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晉
[摘? ? ? ? ? ?要]? 師者,為師亦為范。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只是停留在“授業(yè)”“解惑”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肩負 “傳道”為“人師”的職責,對學生的教育不能只專注課堂,也要關(guān)注課后。良好的教育應當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空洞的說教、一味地喊口號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是教師的一抹影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讓學生不自覺地模仿,學生的思想情感、價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教師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用良好的品行來美化學生的心靈?!捌渖碚?,不令而行”,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更要以堅定的信仰、美好的情懷、良好的品行、正直的人格去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
[關(guān)? ? 鍵? ?詞]? 教師;品格;言行;榜樣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46-0170-02
2019年3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guān)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教師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領者,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不僅僅依靠說教,更重要的是身教。在中職學校數(shù)十年的教學生涯中,我能深刻地體會到大部分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依賴性、天然的信任感,尤其當他們喜歡某個老師的時候,會下意識地模仿老師,將其內(nèi)化為自己的信念,納入價值觀范疇。作為一名中職教師,尤其是思政課教師,如何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淺談幾點建議與君共勉。
一、用專業(yè)的態(tài)度影響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教師自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功底,還要有靈活的教學技巧。個人認為,課堂是教師展示個人魅力最直觀的場所。一個專業(yè)知識基礎深厚的教師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用通俗的語言、幽默的方式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尤其是思政課教師,把學生原以為枯燥無趣甚至是老調(diào)重彈的知識講得生動而有新意,是獲得學生敬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白鹌鋷煟钇浣?,敬其師,效其行”,一旦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學生會因尊敬而渴望成為像教師一樣的人。所以,教師應當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開闊眼界,豐富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作為思政課教師,更是要切忌吃老本,教學中案例的選用、素材的更新都應與時俱進,教學內(nèi)容要做到貼合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只有讓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活起來”,才能讓思政課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的個性修養(yǎng),外化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達到思政課教學的目的。其次,在對待學生上要有教師應有的態(tài)度。教師總是習慣性地把過多的目光給予表現(xiàn)優(yōu)秀和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前者總是能得到教師更多的關(guān)心、愛護和表揚,而后者得到的更多的是審視、不滿和責備,在中職學校尤為明顯。但是,教育有愛才有魂,對每一位學生有仁愛之心是教師應有的態(tài)度。來到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都成績不好、表現(xiàn)不佳,如果我們否定、忽視他們,那么這部分學生極有可能自暴自棄、隨波逐流,相反,如果能多給他們一些信心和鼓勵,也許就能開啟他們嶄新的篇章。多年的教學生涯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會因為討厭某個老師而討厭他所教授的課程,也會因為喜歡某個老師而喜歡這門課程。教師負能量的態(tài)度不僅會給學生造成傷害,也會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不認同感?!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樹立“學生只有差異,沒有差生”的思想,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多用正能量的語言肯定他們,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情感體驗,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好教師,讓學生“敬而受教”。
二、用高尚的品格培養(yǎng)學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尤其是中職學校的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的“育人之旅”。教書育人,在我看來,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思想品德、學識技能、情感意志傳遞給學生。在這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通過自己的學識來教育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為教育和影響學生。教師對一件事、一個人的觀點、想法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教師應意識到自身的影響力,保持思想上的清醒與成熟。
