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閱讀是開啟小學生心智,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要發(fā)揮閱讀的重要功效,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
【關鍵詞】閱讀興趣? 方法? 活動? 激發(fā)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76-02
關于閱讀的重要性,《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人們獲得信息,認識客觀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兒童啟蒙心智,發(fā)展情商,成熟思維,愉悅情感,由此可見閱讀對于兒童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而要想讓閱讀發(fā)揮其應有的功效,必須首先讓小學生愛上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做好事情和取得成功的動力源泉。心理學理論指出: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我國著名學者郭沫若也曾說過:“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边@充分說明了興趣對成才的重要作用。只有讓小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產(chǎn)生持續(xù)閱讀的原動力,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提出:調(diào)整之后的高考語文分值將達到180分,語文在高考中的分值和地位將進一步加重,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又是語文學科的教學重點?!敖?jīng)濟合作和發(fā)展”組織對全球范圍內(nèi)三十余分國家的部分中小學生學生進行研究得出結果:越熱愛閱讀,考試成績越高;越討厭閱讀,考試成績越低。最好的閱讀者閱讀的范圍很廣,閱讀的內(nèi)容最長最有深度,也就是說他們的讀物是需要注意力持續(xù)更長時間的書。下面我就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簡要談談怎么樣才能讓小學生愛上閱讀。
一、家校聯(lián)系教給方法
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學校時,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在和學生進一步了解后,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喜歡閱讀,課間有時間都會看書,但有些孩子不喜歡閱讀。隨著學段的增加這種現(xiàn)象會越來越明顯,為了避免這種距離越來越大,我們應該在學生踏入校園時就指導家長如何在家引導孩子愛上閱讀。
1.營造良好家庭閱讀氛圍
普瑞斯科特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孩子要喜歡上閱讀,一定要有人引領他們進入書本中的奇妙世界?!奔议L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責任、也有義務擔當起他們閱讀的引領者。我們很多家長每天都是拿著手機到處刷屏、點贊、打游戲、看電視,孩子看見你都這樣不閱讀他還會喜歡嗎?因此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家長的示范引領作用是非常大的,一個從來不閱讀的家長很難想象能培養(yǎng)出一個愛閱讀的孩子。我們可以在家中置辦圖書、擺上書架來打造一個閱讀角,擺上喜歡的書籍和孩子一起閱讀。即使你識字不多也請你拿起書裝模作樣的閱讀,你的孩子會忍不住湊上前來;為孩子在圖書館辦一張借閱卡,經(jīng)常帶他去圖書館、書店閱讀;有條件的家長還可以在家中組織家庭閱讀沙龍,邀請孩子的同伴、同學到家來朗誦詩歌、講故事、分享閱讀收獲和感受。或者在閑暇時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一起交流讀書收獲和心得。
“親子共讀”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且喚醒了他們主體意識和閱讀欲望,調(diào)動起了他們閱讀的興趣,轉(zhuǎn)變了一部分對閱讀不感興趣的學生,促使他們在閱讀的自主性、主動性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結果表明,在實施“親子共讀”計劃后,喜歡閱讀的學生數(shù)急劇上升,不喜歡閱讀的人數(shù)大大減少,與此同時“親子共讀”對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也大有裨益。
2.爸爸媽媽“讀”書給孩子聽
爸爸媽媽給孩子朗讀書籍,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聽說能力、識字能力,更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興趣。尤其是父親在培養(yǎng)男孩的閱讀興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些既能陪孩子玩球,也能陪他們?nèi)D書館或者書店看書的父親才稱得上是“成熟男人”。家長給孩子朗讀的時間盡量固定下來,可以選擇臨睡覺前的半小時為親子閱讀時間。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由家長一人朗讀,中年級家長可以和孩子一人讀一段,高年級可以每人分享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并交流收獲和感悟。
3.閱讀書籍的選擇
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應該選擇不同的書籍閱讀,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選擇繪本為主的書籍閱讀,例如《石頭湯》《魚就是魚》《驢小弟變石頭》等故事性強飽含哲理和知識的繪本;中年級的學生則可以推薦閱讀讀篇幅稍長的故事類讀物、童話類讀物,如《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民間故事》《伊索寓言》《格林童話》等;高年級段的學生可以讀朱自清、冰心、林海音、沈從文等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以及四大名著等中外名作。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
沒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和閱讀情景,是很難收到良好的閱讀效果的。可以從下面幾個思路營造班級閱讀氛圍:
1.建好班級圖書角
建立和用好圖書角,可以有效增加學生閱讀量,幫助學生增長見識,發(fā)展思維。書籍的來源有學校為每班配備的書籍,學生從家里自愿帶來的課外書,到學校圖書室借來的書。班級圖書管理員由大家推薦選舉產(chǎn)生,教師要給圖書管理員明確任務。我們可以每周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活動,師生共同交流讀書方法、讀書心得,教師也可以適時指導學生正確選擇閱讀書籍、撰寫讀書筆記、辦讀書小報、寫讀后感、名家名作推薦會等。
2.聽老師朗讀
實踐研究證明:對那些對文學失去興趣或者從來沒有產(chǎn)生過興趣的學生來說,大聲朗讀是培養(yǎng)文學興趣的最佳方法。教師可以每天利用上課前10分鐘為學生朗讀書籍,書籍可以是自己最近在閱讀的文章、報刊雜志、名著等。在朗讀時最好能加上自己的理解,聲情并茂的朗讀并適時和學生互動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并且長期堅持為學生朗讀的班級學生在閱讀理解、寫作方面都會比平行班不朗讀的班級更強。
3.換書互讀樂無窮
活動基本解決了學生無書可讀的問題。讓每個孩子買齊規(guī)定要讀的書是不切實際的,加上農(nóng)村孩子家里經(jīng)濟條件差,可又不能讓孩子們無書可讀。針對這一問題,在問卷調(diào)查后,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家里都有三五本課外書,于是我們便制定了“換書互讀”方案,在后面的活動中有效的實施了這一方案。發(fā)現(xiàn)這一活動的開展,不僅活躍了班級讀書的氛圍,還增進了孩子們之間的友誼,使資源的利用達到最大化。
三、積極參加社會閱讀活動
現(xiàn)在全民閱讀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街道社區(qū)、圖書館、文化館、新華書店都會定期舉辦很多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孩子們除了可以收獲課外知識、獲得藝術熏陶,還能學會如何與人交流、相處。
綜上所述,閱讀可以讓孩子們認識一個更大更美的世界,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汲取科學知識營養(yǎng),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讓他們變得更有思想,更有知識,更有底氣,擁有更多的本領,從而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既然這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拿起書,踏上閱讀之路,幫助孩子們愛上閱讀的同時認識一個全新的自我吧!
參考文獻:
[1]王淑珠.漫談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的有效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
[2]武鴻雁.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分析[J].文教資料.2019(18)
[3]馬兵霞.強化閱讀,為學生插上騰飛翅膀——探析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5)
[4]楊金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19(14)
[5]楊文燕.如何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J].甘肅教育.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