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群英
剛好遇見你
第一天 南瓜湯
到井岡山研學的第一天,下車吃的第一頓飯,菜里有南瓜湯。盡管教官說不能浪費,但這一大盆豬都不喝的南瓜湯,還是被干巴巴地晾在那里。于是,我決定做個英雄。
我顫抖著手舀了一大勺湯,閉上眼,仰頭就是一碗。旁邊的同學拍手叫好。我如赴戰(zhàn)場似的又是一碗。喝到第三碗的時候,我活活吐了。一桌同學笑得前仰后合。①
第二天 紅軍路
第二天下午,我們重走紅軍路。
有一段路是山間的泥濘小路。小路很難走,厚厚的爛泥,爛泥中鑲嵌著一些石頭。我們都去踩石頭,不走泥巴路。我前面一個同學,卻一定要走泥巴路。見到一處泥巴,她就用力踩下去,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
我問她:“你為什么不走石頭上?”
“因為這是紅軍走過的路啊,我好不容易來一次,必須留下我的痕跡?!彼湴恋鼗卮稹?/p>
我沒再說什么,悄悄地在爛泥深處,留下了一個腳印。②
第二晚 篝火會
“《剛好遇見你》會唱嗎?”教官穿一身迷彩服對我們說。席地而坐的我們,一身黃艷艷的校服,圍著篝火,面龐上映著跳動的火焰。
全場安靜。吉他弦上跳出的音符,滿世界在飛。
教官教我們唱《紅軍戰(zhàn)歌》,教我們吼《軍律令》。明明是壯烈、激昂的調子,為什么我吼著吼著,卻吼出了淚?
“大家看今晚的夜空美不美?”我抬頭望去,月亮浮在山頭,周圍被點點星光簇擁著,美到了極致。③
第三天 惜別離
第三天,我們吃在井岡山的最后一頓飯,南瓜湯換成了海帶湯,一會兒就被一掃而空。
下午,我們站在宿舍樓前,目送十幾位身穿迷彩服的教官遠去。旁邊的幾個女生小聲抽泣著。我沒有哭。是啊,相遇總有分離。從來沒有一個人,會陪你走到最后。④
深夜,我坐在家里的陽臺上,望著小區(qū)里天上的月亮,總覺得不如井岡山的美。
井岡山,我還可以要一碗南瓜湯嗎?還可以看你的星星嗎?還可以走一遍紅軍路嗎?⑤
井岡山,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
失誤點擊
本文回顧了自己和同學為期三天的井岡山研學經歷。小作者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抓住研學過程中富有紅色基因的南瓜湯、紅軍路、篝火晚會進行構思寫作,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而不是面面俱到,把此次研學活動寫成一篇流水賬。但是,完全按時間先后進行寫作,就顯得呆板生硬,有失靈動變化之美。
修改建議
此文若要進一步提升,首先要在敘述順序上作出調整,可兼用順敘和倒敘,如此更顯匠心。再者,在點題、扣題、伏筆照應等方面也應處理得更為細致一些。
剛好遇見你
◎周嘉樂
夜晚,井岡山。剛好遇見你。
“《剛好遇見你》,會唱嗎?”一身迷彩服的教官說道。我們圍著篝火坐在教官旁邊,穿一身黃色校服,面龐上映著跳動的火焰。
南瓜湯
到井岡山研學的第一天,下車吃的第一頓飯,菜里有南瓜湯。盡管教官說不能浪費,但這一大盆南瓜湯,還是被孤零零地晾在那里,無人問津。于是,我決定做個英雄。我顫抖著手舀了一大勺湯,閉上眼,仰頭就是一碗,同學們拍手叫好。我如赴戰(zhàn)場似的又是一碗。喝到第三碗的時候,我忍不住吐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第三天,我們重回到這兒吃最后一頓飯,南瓜湯換成了海帶湯,一會兒就被掃蕩光了。我喝著好不容易搶到的海帶湯,卻有些想念那南瓜湯。
紅軍路
第二天下午,我們重走紅軍路。
中間有一段泥濘的山間小路,滿是厚厚的爛泥,爛泥中鑲嵌著一些石頭。我們都踩著石頭走。我前面一個同學,卻一定要走泥巴路,她還特意走在爛泥的最深處。只見她高抬起腳,咬緊牙用力蹬下去,再使勁拔出,再三重復這個動作,留下一個又一個又深又大的腳印,仿佛一枚枚醒目的勛章。
我問她:“你為什么不走石頭上?”
“因為這是紅軍走過的路啊,我好不容易來一次,必須留下我的足跡?!彼湴恋鼗卮?。
我沒再說什么,悄悄地在爛泥深處也留下了我的腳印。
月夜美
教官教我們唱《紅軍戰(zhàn)歌》,教我們吼《軍律令》。明明是壯烈激昂的調子,我們吼著吼著,卻吼出了淚。
“大家看今晚的夜色美不美?”我抬頭望去,月亮浮在山頭,點點星光簇擁著它,美到極致。晚會結束后回到民宿,我不忍心辜負這難遇的月色,一直癡癡地望著夜空。夜愈深,月愈亮。輕柔的銀光,絲綢般滑落了一地。
意難忘
第三天下午,我們站在宿舍樓前,目送十幾位身穿迷彩服的教官遠去。有幾個女生小聲抽泣著,我沒有哭。深夜,我望著頭頂的月亮,淚水兀自滾落下來。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我哭得稀里嘩啦。
井岡山,我還會與你相遇的,還要喝南瓜湯,還要走紅軍路,還要看你的星望你的月。
井岡山,因為剛好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
(江西上高中學)
點評
開篇倒敘,時間直接跳到第二天晚上,借用教官的話開頭,既開門見山點題,又與結尾遙相呼應,全文渾然一體。小作者把第一天的南瓜湯和第三天的海帶湯放在一起對比著寫,使作文結構更嚴謹,中心更突出,并且又一次形成了和結尾的呼應。另外,細節(jié)的增加、語言的美化也增強了作文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