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韓兩國之間在經(jīng)濟、文化和人才交流方面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韓國的娛樂文化產(chǎn)業(yè)成為中韓兩國之間跨文化交際的重要內容之一,韓國文化綜藝節(jié)目的字幕翻譯也占據(jù)了重要地位。在翻譯過程當中,大量的韓漢翻譯理論技巧被運用其中,作為語言翻譯的兩種重要方法,直譯法與意譯法一直處在取舍爭論的進退階段。本文將針對這兩種翻譯方法進行研究,研究范圍則設定為當前我國年輕人高度關注的韓國文化綜藝節(jié)目,具體圍繞韓國文化綜藝節(jié)目中韓漢翻譯的句式翻譯,對句型翻譯、翻譯方法、句式使用等進行論證,希望能夠對強化中華文化傳播和交流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韓漢文化;綜藝節(jié)目;翻譯技巧
【作者簡介】劉春平,鄭州輕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5-ZD-208);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5B630020)。
中韓建交以來,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加深了交流合作,無論是合作交流頻率,還是交流內容,都有了深層次發(fā)展的趨勢。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居,在翻譯方面,韓語和漢語之間有共同的技巧和規(guī)律,一個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的意義轉換成另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在口譯時不可能像文字交流一樣隨時進行,但是由于語言文字有其相通性,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進行口語翻譯,只要能夠在文化含義基礎上弄懂中韓句型之間的深層意義,通過翻譯技巧,就可以對中韓的溝通交流起到促進作用。
一、韓漢語言翻譯原則
首先,韓漢的語言翻譯應遵循原文的風格,原文中所具有的時代性、民族性和個體性以及藝術特征,都必須要在譯文中予以體現(xiàn)。翻譯的結果避免使用譯文當?shù)仫L格代替原文風格。其次,注重原文表達需要將原文中所表述的事物道理、敘述的立場、文化思想、語言風格、思想感情等進行完整的表達。再次,韓文要明白和通順,避免生搬硬套和意思遺漏等情況,在進行翻譯的時候要符合語言的特點和規(guī)范,以防止出現(xiàn)譯文不通的現(xiàn)象。
二、韓漢翻譯技巧分析
1.主語定語句是用來裝飾主語,其作為定語句型,在主語定語運用中是比較常見的。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意思為:“亞洲文化網(wǎng)絡”的構建是響應21世紀數(shù)字化時代的要求和生存戰(zhàn)略而進行的,在這一網(wǎng)絡建構中發(fā)展的多樣化的亞洲文化,都源自同一文化淵源。
2.賓語定語句受到賓語所帶定語的句型控制,因此對定語句形式進行裝飾,例如下面語句的翻譯:
意思為:本人此次訪問中國,與大家共聚一堂,是為了給“韓中友好交流年”增添光彩,這點要同時強調一下。
3.狀語定語句在韓語中比較常見,它是為了說明語句中時間、地點的狀語成分。例如下面例子的意思是:韓國政府充分考慮這樣的發(fā)展趨勢,增進實質性的文化交流發(fā)展,擴大民間交流幅度,與文化外交增進友好合作關系為目標,推進韓國文化世界化,吸收豐富多樣的視覺文化,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發(fā)文化外交活動。
