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董勝男 周麗潔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手機技術的快速革新,手機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大學生人群之中,手機給他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的隱患。過度沉迷于手機如同網(wǎng)絡成癮,手機依賴癥的產(chǎn)生,伴隨著各種生理心理狀態(tài)的出現(xiàn),其中抑郁尤其值得關注。通過手機依賴量表與貝克的抑郁自評量表對135名1~4年級的本科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性別與手機依賴存在顯著性差異P=0.033(P<0.05),女生的手機依賴程度高于男生;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失控性與大學生抑郁傾向相關,大學生手機依賴失控性越大可能產(chǎn)生抑郁的程度越高。
關鍵詞:手機依賴? 抑郁傾向? 失控性? 逃避性
目前,手機依賴在大學生人群中成為普遍現(xiàn)象。閏兆秀等人[1]的研究發(fā)現(xiàn),手機依賴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43.3%的學生曾因為發(fā)過多短信,導致手指酸軟不靈活;甚至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社交恐懼癥、自閉、孤獨癥等。因此,為了大學生身心健康的良性發(fā)展,手機依賴的問題應該高度重視,并且對其干預勢在必行。
在大學生群體中抑郁情緒已成為了一種較普遍的消極狀態(tài)。大學生長期處于抑郁狀態(tài),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導致類似學習能力降低、孤獨感增加、回避社會等情況的產(chǎn)生,甚至會出現(xiàn)自殘以及自殺行為。大學生抑郁在學界一直是被討論的熱點問題,大學生的抑郁問題值得研究。那么手機依賴與抑郁之間的聯(lián)系是什么,在手機依賴中是什么因素導致抑郁的產(chǎn)生、加重,這個問題值得探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隨機抽樣法對某些高校1~4年級本科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共發(fā)放135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30份,有效率96.3%,其中男生38人,女生92人。
1.2 研究方法以及工具
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以年級為單位進行隨機抽樣。用SPSS 17.0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且用SPSS 17.0軟件進行t檢驗、線性相關性分析以及線性回歸分析。
針對手機依賴狀況,采用Leung等編制的手機依賴量表,這個量表共包括17個項目,包括失控性、戒斷性、逃避性和低效性4個因子,該評分表采取5級評分,得分越高,則手機依賴程度越高。針對抑郁狀況,采用美國的心理學家貝克設計的一個抑郁自評量表,此量表包含21組,每組是4句陳述,且對應一定的等級分,總分數(shù)越高,表示抑郁傾向就越嚴重。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
通過t檢驗,逃避性因素t=-2.710,P=0.009(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大學生的性別與手機依賴的逃避性存在顯著性差異。大學生中女生的逃避性因素得分顯著高于男生。
手機依賴總分P=0.033(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大學生的性別與手機依賴存在顯著性差異。t=-2.182,大學生中女生的手機依賴總分顯著高于男生,所以在大學生人群中女生的手機依賴程度高于男生。其他變量均無顯著性差異。
2.2 相關性分析以及線性回歸分析
通過檢驗大學生抑郁狀況與手機依賴失控性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顯示標準化回歸系數(shù)為0.312,證明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失控性與大學生抑郁傾向總分呈顯著相關關系。手機依賴中失控性得分越高,大學生抑郁狀況越高。
研究分別以大學生抑郁傾向總分為因變量,以手機依賴4個因素為自變量建立回歸模型,以探討大學生抑郁狀況與手機依賴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以手機依賴4個因素為自變量時,失控性進入回歸模型(F=6.770,P=0.012),方程Y=3.802+0.639X,可以解釋大學生抑郁傾向總分總變異量的9%。結果表明,手機依賴的失控性對大學生抑郁傾向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
3? 討論
3.1 不同性別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
對不同性別與手機依賴的4個因素、手機依賴總分進行t檢驗得出,逃避性P=0.009;手機依賴總分P=0.033;大學生的性別與逃避性和手機依賴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大學生女生的手機依賴程度高于男生。即在大學生人群之中,女生更容易患手機依賴癥。
王素芬等學者則從性別視角探討[2],發(fā)現(xiàn)女性手機依賴高于男性是由于大多數(shù)的女性情感認知偏于感性,易受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即她們對事情的認知較為敏感,感知能力敏銳,體驗到的孤獨感要高于男性。女性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加缺乏安全感,所以她們更傾向于使用虛擬網(wǎng)絡向外界尋求情感的宣泄,進而表現(xiàn)出更高的手機依賴。女生手機依賴高于男生,是由于手機所具有的一些特點,它可以滿足個體溝通以及人們社交需要的基本需求,且追求刺激的女生較少,大多數(shù)的女生僅僅通過手機就能建立和維持社交關系。女性自身的情感比男性更加敏感;手機所帶的多種功能,較男性而言它更能滿足女性需求,這些原因導致手機依賴女性高于男性。
3.2 大學生抑郁狀況與手機依賴的關系
通過相關性分析,手機依賴的失控性與大學生抑郁狀況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大學生手機依賴失控性嚴重,則在心理上更容易抑郁;反之,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手機依賴的失控性,來減輕抑郁的程度。
美國心理健康協(xié)會曾公開過女性患抑郁癥人數(shù)為男性兩倍的結論,這表明女性更容易產(chǎn)生抑郁情緒,即女性的抑郁情況高于男性。在前面的調(diào)查中,有很多實例顯示了女性的手機依賴也高于男性,而且其原因與女性大學生群體所具有的一定特殊性有關。刁蓮娜等人[3]從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生活等幾個方面進行討論,其抑郁的原因與造成手機依賴的原因相似,且在大學生群體中,患手機依賴的人,也伴隨著抑郁情緒的出現(xiàn)。抑郁是通過手機為媒介造成的,過渡沉迷于手機,容易產(chǎn)生失控性,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認知怪圈”,產(chǎn)生“下意識思維”;這種思維模式一旦形成容易產(chǎn)生抑郁。手機依賴的失控性易導致大學生抑郁的產(chǎn)生。
參考文獻
[1] 閏兆秀.淺析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J].經(jīng)濟與社會科學研究,2016(8):439.
[2] 王素芬,丁全忠.大學生對孤獨的認知及應對策略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6,32(1):48-51.
[3] 刁蓮娜,陳心楠,何璐伶.大學生抑郁情緒差異性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7(1):110-111.
[4] 董海軍,楊榮輝.大學生手機依賴與需求的實證分析[J]. 中國青年研究,2014(4):78-80.
[5] 黃海,周春燕.大學生網(wǎng)絡和手機依賴及其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 [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35(11):1654-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