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玉
摘要: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拓展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教師們付出更多的努力??梢圆捎枚喾N方式教學,并且挖掘初中生的內在潛能,鼓勵他們在良好的課堂氛圍里大膽想象、分析問題,借此提升教學質量,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語文教師能夠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拓展思維的重要性,作文教學工作才可以走向更大的成功,最終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本文特意分析了初中語文作文的有效教學和學生拓展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拓展思維;培養(yǎng)策略;分析;研究
引言:
初中生語文拓展思維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從作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有效策略,推進指導工作顯得至關重要。另外,語文教師必須堅持因材施教原則,有的放矢啟發(fā)學生拓展思維,關于寫作素材的積累、媒體技術的應用、生活案例的分析,都要以學生作文熱情的提升為前提。初中生發(fā)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魅力所在,作文興趣越來越濃,和諧互動關系支持下,他們的拓展思維能力更容易實現(xiàn)全面地發(fā)展。筆者簡單闡述了幾點不同看法,僅供參考。
1、積累寫作素材,拓展思維教學
初中生喜歡接觸新鮮的事物,生活又是寫作的源泉,作文教學主動聯(lián)系生活實際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語文教師應該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指導學生進行生活素材的不斷積累,互動環(huán)節(jié)與學生一起分析生活問題,鼓勵他們綜合實踐,大膽探究,善于描繪出現(xiàn)實生活的美好,針對有趣的生活故事進行記錄。語文教師需要告訴學生從生活角度出發(fā)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性,使他們主動關注生活中的事情,想方設法為自己的文章增添生命活力[1]。比如,布置學生寫《家鄉(xiāng)的變化》這篇作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去觀察自己的家鄉(xiāng)。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一組去了解家鄉(xiāng)的經濟發(fā)展狀況;二組去拜訪家鄉(xiāng)的老人,并向他們詢問這幾年來家鄉(xiāng)的發(fā)展狀況;三組去逛商店或者文化古跡,親身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這樣,學生在寫作文時不會覺得無話可說,寫出來的作文讀起來也不會乏味。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進而有效積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有效積累實踐活動中的生活體驗。學生主要通過生活體驗來學習知識、積累作文材料。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學生平時生活比較枯燥,這樣的生活難免會使學生的視野受到局限,因此,語文教師應積極組織開展語文課外活動。比如,可以組織他們積極參加演講比賽、故事會、詩歌朗誦會等等。這樣,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還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進而為學生積累作文素材。
2、吸引學生熱情,培養(yǎng)拓展思維
作文教學理念是每個教師教學的中心點,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都是緊緊圍繞這個點展開的。作文寫作有人歡喜有人愁,因此,教師必須革新作文教學理念,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不再過分強調作文分數(shù)的高低,注重學生作文寫作的進步程度,通過交流鼓勵學生不斷的進步。不少教師對教學情況的擔憂大多是課堂時間有限,如果進行了多數(shù)素材的教學那么極有可能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在面對尚未講過的題型時候可能會手足無措[2]。對此,教師可以進行認真的思考,如何在保證培養(yǎng)學生作文拓展思維的同時保證正常教學任務的完成,重點在于尋找拓展思維培養(yǎng)教學與日常任務教學的平衡點。對此,教師不妨多多依照作文教學大綱,不斷拓展自己思維教學的觀念,摒棄傳統(tǒng)的素材灌輸理念,挖掘生活中與作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轉化為課堂案例,轉化為小故事,將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提升學生的興趣。通過課堂上帶領學生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新聞、身邊事的被忽略的視點去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如此一來更加容易引導學生產生靈感,從而在碰到新題時能夠更快速地進行思考和反映,真摯地表達個人情感和意愿。
3、使用媒體技術,提升拓展思維
隨著信息化的來臨,教學用具中常常會用到一些信息方面的技術,在教師進行講課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來進行授課,讓自己的語言不只是書本語言,讓學生不會覺得課堂毫無吸引力,讓學生更積極地進行寫作練習。教師在講課時,要對自己的課堂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同時應當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用音樂、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元素,讓學生更易接受老師傳授的寫作素材。這不僅在于多媒體元素的多元化表現(xiàn)形式,將素材視覺化、形象化更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素材積累過程中的記憶。比如,《凡爾賽宮》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插入莫扎特的《第四十交響曲》,讓同學伴隨著音樂旋律感受到凡爾賽宮恢宏的氣勢,仿佛置身于壯麗的凡爾賽宮。這便使同學們置身于一種情境和氛圍里,從而有助于學生對情境作文的掌控,這同時訓練了學生記敘、描寫和表達的能力。
4、個性化的寫作,活躍拓展思維
個性化寫作是尊重學生個性化思維拓展的方式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獨特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途徑之一[3]。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尤其在理解程度和理解方向上,充分鼓勵學生的個性化,從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角度,有利于學生建立積極全面的價值觀念。再如,在學生寫作的思維拓展上,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地發(fā)揮寫作視覺,鼓勵學生個性化寫作,多角度考慮問題。還如,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生活閱歷和身邊的人和物進行寫作素材的選取,培養(yǎng)他們生活價值觀念的生活化,在感悟生活的同時,理解生活現(xiàn)象及其事物緣由,進一步依靠真實寫作訓練學生的思維角度。
結束語
總之,傳統(tǒng)模式的作文教學,教師經常會歸納出各種寫作文體的寫作模式,要求學生通過大量的寫作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種呆板的套路寫作也會大大削弱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開展拓展思維的教學方法,可以讓給學生大量的寫作空間,并且隨時把積累的素材轉化為作文,真正實現(xiàn)從積累到應用的轉變過程。但是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學習。要增強學生寫作興趣,教師就應該用睿智的眼光探尋自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制定出最優(yōu)的教學方案。所以拓展思維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很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周雅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思考[J].大眾教育,2018 (15)311-311.
[2]王勝.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拓展思維的培養(yǎng)對策[J].學周刊,2018 (20)155-156.
[3]李明曦.初中生語文作文拓展思維培養(yǎng)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 (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