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守林
摘? ? 要:近些年來棚戶區(qū)改造工程撲面而來,建筑市場競爭激烈,投標報價時的利潤空間越來越低,建設單位亦是精打細算,人工費、措施采取費用包干形式,如何做到項目盈利,只能靠進一步挖掘內部管理潛力,加大管理力度,對施工成本控制就顯的尤為重要和必要,特別是加強主材鋼筋、混凝土(占總造價30%)的成本控制,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在此對高層住宅鋼筋工程精細化管理提升項目經濟效益進行探討和淺析。
關鍵詞:必要性;現(xiàn)狀;流程;策劃;精細管理;重點
1? 鋼筋精細化管理提升經濟效益的必要性
(1)房屋建筑工程中高層住宅鋼筋在工程造價中占比約為18%,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點,更是主材中的“主材”。(2)就當前供貨市場行情,混凝土、水泥、地材、模板木材、周轉材料等均可以先供貨再支付一定比例的供貨款,但唯有鋼材都是貨到付款或供貨一定數(shù)量后,一次性付清,占用項目大量資金,帶來巨大壓力。(3)鋼筋材料控制是貫穿于項目主體施工的全過程,鋼材價格每天都在波動,如何保證施工需要,又能在價格波動中尋找合理的差價,增加項目收益更為尤為重要,精打細算,找準起伏。
2? 施工總承包鋼筋管理現(xiàn)狀
(1)建設單位鋼筋算量水平是越來越高,依靠結算審計來賺取高額的鋼筋量差利潤點時代一去不復返。(2)總包企業(yè)沒有自己的翻樣數(shù)據,對勞務缺少發(fā)言權,依靠合同約束卻起不到太好的作用。(3)手里只有預算量,只做總量控制,不做階段管控,管控起不到作用,發(fā)現(xiàn)問題過晚。(4) 技術人員對鋼筋的技術優(yōu)化、料單優(yōu)化、加工優(yōu)化、現(xiàn)場管控能力明顯不足。
3? 鋼筋精細化管理流程
4? 施工前期項目策劃
4.1? 鋼筋管理工程師團隊建設
為了保證管控效果,項目上一定要安排專職鋼筋管理工程師。根據項目大小配備項目鋼筋管理工程師的數(shù)量,一般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配置1名鋼筋管理工程師,本項目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配備3人,其中1名負責人,項目部另有工程技術部和成本管理部各一名工程師協(xié)助項目鋼筋管理工程師的工作,做到效益最大化。
4.2? 制定鋼筋精細化管理方案
項目工程技術部和鋼筋管理工程師根據圖紙圖集規(guī)范等,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統(tǒng)一翻樣思路,針對項目的策劃點實行統(tǒng)一途徑,以策劃作為基礎,圖集規(guī)范輔助,圖紙為依據,進行優(yōu)化翻樣,制定出本工程鋼筋管理辦法、鋼筋施工技術交底方案等相關技術和管理方案,并交由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審核,作為施工依據。
4.3? 施工前技術交底
施工前對項目部技術人員和勞務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宣貫相關技術方案及管控辦法等,統(tǒng)一鋼筋精細化管理思路。
5? 施工過程鋼筋精細管理
5.1? 鋼筋計劃及進場管理
根據每月盤點和工期計劃做好下月進場月度鋼筋進場計劃,并實時進場,實時進場計劃要提前三至五天提出,避免造成鋼筋的短缺致使現(xiàn)場停工。報鋼筋計劃必須注明使用位置和計劃使用時間。鋼筋管理工程師根據定期盤點數(shù)據和施工進度計劃,對勞務報量進行審核匯總,填寫鋼筋采購計劃表,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字后,上報物資部采購。鋼筋進場由鋼筋管理工程師、材料員、勞務人員等進行現(xiàn)場全程跟蹤驗收,并當場讓材料出具出庫單,做到實時管控鋼筋進場量。
5.2? 鋼筋料單審核及發(fā)放
鋼筋管理工程師根據翻樣交底和策劃點,審核勞務翻樣料單,要求勞務必須根據策劃和翻樣交底進行翻樣,鋼筋管理工程師對提交料單進行審核后,上報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對料單中是否存在其他對工程量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行核查,審核完畢后制作鋼筋重量匯總表,經勞務人員、鋼筋管理工程師、項目技術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存檔作為對勞務結算依據。任何一方未簽字,后臺禁止下料。
5.3? 鋼筋加工后臺管理
鋼筋管理工程師對后臺的廢料、半成品、原材、短料等情況進行精細的位置安排和要求。幫助后臺工人進行加工方案優(yōu)化,減少余料廢料的產生,并對余料的使用情況進行跟蹤落實,確保鋼筋損耗率降到最低。后臺加工區(qū)24小時視頻監(jiān)控,防止勞務私下違規(guī)操作。在后臺加工之前,要對后臺所有加工工人進行施工交底,讓工人清晰加工工藝和注意事項。
5.4? 現(xiàn)場施工綁扎管理
現(xiàn)場綁扎鋼筋管理工程師實時巡檢,遇到未按技術交底實施的情況,及時查明原因并出具解決方案,生產質量例會定期通報,確保優(yōu)化方案落實處。鋼筋綁扎施工過程中,協(xié)助技術員加強檢查力度,確保優(yōu)化的鋼筋實施到位,并在驗收過程中對可能產生的鋼筋疑問進行講解。
