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芳
摘 要:移動互聯(lián)網下衍生出的信息技術從某種方面來說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了。特殊需求的人群是整個人類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對這一人群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更能加快他們回歸主流社會的速度,體現(xiàn)出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
一、用網絡授課,豐富送教上門教學模式
1.網絡授課的優(yōu)勢。不受時空約束,節(jié)約時間成本,輔助工具不受約束,授課時間及授課課時量大大增加。
2.網絡授課的形式:(1)面對面視頻語音教學形式。(2)微視頻教學形式。(3)APP學習互動模式。
3.網絡授課的內容。送教上門服務內容主要針對重度殘疾、極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的實際需求,立足學生發(fā)展實際,給殘疾兒童少年提供高質量的生存教育,滿足終生發(fā)展需求。我們把送教上門服務內容為:學科知識、養(yǎng)成教育、生活技能、心理輔導、家長培訓、康復訓練等。
二、健全網絡資源,充實送教上門教學內容
1.編寫統(tǒng)一的校本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特殊教育資源進行分析、整合、構思,編寫以生活適應、生活語文、生活數(shù)學、音樂游戲、運動康復、精細動作六方面為主要內容的送教校本教材,分別從學習生活、個人生活、家庭生活、自然與社會四個主題切入,并形成了電子課本。
2.健全統(tǒng)一的校本備課。根據(jù)特教學校的研發(fā)的校本教材,結合學生的評估情況,制定教學設計及課件,形成電子備課,建立教學資源庫。各送教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做適當調整,有助于針對性地對送教學生進行個別教學。這樣送教教師就可以利用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進行教學,能更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取得更好地教學效果。
3.設計統(tǒng)一的康復視頻。收集送教學生的評估情況,設計學生的康復訓練教案,拍攝1至5分鐘的康復視頻,如:對于腦癱孩子的手部精細動作的康復、唐寶寶的語言康復訓練等,制作收集上傳至學校資源庫。通過網絡,樣我們的送教教師后就能選擇康復訓練視頻對送教學生進行專業(yè)的、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家長也能利用視頻經常對孩子進行康復,取得最好的康復效果。
三、搭建網絡平臺,培養(yǎng)送教上門教師梯隊
1.利用網絡培訓。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利用網絡資源建立送教上門工作微信、QQ群,進行網上培訓學習,通過一些文章,專家講座,特教教師個案分析等培訓提高送教教師對特殊兒童的認識,并為送教上門教育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礎。
2.分享教學心得。利用網絡化其獨有的特點,迅速、準確地進行新知識的教學活動,利用我們現(xiàn)有的網絡平臺通過群內對話,定時集中培訓、電子宣傳冊等方式進行分享,充分共享網上資源,及時了解送教上門教育教學信息。
3.網絡答疑解惑。由于普校教師并未受過特殊教育專業(yè)培訓,對特殊兒童教育教學這方面知識比較欠缺,所以對特殊教育兒童教育教學有一定困難。我們通過解疑一對基這樣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送教教師在送教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
四、學習網絡軟件,提高送教學生生活技能
生活中種類繁多、用途廣泛的應用軟件不僅僅是消磨時間,也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和輕松愉快。我們特殊兒童可以掌握那些必要的軟件來優(yōu)化學習,提升生活品質呢?
1.社交軟件:微信、QQ等,這些社交軟件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移動生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對于不會打字送教上門學生,可以直接按住語音聊天,有圖片、有視頻的可以直接在線發(fā)布相關的圖片、視頻給對方。
2.學習軟件:納米盒、wawayaya愛讀等,可以拓寬學生視野,拓寬了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使其足不出戶,可以聆聽各地老師的講授,結識各地伙伴,是有限的精力得到延伸。
3.娛樂軟件:愛奇藝視頻、益智小游戲等,互聯(lián)網時代下,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娛樂生活軟件,文明娛樂,健康休閑使送教上門學生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的生活,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情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生活軟件:高德地圖、支付寶、瀏覽器等。多樣的生活軟件能是生活更加便捷,讓特殊兒童更好地融入生活,提高生活品質。
五、建立網絡評價,形成送教學生電子檔案
針對縣級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教學,如何對送教學生實施網絡階段性評價呢?
1.初次評估、制定個別教育計劃
按照殘疾兒童能力評估表,由送教教師對送教對象的能力逐項評估、計分。通過初次評估,制定個別教育計劃,建立檔案。
2.再次評估,確定送教內容和方式
參照初次評估的結果和制定的個別教育計劃,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送教內容,采用到學生家中授課和網絡遠程學習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授課,做好送教上門記錄。
3.終結評估、調整個別教育計劃
每個學期中和學期末按照殘疾兒童能力評估表,再次對送教對象的能力進行評估。通過對比,研究教學效果,及時調整個別教育計劃,指導下一步送教上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