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青
摘? ? 要:新時期;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涌現(xiàn),超高層建筑已經成為當前城市建設中重要的建筑類型。超高層建筑的主要優(yōu)勢:(1)可以最大限度使用稀缺的土地資源,解決土地資源供應緊張與城市發(fā)展之間矛盾的問題。(2)超高層建筑極大地改善了城市景觀,很多城市都將獨具特色的超高層建筑作為城市的名片。但是隨著建筑高度的不斷增加,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管理的難度也在不斷的加大,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超高層建筑施工中的管理措施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超高層建筑;施工管理;管理措施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各種用途的建筑高度也在不斷增加。超高層建筑具有諸多特點,它們不但體型巨大,而且各專業(yè)工程繁多復雜,施工精度要求高。對于施工總承包單位而言,如何對主體結構施工及各專業(yè)工程施工進行有效的管理,達到合同約定的質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標,通過對成本的控制,為企業(yè)贏得更多的利益。這不僅需要管理者具備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還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尤其是超高層建筑的施工,更是對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
2? 高層建筑施工的特點
2.1? 施工設備要求較高
對于一項工程尤其是超高層建筑而言施工安全至關重要,這不僅關系到能否按合同約定完成施工任務,而且關系到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影響社會穩(wěn)定性的政治問題。因此對于施工中使用的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例如塔吊、人貨梯、混凝土泵送系統(tǒng)、整體式提升腳手架的安拆與使用,在沿海一線施工,因防臺風的需要對塔吊的抗臺風指標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質量要求較高
基礎施工的質量決定整座建筑的質量,中國地質構造復雜多樣,地震的基本烈度和建筑場地烈度各地區(qū)差別很大,選擇深層侵入巖作為建筑基礎較為理想,但大多數情況下,由于地形條件限制并非那么幸運,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對基礎加以處理,使之達到超高層建筑對抵抗水平荷載和垂直荷載的要求。不同的地基基礎類型不同,其施工的方式也會不同。因此需要按照經過審批的設計文件,嚴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標準施工。
3? 超高層建筑施工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3.1? 未建立完整的項目管理體系
近三十余年,建設領域中逐步在宣傳和推廣工程項目管理。1995年原建設部頒發(fā)了《建筑施工企業(yè)項目經理資質管理辦法》,推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原建設部在2003年30號文也提出了鼓勵企業(yè)建立與工程項目管理業(yè)務相適應的的組織機構,項目管理體系,充實項目管理專業(yè)人員。但時至今日除少數的大型央企和有實力的企業(yè)以外,絕大多數企業(yè)還處于無序混亂狀態(tài)中,更談不上規(guī)范的項目管理。
3.2? 管理目標不明確
由于項目管理的核心任務是項目的目標控制,因此按項目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沒有明確目標的建設工程不是項目管理的對象。在工程實踐意義上,如果一個建設項目沒有明確的成本目標,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就沒有必要管理,也無法進行定量的目標控制。就目前我國大部分施工企業(yè)而言,根本就沒有建立起項目管理目標甚至不懂什么是項目管理,項目目標控制還處于相當粗放的狀況。
3.3? 項目管理組織缺失
超高層建筑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施工周期長、技術復雜,與人的因素相關的包括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jiān)理單位、供貨單位等的管理人員與生產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上述單位和人員構成建設項目的管理系統(tǒng),其目標決定項目管理的組織,而項目管理組織是項目管理目標能否實現(xiàn)的決定性因素。目前我國大部分施工企業(yè)是以包代管,只包不管。施工現(xiàn)場管理者會的不管,管的不會。更別談用什么組織工具和方法管理了。
4? 強化超高層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措施
4.1? 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和推廣全面質量管理,強調在企業(yè)或組織最高管理者的質量方針指引下,實行全面、全過程和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其主要特點:以顧客滿意為宗旨;領導參與質量方針和目標的制定;提倡預防為主、科學管理、用數據說話等。從當前我國建筑企業(yè)實際管理情況來看,應建立如下管理措施: (1)建立系統(tǒng)質量控制網絡:首先明確系統(tǒng)各層面的工程質量控制負責人。包括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及質檢員,以形成明確的質量控制責任者的關系網絡架構。(2)制定質量控制制度:包括質量控制例會制度、協(xié)調制度、報告審批制度、質量驗收制度等,形成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控制體系的管理文件,作為承擔建設工程項目實施任務各方主體共同遵循的管理依據。(3)分析質量控制界面:項目質量控制體系的質量責任界面,包括靜態(tài)界面和動態(tài)界面。靜態(tài)界面根據法律法規(guī)、合同條件、組織內部職能分工來確定。動態(tài)界面主要是指設計與施工單位之間的銜接和配合關系以及責任劃分。(4)編制質量控制計劃:項目經理負責組織編制建設工程總質量計劃,布置各質量責任主體分別編制各自的質量計劃,并按規(guī)定程序完成質量計劃的審批,作為其實施自身工程質量控制的依據。
4.2? 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進行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環(huán)。(1)計劃:包括確定質量目標和實現(xiàn)質量目標的方案,質量計劃的嚴謹周密、經濟合理和切實可行,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條件。(2)實施:為保證工程質量能夠達到預期的結果,要根據質量管理計劃進行方案的交底;使具體的作業(yè)者和管理者明確計劃的意圖和要求,掌握質量標準及其實現(xiàn)的程序和方法。把質量管理計劃的各項規(guī)定和安排落實到具體的資源配置和作業(yè)技術活動中去。(3)檢查:對計劃實施過程進行各種檢查。包括以下兩方面:檢查是否嚴格執(zhí)行了計劃的行動方案,不執(zhí)行的原因;檢查計劃執(zhí)行的結果,即產出的質量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對此進行確認和評價。(4)處置:對于質量檢查所發(fā)現(xiàn)的質量問題,及時進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糾正,保持工程質量形成過程的受控狀態(tài)。
4.3? 注重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
在整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項目管理者應加強對超高層建筑施工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應用。其不僅能為企業(yè)自身帶來客觀的利潤,也是企業(yè)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fā)展的關鍵。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規(guī)模上的競爭,更重要的是企業(yè)間的技術創(chuàng)新實力的較量。 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動力,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靈魂。對待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要有謹慎、周全的態(tài)度,更要有勇于使用的決心。
5? 超高層建筑工程新技術的應用
5.1? BIM技術的應用
BIM技術是一種基于各類計算機技術對建筑項目進行全面模擬的技術方式。利用BIM三維建模技術,對結構構件和管件進行模擬碰撞,可以對方案進行提前優(yōu)化,減少后期的設計變更,避免人、材、機的浪費。
5.2? 鋼-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超高層建筑的施工促進了鋼-混凝土結合技術的發(fā)展。該技術包含兩種形式,一種是鋼管混凝土,另一種是型鋼混凝土。它們與傳統(tǒng)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具有承載力大、剛度大、抗震性能好的優(yōu)點。與鋼結構相比,具有防火性能好,結構局部和整體穩(wěn)定性好,節(jié)省鋼材的優(yōu)點。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造時代的精品工程,施工單位是最主要的生產者。在建筑產品形成過程中,項目負責人如何帶領項目管理團隊,運用各種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頂住各種壓力,以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和態(tài)度工作,是超高層建筑能否成為時代的精品建筑,能否經受歷史檢驗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 周克強,馬新超,李凱歌.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控制要點與質量控制[J].居舍,2019(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