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環(huán)寧
摘 要:閱讀能力是初中生學習語文必須掌握的能力之一,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探討在整本書的閱讀中提高初中生語文思維能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書籍?閱讀?初中語文?思維能力
新課標中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遵循三位一體的教育思想,培養(yǎng)學生自讀再到課外閱讀的能力,并且將整本書的閱讀作為有效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與教材的閱讀本文不同,整本書閱讀材料的篇幅較長,學生閱讀前要做好閱讀計劃的工作,以閱讀筆記形式完成整本書的閱讀任務。此外,閱讀的過程中還不能局限于對表面文字的理解,需要從字面內(nèi)的含義去領悟,掌握文本背后的內(nèi)涵,把握思想意義與藝術特點,只有經(jīng)歷了這樣的閱讀過程,學生才能讀有所獲,并且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
一、通過思維導圖理清閱讀脈絡,全面了解閱讀人物與作品本身
由于整本書的閱讀文本字數(shù)非常多,故事情節(jié)也較多,框架非常大,因此閱讀前擬定思維導圖的方法開展閱讀工作非常必要,教師可以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整合與歸納相關信息,方便對信息進行辨析[1]。思維導圖中的要點主要有寫作背景、情節(jié)梳理、人物形象、主題思想、讀書感悟等等。眾所周知,思維導圖是一種整合文章關鍵詞或中心想法以作串聯(lián)來輔助閱讀理解的方式,其基礎為頭腦風暴,利用學生閱讀過程中左右腦本身的生理機能,串聯(lián)各個主題之間的各種關系,從而達到簡單、有效,便于理解的效果,在實踐應用中筆者發(fā)現(xiàn),思維導圖的閱讀方法深受初中生喜愛[2]。具體到整本書的閱讀指導中,思維導圖就可以用來梳理整本書講述故事的各個情節(jié),或是梳理人物的圖譜,進行綜合呈現(xiàn),在導圖中學生能夠快速看清人物關系或事件關系,無論是理解能力或是概括能力都能有所提升[3]。比如閱讀《駱駝祥子》,結合書籍故事性的特點,其故事情節(jié)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脈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中心點確定為駱駝祥子,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思想感悟、藝術特色、文學常識和人物分析,比如人物分析中包含有車夫祥子、妻子虎妞、雇主曹先生、愛人小福子、父親劉四爺以及仇人孫偵探等等,在人物后標注對應的個性特點,也可以從事件中直接進行概括,方便學生閱讀梳理和理解。
二、通過分類比較分析人物形象,總結主題體會作品精髓
分類比較的閱讀方式主要針對整本書中人物進行對比,對比下的總結,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進行分類對比時,學生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和閱歷,從文本中找出人物與人物之間存在的差異點,同時結合人物存在的背景資料,深度理解下歸納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深刻主題。在筆者開展的閱讀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分類比較再進行歸納主題的促進閱讀方式能夠優(yōu)化學生思維品質(zhì),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形成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樣以《駱駝祥子》的閱讀為例,學生需要掌握的是作者老舍先生為何會以人物悲劇命運為故事背景,其目的又是什么?該文的背景是黑暗的舊社會,文章的寫作就是抨擊社會制度和不良傳統(tǒng),但結合初中生的人生閱歷而言,對舊社會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對比法納西作品中有清晰形象的兩位女性——小福子和虎妞,找出各自的形象特點以及與主人公祥子之間的關系,對其悲慘命運引發(fā)的社會根源加以總結。比較中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兩位女性的個性均非常鮮明,其中虎妞屬于工于心計的人物,除了大理家業(yè)以外,還有她父親刻薄吝嗇的內(nèi)在,因為家庭環(huán)境的優(yōu)越感使其形成飛揚跋扈的個性,但與此同時,她也敢于追求自己的愛情。而小福子則是一名非常關鍵的女性人物,盡管文章著墨不多,但也能看出小福子的娟秀內(nèi)斂,為人老實,是中國傳統(tǒng)美德下的勞動婦女,兩者進行對比,很快能辨析出性格上的不同,凸顯虎妞粗俗和跋扈的個性。學生掌握兩位女性的性格特點后,教師再次為學生進行引導,對比兩位女性均非常悲慘的命運,比如虎妞難產(chǎn)而死,小福子上吊自殺,之所以有這樣的結果,除了各自個性上的不足與缺陷外,還與當時社會根源的共同點相關,兩位女性均深受黑暗社會的熏染,受到封建家長制度的殘害。最后是兩位女性與祥子的對比,學生就能發(fā)現(xiàn)她們都是祥子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女性,但關系卻不同,在關系層面的對比中學生又能理清小福子與祥子的共同點,以及虎妞與祥子之間畸形的一種夫妻關系,聯(lián)系當時黑暗的舊社會背景進行分析,學生能夠更好地串聯(lián)背景與人物、事件,促進閱讀的理解。這樣的過程一層層銜接,由深入淺,最后形成對整體的認識,能夠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促進語文綜合實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生語文的閱讀學習不但要涵蓋課內(nèi),更要延伸到課外,教師要注重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鼓勵學生有計劃地、科學地進行閱讀,采用思維導圖和對比等方式,梳理閱讀脈絡,促進理解,最終全面提高語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曉晴.提高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12(2):80-81.
[2]孫梅梅.淺談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語文思維[J].學周刊,2015,5(20):108-109.
[3]于燕.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版),2015,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