務,文章在分析當前技工院校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面臨的情況的基礎上,從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三個方面探索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技工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8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對我國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的科學判斷。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的職業(yè)教育事業(yè)取得長足的發(fā)展,職業(yè)教育、技能教育從小到大,從無到有,技工院校學生隊伍不斷壯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文化領域各種價值觀交織,面對社會日益多元的價值沖突,加強技工院校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意義重大。
一、技工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要求
(一)時代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堅持全民行動、干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我國的技工院校作為九年義務教育的補充,所面對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即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加以引導。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專家學者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成果豐碩,大部分側重于基礎理論研究,缺乏實證研究。特別是對技工院校學生的關注不夠,在日益紛繁復雜的形式下,學生擔負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任,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真正內化為學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技工院校學生的未來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不容忽視。
(二)重要意義
習近平指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主導意識形態(tài),更應該深入到廣大的人民群眾中,特別是要深入到廣大的技工院校學生中。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技工院校學生在知識儲備等各方面存在短板,在這個群體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有一定難度的,但唯其艱難,更顯意義的重大。核心價值觀所蘊含著中華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天人合一等思想至今仍有很強的時代意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國家的文化是充滿生機活力、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與時俱進的、源遠流長的一種內心認同。在技工院校學生中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深植文化自信的過程。
二、技工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狀
(一)學生對核心價值觀了解不深入
技工院校因其技能成才的性質,決定了技工院校以學技能為主,目前我國技工院校仍是作為高等院校的補充,作為義務教育完成后的學生分流的一個基地。這就決定了技工院校的學生基本以初中畢業(yè)生為主,這些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對學習沒有興趣。這些學生進入技工院校學習,很大部分是為了脫離枯燥的學習環(huán)境,所以在這些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喚起他們的情感認同是有難度的。以山東某市技師學院為例,全院共有學生12000余人,其中初中起點占到95%以上,經調查,大部分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聽過但說不出來,說不完整”,極少數(shù)同學不知道核心價值觀。大部分同學認為,核心價值觀是國家的事,與自己無關,核心價值觀只是一個口號,面對大街小巷、廣播電視上出現(xiàn)的宣傳標語、廣告,他們沒有深入的思考,也沒有思考對如何去踐行核心價值觀。
(二)教師對核心價值觀講解不透徹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當問到思政課教師或者其他教師有沒有講解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大部分同學認為思政課教師講解過核心價值觀,可見思政課是培育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但在進一步詢問,思政課教師講解的核心價值觀能否激發(fā)學習興趣,能否聽懂時,學生的反映各不相同。思政課作為培育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思政課教師是指揮官,作用重大。目前技工院校思政課教師水平不一,進入新時代以來,技工院校加大了對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力度,把好入口關。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意識形態(tài),其形成發(fā)展有著深厚的理論來源和現(xiàn)實要求,其中蘊含著哲學、社會學、教育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知識,要想完整深刻的理解核心價值觀是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的。這不僅要求教師自覺學習和踐行核心價值觀,還要求教師在自己掌握的基礎上,把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轉化出來,用符合學生的思維方式與理解方式,轉變課堂講解方式,把核心價值觀講小、講實、 講透,用學生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核心價值觀。
(三)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缺乏制度保障
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對技工院校來說,目前的核心價值觀停留在進課堂階段,要真正進學生頭腦還需要從制度上提供保障機制。近年來,該學院逐漸重視意識形態(tài)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利用校慶、重大節(jié)日為載體,開展讀書節(jié)、心理健康月、詩詞大會、法律競賽等多種多樣的活動,這些活動作為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傳核心價值觀的目的,但沒有形成完整的一套制度體系。要完善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機制,需要技工院校黨委負起領導責任,形成長效機制,完善保障機制。
三、技工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路徑
針對目前技工院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現(xiàn)狀,文章將從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機制保障三個方面探索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的可行性路徑。
(一)教育引導
2013年中央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意見》指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總體規(guī)劃……形成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育人平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特別是對于技工院校的青少年學生來說,他們處于人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處于拔節(jié)孕穗期,價值觀對于他們的行為具有引導作用,正如習主席所說,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學校教育對于價值觀的形成具有基礎作用,學生對于價值觀系統(tǒng)的接觸是在學校,所以教育引導在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方面顯得尤為重要。在學校教育中,思政課作為核心價值觀的直接載體,思政課教師的素質與技能必不可少。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擔負著推進核心價值觀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的重任。加強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需要從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載體、教育方式等方面探索可行方法。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創(chuàng)新教育載體形式,改進“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等都是值得探索的。
(二)實踐養(yǎng)成
馬克思主義哲學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實踐性與科學性相統(tǒng)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所以培育核心價值觀的目的是為了踐行核心價值觀。不僅需要在課程設置上、在師資隊伍上加強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還需要把核心價值觀實踐化、生活化。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技工院校需要探索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方式,結合各自學校特點和當?shù)靥厣訌妼W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建設實踐基地。把課題教育與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結合起來。技工院??梢栽O置多種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把課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完善現(xiàn)代學徒制,開展一體化教學,打造課程思政。注重校園文化的發(fā)展,開展豐富多樣的文體活動,如校園歌手大賽、舞蹈大賽、18歲成人禮等,以這些活動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成為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合格接班人。
(三)機制保障
新時代技工院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需要加強組織領導。技工院校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擔負著培養(yǎng)未來工匠的重任,合格的工匠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能還要德才兼?zhèn)?。技工院校要重視思政課的作用,發(fā)揮思政課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學院領導及黨委要以身作則,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學院的發(fā)展目標與規(guī)劃,推進校園文化建設,把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制度化。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的模范作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講黨性原則。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抵制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想侵襲。技工院校作為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舞臺,加強對學生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不容忽視,應該理直氣壯的開好思政課,加強思政課的日常管理,把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納入制度化管理的軌道。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2] 沈壯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
[3]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