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李萬海
(江蘇省射陽縣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江蘇 鹽城 224300)
慢性胃炎多因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所致,隨病情進展患者將出現(xiàn)上腹部疼痛、灼燒感、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HP感染多源自胃竇和胃角,如未及時治療,感染將發(fā)展至賁門、胃底及胃體,導致萎縮性、多灶性病變的發(fā)生[1]。枸椽酸鉍鉀片、替硝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是目前臨床清除HP的一線藥物,但隨著抗菌藥物應用的愈加廣泛,患者往往表現(xiàn)出明顯的耐藥性[2-3]。本研究給予HP相關性胃炎患者大劑量奧美拉唑鎂治療,并觀察其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8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HP相關性胃炎患者60例,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0~75歲,平均年齡(44.57±5.08)歲;病程2個月~9年,平均病程(5.36±0.92)年。對照組中男17 例,女13 例;年齡32 ~72 歲,平均年齡(45.03±5.66)歲;病程4 個月~10 年,平均病程(5.53±1.1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納入標準:①胃鏡檢查顯示為淺表性胃炎,經(jīng)組織學檢查確診;②14C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為陽性;③意識清晰,簽署相關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病歷資料缺失;②近期使用鉍劑、抗菌藥物、質子泵抑制劑(PPI)等藥物;③對艾司奧美拉唑鎂過敏;④胃泌素瘤、胃癌及消化道穿孔者。
兩組患者均口服枸椽酸鉍鉀片(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00084),0.3 g/片,2片/次,2次/d,餐前服用;替硝唑(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50320),0.5 g/片,1片/次,2次/d,餐后服用;克拉霉素片(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60227),0.25 g/片,1片/次,2次/d,餐后服用。在此對照組在此基礎上餐前口服艾司奧美拉唑鎂(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379),20 mg/次,2次/d。觀察組在常規(guī)用藥基礎上餐前口服艾司奧美拉唑鎂,40 mg/次,2次/d。兩組均持續(xù)治療2周。
(1)臨床療效:統(tǒng)計兩組患者早飽感、惡心嘔吐、上腹部灼燒感、噯氣及上腹脹痛等癥狀積分。無癥狀計0分;經(jīng)提醒回憶起癥狀計1分;有癥狀,但未影響日常生活計2分;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計3分。癥狀積分=計分×發(fā)生頻次。以臨床癥狀消失,癥狀積分降低75%~90%為顯效;癥狀積分降低50%~74%為有效;癥狀積分降低26%~49%為好轉;未達上述標準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2)HP根除率: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停藥1個月以上,進行14C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為陰性即代表HP根除。(3)并發(fā)癥:對比兩組患者腹痛腹瀉、皮疹及味覺變化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HP根除率為86.67%(26/30),對照組HP根除率為63.33%(19/30);觀察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356,P=0.037)。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HP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及胃癌發(fā)生的高危因素,目前國際上所廣泛推薦的一線HP根除治療方案為兩種抗生素、PPI及鉍劑的四聯(lián)方案,但隨著甲硝唑尤其是克拉霉素等抗生素耐藥率的不斷升高,使得該方案的HP根除率日漸下降。研究表明[4],HP清除難度在胃內(nèi)pH值為5.2左右時顯著上升;而在即使出現(xiàn)克拉霉素耐藥的情況下,如胃內(nèi)pH可較長時間保持4.0以上,HP根除也相對較為簡單;當胃內(nèi)pH為6.4時,HP根除極為容易。
本研究所用的艾司奧美拉唑鎂屬PPI,是奧美拉唑的S-異構體,其清除HP的作用機制如下:(1)提高胃內(nèi)pH,促進HP的生長以及活躍,降低根除難度;(2)在pH值提高的前提下,減小抗生素最低抑菌濃度,優(yōu)化抗生素的生物利用度和穩(wěn)定性;(3)對HP生存必須的尿素酶直接發(fā)揮作用,從而抑制HP活性[5]。本研究中,采用大劑量艾司奧美拉唑鎂治療的觀察組患者HP根除率高于常規(guī)劑量治療的對照組,其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且并未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分析其原因在于艾司奧美拉唑鎂對H+-K+-ATP酶具有特異性抑制作用,能夠阻斷胃酸分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并在酸性環(huán)境中轉化為活性成分,與本研究中的抗菌藥物合用,發(fā)揮到更強的殺菌效果。此外,PPI的代謝通過細胞色素酶P450,亞型CYP2C19基因多態(tài)性對其代謝速度影響極大,但該基因多態(tài)性對于艾司奧美拉唑鎂的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患者采用大劑量艾司奧美拉唑鎂治療可有效緩解其臨床癥狀,提高HP根除率,且具有較高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