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娟
摘 要:小學生大部分年齡處在7—12歲之間,正是對外界事物好奇的年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性的教學,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了對學生重點詞匯的考察,對學生運用修辭手法的理解能力的考察,以及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因此,如何正確地在閱讀教學中使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成為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通過闡述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當中科學進行小組劃分、有效選擇教學內(nèi)容,以及深入開展實踐活動,為相關工作提供豐富經(jīng)驗。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嘗試
在新課標的不斷改革下,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是小學語文閱讀中必選的教學模式之一,合作學習能改善現(xiàn)有語文閱讀現(xiàn)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運用合作學習,可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科學進行小組劃分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合作型閱讀,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是進行科學合理劃分小組。在目前看來,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課程以及不同的教學目的對學生進行分組,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相應的學習習慣進行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可選擇固定的分組方式,固定的分組方式,一方面可增加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學生在固定的分組中可互相進行了解,并可進一步探討閱讀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和重點,在學生在互相了解的基礎上,更能進行進一步的合作,增強了彼此之間的合作感和信任度。除此之外,還可采用流動模式,組內(nèi)成員不固定,這種分組的好處是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后,把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學,在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提問,學生進行初步思考,初步思考結束后,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交流,找出問題的答案,在組內(nèi)推選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學中針對問題,講解自己小組給出的答案,在全班同學中進行交流,對于全班同學不一致的問題,教師應主動引導使全班同學對問題達成共識,確保分組學習的效率。
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有效選擇教學內(nèi)容
有效選擇教學內(nèi)容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小學語文閱讀開展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但在閱讀中注意,需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不是所有的閱讀都適合合作學習的方式,因此在選擇閱讀內(nèi)容時,應科學合理,根據(jù)要求和教學目的,在相應的教學素材和課外素材上進行選擇。此外,在選擇過程中,教師應對本次選的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中,教師應根據(jù)自身設置的重點難點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進行討論,在難點問題上,可通過學生進行討論后由代表進行進一步對難題的解釋。教師應時刻注意討論的問題應是本次教學的重點問題,對于有探究價值的討論,應積極鼓勵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讓合作學習真正起到提升學生自身素養(yǎng)的作用,在選擇內(nèi)容時,教師可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和其他選擇素材的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在選擇過程中教師應與其他教師多溝通、多交流,確保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適合當代小學生閱讀,更適合合作閱讀。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明確選擇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以確保能達成怎樣的閱讀和教學效果,更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發(fā)散思維和理解能力,理解文章中運用的修辭手法,進一步進行培養(yǎng)學生在修辭手法上的運用能力。
三、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當中深入開展實踐活動
在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并不是很理解,小學生的社會經(jīng)歷較少,因此對許多事物了解并不透徹,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過程,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與寫作互相聯(lián)系,避免將兩者切割分離開,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還可深入開展實踐活動。比如,在進行閱讀我變成一棵樹這篇文章時,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感受變成一棵樹之前與之后的變化,更可通過合作學習的手段,幫助學生真正融入我變成一棵樹的學習氛圍中,在此之外,教師更應帶領學生深入開展實踐活動,在戶外活動中,使學生自身通過觀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懂得我變成一棵樹當中作者的真實感受,使學生在觀察大自然時,通過發(fā)揮自身想象力了解作者的內(nèi)心和想法。在此之外,還可通過半命題作文我變成了×××——為題,使學生在觀察大自然之后通過寫作掌握閱讀過程中所學習到的修辭手法,學習像作者一樣表達自身的情感,更進一步掌握文章的中心和主題思想。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還可鍛煉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可與合作閱讀相輔相成,提升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在合作閱讀中,深入開展實現(xiàn)活動,更能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愛好和提升對大自然的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閱讀教學模式,更是小學閱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合作學習,調(diào)動學生對學習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文章中作者表達的主題思想與感受,學習作者運用的修辭手法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實際開展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學標準和要求。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將這些融入合作學習中,確保合作學習的高效率,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石春業(yè).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98-99.
[2]王升武.淺析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99.
[3]張譯丹.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