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玲
【內容摘要】伴隨教學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教師而言,應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同語文學科教學充分結合,促使學生個體實現全面發(fā)展。本文在此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探究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如何高效的培養(yǎng)學生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以期促使該學科教學更加符合新課改相關規(guī)定,切實增強課堂教學實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為在日常教學時,培養(yǎng)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充分結合新課改對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規(guī)定,在以往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基礎上,以課程教學為載體,及時轉變教育教學工作的理念,強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就語文學科來說,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綜合性,也是對其他學科知識進行更好學習的基礎所在。在實施該學科教學時,不僅要對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且要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教學優(yōu)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等多方面的素養(yǎng)?;诖?,教師應深入探究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舉措,在實際教學中靈活運用,確保預期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運用課文強化學生文化審美傳承素養(yǎng)
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可以發(fā)現在部編版等教材中,其中的課文安排和設置均具有非常高的質量,也都是編者經過認真思考,統(tǒng)籌考慮安排的教學內容。就課文內容來看,文質非常的精美,不管是文筆,還是在思想內涵等方面,美感與文化內涵均非常的強。在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涵進行充分的了解,并詳細了解每一篇課文的背景文化,以此更好的實現文化審美與傳承。對于教師而言,要培養(yǎng)學生文化審美與傳承素養(yǎng),必須要對課文內容進行足夠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更好的對課文中所包含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進行發(fā)掘,更好的實現文化傳承與審美,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對《論語》十二章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對其中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充分發(fā)掘,并且該文的教學價值非常深厚,具有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也非常多,對于更好的實施課堂教學意義重大。因此,教師在開展該課文教學時,應以此為契機,深化對學生文化審美與傳承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該文的內容來看,對編纂《論語》的整個過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主要是孔子及其學生在不斷的游歷過程中,所學習積累的一些知識技能,也包括一些懷才不遇的學者,在游歷各國時所受到的挫折,對人具有教育與啟發(fā)價值的一些事例等。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該文時,可以著力培養(yǎng)學生掌握其中所蘊藏的學習方法與教育理念等,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自己在日常學習中是否達到了古人先賢的標準,是否存在需要改進之處。如果做到了,取得了哪些收獲等。在閱讀與思考等過程中,學生可以較好的發(fā)現自身在學習與處世等方面同先輩的察覺,進而強化對先輩的學習,不僅可以實現文化的傳承,而且能夠較好的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通過誦讀和傳承《論語》等經典文章,實現文章中所蘊藏情感的有效傳遞,教師可以更好的對文字之美進行品味,以此對文章內涵進行更加充分的感受。在此情況下,學生可以更好的步入傳統(tǒng)文化的世界,獲得情感的感悟與思想的有效提升,進而實現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不斷改善,更好的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
二、運用寫作強化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培養(yǎng)
寫作是初中語文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是考量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表現。通過閱讀等形式,把課文知識與思想內涵等,內化為學生自身的思維方式與文化修養(yǎng),并且利用寫作將內心所想充分表達出來。通過閱讀與品讀等不斷進行積累,達到更好的寫作效果。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強化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在對疑難問題進行解決時,也會產生寫作欲望,教師應把握有利時機,適時開展寫作訓練,促使學生滿懷情感的開展寫作活動,也能較好的鍛煉其自己的表達能力,實現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提升,進而增強其核心素養(yǎng)水平,并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比如,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以“感悟自然”為主題,要求學生開展寫作練習活動。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結合與自然環(huán)境變化相關的一些網絡資料,搜集相關的寫作素材,通過對其進行整合,更好的抒發(fā)其內心的情感,利用寫作表達出其觀點,并鍛煉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如目前存在的“海平面上升”、“全球變暖”等都是與自然環(huán)境變化密切相關的一些時事,也是各大媒體機構爭相報道的熱點,相關的素材非常豐富。學生通過對寫作素材的搜集,可以更的了解自然環(huán)境目前變化的總體情況,尋找到寫作的切入點,為文章論述提供依據,提高文章的質量,也是強化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個非常有效的過程。通過該種方式,學生開展寫作練習能夠較好的對其信息搜集與語言綜合運用等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切實提升其核心素養(yǎng)水平,對于其實現更加全面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三、通過閱讀鍛煉強化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在初中語文教學時,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要求教師必須要對此高度重視。通過閱讀教學,教師可以較好的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促使學生實現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并且不斷提升質疑的合理性。在語文知識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非常關鍵,尤其在閱讀教學中更為重要。在對書本課文或者課外資料開展閱讀時,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并未學生閱讀,預設若干個有助于學生閱讀學習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問題,促使學生更好的把握閱讀的本質,針對性的開展閱讀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自身思維的發(fā)展和有效的提升。
比如,在開展閱讀學習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帶著質疑的心態(tài)開展閱讀,并要求學生大聲的進行朗讀,促使學生可以在閱讀的情境中實現全身心的投入,進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以此充分感受課文的主旨。對于部編版初中語文而言,其中所設置的很多篇目,都比較適合初中生開展閱讀學習,培養(yǎng)思維能力素養(yǎng)。如在閱讀《紫藤蘿》瀑布一文時,如果學生自己進行默讀,很難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也難以對其思維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朗讀,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覺得自己仿佛就是課文的作者,仿佛處于紫藤蘿的海洋之中,獲得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對課文內容的大聲朗讀,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度進一步增強,進而能夠較好的解答其在閱讀學習中對作者的描寫產生的一些質疑。通過該種方式,學生較好的解決了其在閱讀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思維能力顯著提升。在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之后,也較好的豐富了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促使其綜合素質明顯改善。
結語
新時期,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時,要想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水平,要求教師必須要靈活運用教學策略,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提升為重要衡量指標,適時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要求教師應對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進行充分了解,明確教學的目標,并確保在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突破傳統(tǒng)教學局限。同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實際,不斷豐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促使其核心素養(yǎng)得以全面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符建美.對核心素養(yǎng)觀下初中語文閱讀活動模式的構建與反思[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2):26-28.
[2]王自強.芻議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課程整合實施方法[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57-58.
[3]趙曉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95-96.
[4]馬忠虎.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初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甘肅教育,2019(21):76.
[5]丁翔.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升華閱讀教學——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0):57-59.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城南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