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屬于設計·應用領域,是對學生進行已有知識的綜合檢驗和能力考查的課程,課程涉及的內容較多,包括書籍的裝幀形式,封面設計,插圖設計,排版版式等。通過實際設計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綜合思維能力,以便于在實踐中設計出具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作品,能更好的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
二、重要概念
書籍的裝幀形式以及封面設計,手工書的優(yōu)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手工書設計的相關知識,學習手工書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書籍裝幀的方法,提高學生對書籍設計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搜集所需資料,學習手工書的設計要素,構成原理和制作方法,能用有創(chuàng)意的形式來進行制作,可采用小組合作方式進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對書籍的審美興趣和審美能力,形成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讀書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書籍的裝幀形式,封面設計,排版版式等內容,通過學生實際動手操作,來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和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在實踐中設計出具有獨特創(chuàng)意的作品。
2.教學難點:教授學生多種裝飾,美化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制作中采取這些方法去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
四、設計思路
為解決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將采用以下的教學策略與手段:
運用情景教學法和講授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了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技能,提高了學生美的意識,鍛煉了動手能力。
五、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課件,教材,卡紙,不織布,剪刀,膠帶等工具。
2.學生準備:教材,自己喜歡的書,卡紙,不織布,剪刀,膠布等工具。
六、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代入階段——鞏固提高——具體時間——作品展示——小結
導入3分鐘,代入10分鐘,鞏固5分鐘,學生練習20分鐘,展示活動5分鐘,小結2分鐘。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老師在課前讓大家每人都帶來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不限題材,不限造型的書,同學們都帶來了嗎?
學生:帶了。
教師:很好。那么那位同學愿意向我們分享一下自己為什么喜歡這本書嗎?
學生開始展示并提出理由。
教師:同學們說的都非常好??墒敲乐胁蛔愕牡胤骄褪?,大家?guī)淼臅鴰缀醵际俏覀兩钪凶畛R姷臅哪?。其實書籍還可以有很多其他的裝訂形式。(展示課件)
教師總結:一本書如果想要吸引我們,不僅它的內容要豐富,書籍的設計也非常重要。比如封皮的射擊,書脊的設計等等,都要注意到。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并讓學生自己來分享,把課題引到書籍的設計上去,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埋下伏筆,為下一步的學習做鋪墊。
(二)代入階段
教師:古代人們制作一本“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工具簡陋,制作難度大。字只能刻在玉片、石片,或者竹簡和絲織品上。再后來,紙張和印刷術的發(fā)明,書籍才算真正的出現。古代書籍的裝幀形式有很多種,包括卷軸裝、經折裝、梵夾裝、蝴蝶裝、包背裝、毛裝等。(展示圖片)再后來,線裝書的出現可稱之為古籍裝訂形式的一重大改革。線裝書牢固、美觀,封面、封底柔韌可卷,閱讀起來非常方便。中國古書裝訂形式發(fā)展到線裝書,可以說已經達到精善完美的地步了。(展示圖片)現在同學們想一想,書籍除了以上的表現形式,還可以怎樣表現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
同學們回答完以后。教師開始講授什么是書籍設計,書籍設計包括書籍造型設計、封面設計、扉頁設計、插圖設計、開本設計、版式設計以及紙張材料的應用、印裝方法等,是一種創(chuàng)意設計的系統(tǒng)工程。
【設計意圖】通過講授書記的演變史,進一步讓學生們了解書籍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鞏固提高
教師像學生展示手工書圖片并提出問題這些書籍運用了什么裝訂形式?
手工書的裝訂形式有平裝式、卡片式、盒子式、立體造型式等。書籍的外部形態(tài)設計包括封面、封底、書脊等,手工書的外觀設計形式多樣。我們可以采用繪畫、粘貼、拓印、剪刻等
裝飾方法,也可以粘貼一些別的小物件比如紐扣,石子,羽毛等等來豐富手工書的內頁設計。
【設計意圖】像學生展示一系列多媒體圖片來直觀地讓他們感受手工書的魔力,通過視覺刺激加上知識講解,掌握創(chuàng)作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動手興趣。
(四)具體實踐
要根據書籍內容設計恰當的裝訂形式和外部形態(tài),看哪位同學的作品最有創(chuàng)意,最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學生開始利用手中工具開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學習了這些知識以后,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想要進行嘗試了吧。下面我們就開始著手進行制作吧。要求方法不限,內容自定,用準備好的工具材料制作一本手工書。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上的分組互動練習,使每個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都能動起來。教師加以知道增強學生自信,小組合作有利用學生養(yǎng)成互幫互助的好習慣。
(五)作品展示
已經完成的小組可以將作品拿到前面進行展示,學生進行點評。未完成的則留作課后作業(yè)。
【設計意圖】采取同學互評的方法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也是對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他們想說敢說的能力。
八、板書設計
九、教學反思
《創(chuàng)意手工書》一課從整體上看,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書籍是我們良師益友,會伴隨我們的一生。一本好書不僅只在于它的內容,他的外觀造型都能給我們帶來美得享受。手工書不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手摸,更要用心去感受。要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發(fā)現的眼睛去完成一件手工書作品。這節(jié)課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老師完成的很成功。希望同學們以后都能養(yǎng)成“愛書”的好習慣。
作者簡介:
張雨婷(1997.7—),女,漢族,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qū),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學,研究方向:美術教育。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