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鑫
外面陽光正好,我們卻依然不敢放心地出門。
這場戰(zhàn)役剛開始時,大部分人感覺,疫情只是武漢人的疫情,離自己很遠,“奉旨宅家”“工資照發(fā)”,是盼望了多少年的福利??!朋友圈里,是繽紛的廚藝秀、健身秀、游戲秀,和各種瘋狂神獸硬核老爸霸氣老媽的段子。關于疫情,似乎只是政府和白衣戰(zhàn)士的事兒。
但很快,人們就意識到,原來這是一場全民戰(zhàn)役,不是居家派對。“蝴蝶效應”實實在在地發(fā)生了?,F(xiàn)在,中國的情況漸趨穩(wěn)定,世界的形勢開始糟糕。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無一人能幸免。
這個病毒,挑戰(zhàn)了所有人所有領域的極限—人類知識極限、情感極限、行為極限、能力極限、道德極限,乃至生理的極限、財富積累的極限。第一個正式上報疫情的張繼先醫(yī)生說,這次疫情,把所有的眼淚都流干了。這是整個人類的悲劇。
面對毒魔,我們都不過是一個個沒有任何知識和情感儲備的普通人類。即使有些管理者應對失措,對此我也更愿意善良地相信,他們其實只是能力不足,而不是官德有失。“強弩之末,不能入魯縞;沖風之衰,不能起毛羽”,他們已經(jīng)無法超越自己見識和能力的極限了。
但所有人一直在努力定下神來,全力以赴去沖破這個極限,去迎戰(zhàn)這次千年大考。武漢從“封城”之初的缺醫(yī)少藥、進退無據(jù),到如今可以“空床等人”、攻守得法,就是所有人一點點一道道破題的結果。挑剔的網(wǎng)友表態(tài)了:“這里面有高人”。
“高人”是誰?是那些久經(jīng)風雨的老院士們,是那些征戰(zhàn)疫區(qū)的臨床醫(yī)生們,是那些臨危受命的學霸智庫和成熟政治家們。他們是人格高尚的人,專業(yè)高超的人,格局高遠的人。他們,既是能解讀病毒的人,也是能解讀民情民意的人。解讀病毒,需要的是科學的專業(yè)知識和對大自然的敬畏;解讀民情民意,需要的是對國家戰(zhàn)略、社會治理的宏觀把握和對人性人情的細微體察。二者需要尊重的是什么?規(guī)律!世間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人的生老病死善惡美丑喜怒哀樂的規(guī)律。
在這場大考中,教育里的高人也全程在線。許多同行告訴我們:“節(jié)前開始,就一天沒有歇過?!碑敗巴Un不停學”成為共識后,教育人的“小宇宙”爆發(fā),各種高人不斷出現(xiàn),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接踵而來。我們無法破解病毒規(guī)律,但可以更加尊重教育規(guī)律。
但當一切過去,回顧這段忙亂的時光,我們百感交集之余,是否該反思,哪里還可以做得更好?
“后疫情時代的教育”,我們該怎么辦?
我相信,疫情之后,經(jīng)過全民防控、在線教育、居家自學反復淬煉過的全體師生,對教育必將有新的期待和思考。我們的教育形態(tài)、教育運轉方式,也必將迎來一次真正的革命。我們有必要回到教育的原點,從教育目標、教育主客體、教育內容、教學方式、學業(yè)質量標準、教育評價、教育技術、行政管理、教育人才隊伍建設、資源保障供給、教育教學空間等諸多方面,好好想想該如何進行教育的疫后重建,如何在小康社會即將到來的時候,走向教育的更高質量更有內涵發(fā)展階段。
為此,就在當下,我們該修煉什么?
我們要修煉判斷力,修煉定力,修煉專業(yè)性?!懊颗R大事有靜氣”。這個“靜氣”,源于人性的真善,源于理性的判斷,源于自我的定力,源于天長地久的學習和積累。人性的出發(fā)點不同,對事物發(fā)展方向的判斷力不同,堅持的力度不同,積累的厚度不同,所達成的專業(yè)發(fā)展高度自然就不同。我們需要不斷追問:我們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孩子成長,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我們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了孩子成長?我們能做到什么程度、能堅持多久?
我們要修煉使命感,修煉羞恥心。這次疫情中也有許多違背常識和良知、許多明顯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事件被暴曬出來。教育中形式主義也并不少見。難道所有的學生都需要按課表上新課?一定要讓所有老師都去開發(fā)微課嗎?所有課堂都需要在線直播嗎?一切改革,都不能打著創(chuàng)新的旗號,以犧牲兒童的健康和發(fā)展為代價。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道德問題,我們要知恥而后勇。
我們還要修煉整體性,修煉同理心。我們常抱怨“這屆家長不好帶”,可所有家長,都是從學校走出的孩子;所有孩子,未來都可能成為家長。我們不能眼里只看到學生,沒有看到一個完整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教學,忘記孩子完整的人生。是時候反省教育的完整性了。我們這些后來的教育人,不過是接過前人的教鞭,為前人的學生補課,為后來的家長備課。
我們需要修煉的還有很多,此處僅擷其緊要,余者不再贅述。
那么多鮮活的生命永遠留在了2020年的大正月里,他們不能就這樣悄然流逝。我們寧愿這是一次演練,是中國社會進入新時代的一次涅槃儀式?!稓v史的教訓》中有一句話:“受過教育的心靈,都會善待每位男女,不論他們的地位多么低下,因為每一個人,都對所屬種族的文明作出過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p>
涅槃之后的重生,突破極限之后的超越,會更加美麗與美好。
(作者單位:中小學管理雜志社)
(編輯 柴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