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琴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數學的教學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因此我們任課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促使本班的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其中,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能更好地學習,激活他們的數學思維,促其發(fā)展,也能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
小學數學的教學必須結合時代的發(fā)展所需,尤其是在這個網絡發(fā)達的年代,高效的教學方式是根本,因此我們任課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去實施,以此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其中,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快樂愉悅中不斷探索數學學習,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增加多元形式,豐富教學活動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中,因為小學生會對新鮮事物產生極大的興趣,因此我們任課教師會根據他們的天性,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來依次展開,讓他們可以對數學的學習內容有著強烈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參與度的提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學習思維,促其發(fā)展,也能從中吸引學生的目光,能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得他們學的有滋有味,清楚明白,并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元、角、分”這一課時,因為學生對元的認識并不陌生,但對于紙幣角比較陌生,對分大部分更是從未見過,教師會在具體在教學時,會拿來自己珍藏已久的紙幣來供學生欣賞,讓他們看到從來沒有見過的錢幣,然后在課堂上實際模擬商店的模式,讓小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這些錢幣的使用與換算,能激發(fā)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使其積極地參與到數學的活動中,促其發(fā)展,激活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樣的教學活動形式多樣,既拓展了教學內容,又讓教學變得相對直觀、形象,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新課標下,我們任課教師要充分地了解當前教育教學的整個形式,并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來教學,能使得學生更好地學習發(fā)展,也能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生活學習的重要性,使其感受到數學課堂中的趣味性,充分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發(fā)展,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課時,我們任課教師會利用生活中一個簡單的場景來詮釋,如小明去商店買雪糕,一只老冰棍0.5元,火炬1元,問一共要多少錢?以此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其中,并從中帶領他們去深入本課的知識,豐富小數加減法的定義與定理,也能增加小學數學教學的形式和趣味,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其中,激活他們的學習欲望,使其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能逐步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三、挖掘人物故事,深化教學目標
故事啟迪智慧,共情人性。小學數學不僅承擔智育之責,還肩負著對學生開展德育教學的使命。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中的德育部分教授的不是很全面,因此在新時代的模式下,我們任課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去進行豐富地教學,把數學德育知識詮釋出來,使其可以明白數學學習內容的價值,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開,利于他們的學習與發(fā)展,以此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數學課堂中,建立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時、分、秒”這一課時,我們任課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多媒體技術來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源,讓他們的數學德育知識得到發(fā)展,由于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之中,受到了傳統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的教學都是以成績來衡量教學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這就極大地要求老師一直要圍繞著提升學生卷面的成績而展開。教師會為學生播放袁充發(fā)明日晷的故事動畫,從中要特別強調時間的重要性,以此可以激活學生的珍惜時間的數學德育知識,促其發(fā)展,這樣的教學形式,會讓他們感性的認知化為理性的結論,在他們心中種下珍惜時間、努力讀書的種子,能深化了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提升小學生的研究能力,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我們任課教師會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實施,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新課標為核心進行,讓學生充分地改善以往的學習方式,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其中,能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特別是現在的小學生古靈精怪,學習能力較強,視野也相對開闊,還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地數學學習習慣,促其發(fā)展,激活學生的學習欲望,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真正上喜歡上數學學科,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個性,有利于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曾健.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小學數學統計課堂教學初探——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平均數》一課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4):27-29.
[2]楊忠.以課例為支撐的學科教學法教學研究——基于“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1(03):31-35.
[3]葉宇星.和諧創(chuàng)新智慧生成——淺談在小學數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81.
[4]李月霞.思想方法:數學教學之靈魂——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2018,7(24):123-124.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棠浦鎮(zhèn)講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