4.謂語定語句在中文中極為少見,但韓國語句中較為常見的是預定語句,指謂語成為中心的具備定義所修飾作用的句子。例如下句,可翻譯為:中國招商引資訪問團在首爾舉辦宣傳投資洽談會,這是自2005年3月起到現(xiàn)在,兩國最高領導人頻繁互訪之后進行的又一次民間交往活動。在文化領域兩國的交流將逐步增加,韓國企業(yè)家也會為尋求投資項目而不斷考察中國各地。
由于兩國語言的定語結構和使用上的不同習慣,因此在進行各類定語句翻譯的時候,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做好各類語句的翻譯。
5.一般復句的翻譯關鍵突破點是把握整個句子內部關系,通過斷句找出句子內部邏輯關系,然后分析各個分句,翻譯時符合目的語的表達即可,間接表達長句翻譯引語內句子充當賓語。韓語中為表達達到嚴謹和準確,經(jīng)常出現(xiàn)間接表達的情況,此句式的特點是整個引語里的內容是整個句子的賓語。在各種句式強調的部分,韓語與中文有一定的不同,在翻譯的時候,如果是將中文的數(shù)據(jù)改為韓國的包孕句,就可能發(fā)生句式的改變,但是強調效果是一樣的,中文的并列謂語句和復句形式與此有相通之處。
6.一般復合長句是——把握句子內部邏輯關系,它是由多個分句由表示各種關系(并列、轉折、讓步、原因等)的連接詞連接而構成的句子。韓語的助詞和詞尾系統(tǒng)豐富,且屬于黏著語。韓語中長句一般以復句和包孕句形式出現(xiàn)。韓語的復句由多個分句組成,分句有連接詞尾連接,句子由終結詞尾結束整個句子的長句。包孕句是指由一個句子形式經(jīng)過變形后充當句子成分的句子,一般構成間接表達長句和長定語句。韓語的這些復雜定語可以活躍在各種句子之間,靈活修飾句子的主語、賓語、狀語和謂語等主要成分。由此韓語的長句類型主有:一般復合長句、間接表達長句、長定語句[主語定語句(包括主語中心詞定語句)、賓語定語句、狀語定語句、謂語定語句等]。
三、韓國綜藝節(jié)目的韓漢翻譯技巧
1.中韓兩國跨文化交際中,語言的差異使得綜藝節(jié)目在翻譯過程中需要運用大量的韓漢翻譯理論和實踐技巧。由于翻譯方法和語句的不同,出現(xiàn)了一些意譯法和直譯法的爭論,針對這兩種方法有過諸多論證,很多韓國綜藝節(jié)目的翻譯進行了優(yōu)化之后,獲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首先從韓國文化綜藝節(jié)目翻譯的時代背景就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隨著中韓兩國在交流上日益密切,兩國之間的溝通需要進行韓語和漢語之間的互動。
日漸興盛的韓國娛樂產(chǎn)業(yè)與中國地區(qū)的電影、電視劇、音樂等之間有諸多的交流,國人對于韓國的娛樂產(chǎn)業(yè)乃至韓國的文化開始接受和欣賞,處在跨文化交易背景下,韓國的娛樂文化產(chǎn)業(yè)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大約十年前開始在中國網(wǎng)絡和屏幕上不斷地涌現(xiàn)大量的韓國電影、電視劇和娛樂真人秀節(jié)目,以年輕人節(jié)目為首,在愛奇藝、優(yōu)酷等視頻網(wǎng)站中都有大量的節(jié)目呈現(xiàn),這些節(jié)目符合國內很多年輕人的欣賞需求。
2.翻譯韓語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跨文化交際中的語言障礙,例如字幕翻譯中就體現(xiàn)出很多韓漢翻譯技巧。任何兩個語言之間的翻譯過程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直譯法和意譯法,直譯是按照原文的單字、片字句的順序,依照字面意識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是不增不減的,而意譯法是按照原文的大意來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這兩種方法在韓國綜藝節(jié)目應用都是比較廣泛的。首先韓國綜藝節(jié)目中使用直譯法,將兩個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翻譯方法的運用。中韓字幕翻譯組進行了大量的直譯法運用,體現(xiàn)出了綜藝節(jié)目翻譯和文學作品翻譯的不同,以及觀看文藝節(jié)目大部分人需要看懂節(jié)目即可等特征。綜藝節(jié)目的翻譯和文學作品的翻譯不同,一般采取動態(tài)翻譯的方法,每個句子停留在畫面的時間很短,而翻譯出來的句子也不易過長。因此進行綜藝節(jié)目的翻譯,語言較為簡潔,字數(shù)不多,適合使用直譯法。在觀看綜藝節(jié)目的人群中,很多人不懂韓語,因此在短短的幾秒時間內要刺激觀眾的感覺一般可以采用直譯法,直譯法比其意譯法更有效、更直觀,同時能夠為觀眾傳達淺層含義。