6? 鋼筋管控重點
6.1? 鋼筋的下料管控點
(1)下料要根據鋼筋的定尺原料結合料單,實行下料,要做到:一步到位、合理定尺、短料對接、能通則通、長短料合理搭配、上下結合、批量代用、箍筋板筋打折等方法。(2)各構件的短料盡量在自身構件內進行合理處理。不得因現(xiàn)場綁扎原因隨意加長鋼筋長度。套筒連接使用一級接頭,可不考慮接頭位置。盡量使用原材通接。(3)梁腰筋沒有搭接位置要求,[Φ]10~[Φ]14的短料可以用在此處。料單注明總長度即可。但是要交代后臺制作方式及搭接長度。例:[Φ]12長度9m原材,梁架立筋4m,那么后臺制作是9m原材下一根4m架立筋。剩下5m就用在梁腰筋上面;或下2根4m架立筋剩1m作為二次結構構造柱預留筋。兩種下料方式要搭配使用,避免一種方式短料過剩單個部位使用不完的現(xiàn)象。(4)制作馬鐙筋的鋼筋不用標注鋼筋直徑,用現(xiàn)場短料經焊接后使用。馬鐙高度用筏板厚度減去上面保護層和兩根鋼筋直徑即可,直接放在防水層上就可以了。(5)制作箍筋時,應先計算箍筋長度,再按照計算實際下料長度進行切斷,嚴禁出現(xiàn)隨意切斷長料再截取箍筋。(6)禁止非勞務鋼筋下料人員切割鋼筋。
6.2? 現(xiàn)場鋼筋安裝管控重點
(1)基礎檢查重點。根據項目策劃、按照項目的技術交底檢查綁扎是否按照技術交底做,墻柱插筋、墻離邊距離、基礎內的柱箍筋個數(shù)、墻插筋在基礎內的水平固定、搭接接頭、固定墻柱使用的措施筋、封邊構造等。
(2)柱重點檢查項。角筋伸入筏板底部鋼筋上面,其余按照LaE計算,搭接位置(焊接、絲接、綁扎搭接)要求在凈跨的三分之一以外,嵌固位置底部加密按凈跨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均按六分之一計算,箍筋起步間距按照50mm起始,頂部能直錨按直錨,滿足不了直錨彎折12D,柱箍筋保護層按照30mm計算,柱箍筋下料按料單的百分之九十下料,以減少余料浪費。
(3)墻重點檢查項。(內外墻)縱向插筋距離暗柱邊起步為一個間距,水平筋起步一個間距,要求滿扣綁扎,拉鉤盡量按照矩形布置,擋土墻縱向插筋全部插入筏板底部鋼筋上面,彎折150mm,墻端部為框架柱時,水平鋼筋能直錨按直錨,不夠直錨彎折15D,主樓墻水平鋼筋伸到頭統(tǒng)一按10D彎折,縱向插筋統(tǒng)一按插入筏板夠LaE,露出長度按1.2倍LaE的搭接長度,與底層搭接綁扎不能少于三道。
(4)梁重點檢查項。梁為支座時,箍筋按一個間距起步(無加密)柱墻為支座時,正常按梁高倍數(shù)加密,起步距離為一個間距,禁止使用鋼筋作為梁二排鋼筋的墊鐵,統(tǒng)一使用墻砼撐棍作為墊鐵使用。主次梁交接處兩邊各使用三個箍筋,中間不放箍筋,保護層按照3cm計算。梁底綁扎85%以上。
(5)板重點檢查項。起步按板厚一半,分布筋搭接250mm,伸入側邊負彎矩筋內150mm,負彎矩筋起步一個間距。板筋間距大于等于180mm必須全部滿綁,間距大于等于100mm~170mm邊上三根必須滿綁,中間隔一綁一。
(6)筏板重點檢查項。是否按25%錯開接頭,搭接長度是否正確,后澆帶做到能通則通,兩個搭接位置是否錯開1.3LaE,伸入主樓內是否是LaE,是否按照項目策劃在施工。
(7)獨基的重點檢查項。大于等于2.5m要求錯開0.9B,鋼筋的排布間距是否正確等。
7? 階段盤點分析
每月對現(xiàn)場鋼筋使用情況進行盤點,盤點要求材料員和鋼筋管理工程師共同進行。盤點完成后,對現(xiàn)場消耗量、翻樣料單量、預算量等數(shù)據進行對比分析,整理出效益分析表。經對鋼筋精細化管理,目前本項目的鋼筋經濟效益鋼筋節(jié)約率約4%。
8? 結算管理
鋼筋管理工程師輔助項目成本管理部進行對勞務和甲方結算。對勞務結算以鋼筋管理工程師審核的翻樣料單和現(xiàn)場盤點消耗為依據(勞務招標時約定),過程中就對勞務鋼筋工程量結算分批次確認,杜絕在勞務最終結算中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時間核對鋼筋工程量,減少因鋼筋計算量差和結算人員水平造成無形損失。
對建設單位結算,多采用模型算量,鋼筋管理工程師對結算人員模型全面復核,做到精益求精,無錯誤無遺漏,利用專業(yè)知識進行合理算量,并輔助結算人員對建設單位的結算,做到利潤最大化。
9? 結束
控制鋼筋成本關系到整個項目經濟效益的好壞,要全面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更為精細的前期策劃與過程管理,踏踏實實地完成每一個成本管理細節(jié)。在工程實踐中我們仍需不斷地總結經驗、汲取教訓、循序漸進,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項目的成本,提升節(jié)約項目鋼筋成本,提升項目整體利潤,為企業(yè)整體效益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16G101-1,16G101-2,16G101-3.
[2] GB 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S].
[3] GB5 0854—2013.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工程量計算規(guī)范[S].
[4] GB 50500—201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