中職學生正處于精力旺盛的時期,學習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同時他們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缺乏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識別真善美與假丑惡的能力有待提升。而當今自媒體的迅速發(fā)展,使學生能快捷、便利地接觸到各種負面信息,如果對這些信息處理不當,就容易迷失方向,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這種現(xiàn)象在思政課就能明顯地感受到。思政課堂,熱點新聞、時事案例的討論往往很受學生歡迎,這也是教師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學以致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一部分學生對新聞熱點抱著看熱鬧的態(tài)度,只對事件本身感興趣,對其背后的道德意義不管不顧;還有一部分學生甚至嗤之以鼻,唱反調(diào),想法偏激。如果不能及時糾正這些學生的想法,引思明理,那所謂的舉例就是嘩眾取寵,也失去了課堂討論的意義。作為思政課教師,你的思想、觀點,對新聞熱點的解讀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能從大局出發(fā),以傳遞正能量為主旨,以堅定的政治立場讓學生警醒,以深厚的理論功底讓學生信服,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讓真善美的種子在學生心底扎根,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當然,我們“傳道”的方式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一味用“高大上”的大道理菩薩念經(jīng)似的灌輸反而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若能結(jié)合學生的學情,用接地氣的方式,學生反而更容易接受。作為思政課教師,我認為在思政課堂上育人更甚于教書,教師要以自身的格局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懂得做人、學會做人,這才是思政課的意義,也是思政課教師應該發(fā)揮的作用。
三、以樸實的生活品位引領學生
當下中職學生的穿著打扮一直是教師、家長頭疼的問題。大多數(shù)中職生喜歡用個性的服飾、用夸張的裝飾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個別學生甚至穿著暴露,用濃妝艷抹來凸顯自己的“成熟”。早先中職學校還未普及校服的時候,時常會出現(xiàn)教師、學生“傻傻分不清楚”的情況。其實,穿著也是一門學問,也是美德教育的一部分。教師得體的穿著、優(yōu)雅的氣質(zhì)、和諧的動作表情都是人格魅力的表現(xiàn),這種魅力是一種師生之間非語言的交流。學生都是很容易以貌取人的,作為過來人,我們都有對進入課堂的教師品頭論足的經(jīng)歷,而學生與教師的初次見面,學生最先感知的不是這個教師的學識,而是外表。當教師以良好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時候,學生雖然不會當面說,但是心底必定會對這位教師產(chǎn)生一種評價:這個教師像個教師。這種正面的積極的評價一旦產(chǎn)生,學生的心底自然會對這位良好形象的教師產(chǎn)生信賴感。本人認為,教師的著裝打扮應跟上時代的步伐,體現(xiàn)“職業(yè)美”和“現(xiàn)代美”。教師的衣著服飾一定要注意“適應”,即教師的穿著打扮要適應身份、環(huán)境、自身氣質(zhì)、身體條件等,這樣不僅可以打造良好的職業(yè)形象,同時也可以給學生樹立榜樣,這是教師職業(yè)的特殊需求。如果把教師比作園丁,那么園丁的審美和品味直接影響著花圃的形狀和質(zhì)量。良好的教師形象就是一種美,這種美可以感染學生,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境界。
四、用良好的言行引導學生
學生對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而且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再加上他們大部分的生活體驗都來源于學校,教師作為他們接觸最多的社會人,自然是他們模仿的重點。因此,教師的日常行為會對學生的行為產(chǎn)生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言行舉止上要嚴格要求自己,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對一些小的失誤不要不以為然。比如,課堂上遲到早退,課中隨意接打電話,教姿教態(tài)隨性松散等,這些看似細小的行為在學生對教師特有的期望下都會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試想一下,當一位思政課教師以這種不專業(yè)、不敬業(yè)的行為態(tài)度對學生講“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的時候,只會讓學生對教學不信服、對教師不信任,讓思政課失去教學意義。教師不良的言行舉止,不僅損壞了教師的形象,也弱化了學校的教育功能,削弱了學校的教育作用。身教甚于言傳,因此,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日常生活中教師都應注意自己的言行,教師無小事,事事皆楷模。教師作為學生心目中一個特殊的“偶像”,也是他們時常模仿的對象,更應該率先垂范,以德育德,以行導行,要在品格上做學生的榜樣,誠實善良、心懷坦蕩、敢于擔當;要在學風上做學生的榜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生活中做學生的榜樣,言行一致、自省自律、擇善從之。
有人說,一生遇到一位好教師,終身受益。這個“好”不僅僅指教學,還包括教師看問題的態(tài)度、處理事情的方式,甚至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通過學生的感知在心底留下影像,無聲無息地影響著他們的精神世界,好比春風化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教師“人格要正,有人格,才有吸引力”,“自律要嚴,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網(wǎng)上網(wǎng)下一致,積極傳播正能量”。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我們肩負鑄魂育人的擔當和使命,要做到政治素質(zhì)過硬、專業(yè)技能精湛、育人水平高超,只有具備了堅定的理想、高尚的情操、敬業(yè)的精神、淵博的知識和靈活的教學方式,才能培養(yǎng)出政治上清醒、道德上堅定、技術(shù)上扎實的學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簡而言之,思政課教師自身得理直氣壯、名副其實才能上好思政課,成為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培養(yǎng)出像樣的學生。
參考文獻:
[1]牟松濤.淺談教師的模范作用對學生的影響[J].軟件(教學),2014(7).
[2]謝文川.也談教師的榜樣作用[J].考試周刊,2010(7).
[3]劉巖,錢淼華.談教師的榜樣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10).
[4]張青青.淺析教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的影響[J].新課程學習(中),2013(5).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