因為中國觀眾一般是不能理解韓語中的俚語的。這一句如果使用直譯法的翻譯技巧,并不能滿足中國觀眾對娛樂的需求,因為中國觀眾對于韓國的文化流行語并不是很了解。在韓國文化中,把一個人比喻成魷魚的含義是指在一群外貌出色的人當中顯得較丑,因此這句話直接的意思是你站在他們中間真丑。如果將這句話進行直譯法的翻譯,并沒有起到娛樂效果,因此使用意譯法更好,能讓中國觀眾理解意思,并達到娛樂大眾的效果。在韓語文化中還有一些俚語也應使用意譯法。使用直譯法,并不能將其中的真正含義立刻進行傳播,而使用意譯法則簡單明了,在大眾傳播渠道中讓觀眾明白節(jié)目所要表達的信息內容。
3.通過對韓語基礎定義強化認識并加以掌握,了解中華文化之間的差異,加深對韓國和中國文化背景和文化差距的理解,充分把握好語句的用法理論點以及句型的模式,在翻譯過程中采用相應的方法,就能做到靈活自如融會貫通。對于韓漢翻譯工作,能夠具有綜合素養(yǎng)的譯者難能可貴。借助原語和譯語,做到將詞匯、語法、語音進行精確的翻譯,不僅要求有扎實的漢語基本功和韓語基本功,也要有翻譯理論和技巧。在進行綜藝節(jié)目翻譯過程中,第一個原則是言簡意賅。有經(jīng)驗表明,綜藝節(jié)目的翻譯處理專業(yè)的中文字幕每一句最合適的長度一般不超過15字。韓語字幕翻譯難度更大,包括分寫空格(????),每一行的字幕一般不超過20字。第二個原則,中韓字幕翻譯在句子的結尾,除了問號和感嘆號外,一般都不會有標點符號。中文翻譯允許在同一句的分句中間出現(xiàn)逗號、頓號、冒號,引用其他作品時候可以用引號。韓語字幕出現(xiàn)的標點符號比中文字幕還要少。
在翻譯漢韓文時還要注意各種細節(jié)和原則。比如說把中文“合作”翻譯成韓文時,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愛用“??”,但是如果翻譯成“??”就會變得更地道一些。另外,韓語中的“??”根據(jù)細微的差別也要對應用不同的中文翻譯,如“成果”“成就”“效果”等。還有“??”,中文直譯為“學院”的話,很容易被誤解,因為在韓國“??”多數(shù)指的是培訓學校。僅憑理解了原文是不足以翻譯好目標語言的,因為很有可能原文的語言文化內涵習慣在目標語言的文化內涵習慣中是找不到完全相對應的。所以,翻譯者要把原文深層次的文化內涵了解透了才能在目標語言中找到相對匹配的語言來描述。大家可以想一想,平時漢翻韓或韓翻漢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難題,你是怎么解決的。
(1)韓漢口譯盡量用“前向式”。
(2)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意性”和“詞匯能力”。
四、結語
對文化綜藝節(jié)目和文化作品進行翻譯,在語言知識上,首先要求翻譯者打好基礎,充分了解翻譯的定義、性質、特點、種類和翻譯的標準,并且根據(jù)要翻譯的內容進行文體的確定,并根據(jù)不同文體進行翻譯方法、翻譯要求和注意事項的確定,之后再進行主題的把握和理解全文。在中韓文化相互傳播中,尤其是綜藝節(jié)目中,要想準確無誤地將兩國之間的知識文化以及理論水平加以發(fā)揮,就必須熟悉兩國的政治、文化、歷史、法律、社會團體及重要人物等。深入理解雙方文化背景,尋求文化平衡點,促進兩國文化交流和傳播更加順暢。
參考文獻:
[1]金春任.韓國電影《釜山行》中文翻譯不同版本之比較[J].中外交流,2019,26(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