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 410006)
校園晚會作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載體,在創(chuàng)作執(zhí)行過程中應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的原則,結合晚會的主題、校園文化符號以及舉辦的時間節(jié)點等要素,銳意進取,勇于探索。《研麓風正起 奮進新時代——2020年湖南大學研究生新年晚會》(以下簡稱“晚會”)是由學生團隊創(chuàng)作執(zhí)行的唯一一臺面向學校全體研究生的校級文藝晚會。作為研究生展示風采的重要舞臺,晚會有利于增強研究生的主人翁意識以及對于學校的認同感。晚會自2019年9月底正式啟動創(chuàng)作工作,前后歷時3個月,于2019年12月26日在湖南大學大禮堂上演,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湖南大學新聞網、湖南大學官方B站播出晚會完整版視頻,線上線下累計收看近5000次。晚會緊扣“研麓風正起奮進新時代”的主題,結合“辭舊迎新”“總結與展望”的時間節(jié)點,在思想性、藝術性以及團隊的執(zhí)行等維度進行了諸多創(chuàng)新嘗試。
校園文藝晚會是由同學們自己參與策劃、創(chuàng)作、排練、演出的文化活動,文藝是其重要的表現形式,思想的引領示范是其重要內核。校園晚會的創(chuàng)作過程,應該回答好如何能夠“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這一重要問題。既要讓觀眾看得下去,又要讓觀眾記得住,更要讓晚會傳得開。晚會大力弘揚主旋律,壯大正能量,思想上堅持在“守正”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
晚會的思想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兩輪特別設計,即初心篇和使命篇。邀請研究生身邊的杰出導師代表和優(yōu)秀團隊代表,以“主持人現場采訪+嘉賓分享的‘微訪談’”形式,聽他們談初心、聊使命。特別設計巧妙地將2019年度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思想內涵嵌入其中,使同學們在晚會“微課堂”中有收獲、有啟發(fā)。研究生導師代表與同學們分享選擇做科研的初心,勉勵同學們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團隊代表博士生理論宣講團暢談當代青年的責任和使命,分享他們在理論宣講中的故事。特別設計環(huán)節(jié)通過文藝晚會的表現形式,激勵廣大青年學生特別是學生黨員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
晚會在節(jié)目的選擇和創(chuàng)作上緊緊圍繞“校園”“青春”“夢想”等關鍵詞。歌曲聯唱、現代舞蹈等節(jié)目充分展示學生的青春活力。原創(chuàng)歌曲結合湖南大學以及學校所在地的重要文化“符號”進行創(chuàng)作,表達了青年學子的追夢激情和拼搏進取的態(tài)度。詩朗誦《不一樣的年代 一樣的青春》充分結合“承前啟后”的時間節(jié)點前后的重要事件,將“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授予王蒙‘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脫貧攻堅決戰(zhàn)決勝之年”等融入文本之中,立足瀟湘,為觀眾呈現“五四愛國學生”“青年師長陳樹湘”“《青春萬歲》”“扶貧干部黃文秀”等4位(組)不同年代青年的奮斗圖譜,呼吁廣大青年學生用奮斗書寫民族復興的傳奇。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晚會以民族芭蕾《我愛你,中國》為序,用民族舞蹈的形式,表達青年學生對祖國的深深愛戀,同時也為晚會定下積極向上的思想基調。與開篇呼應,晚會在歌曲《共筑中國夢》中落下帷幕,作為偉大復興中國夢踐行者一代的青年學生,應敢于追夢、勇于筑夢、勤于圓夢。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歌曲更是號角,激勵廣大青年前行。與此同時,晚會演出當日(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126周年誕辰,晚會導演組在籌備階段通過與表演者充分協(xié)調溝通,選定當晚教師節(jié)目為歌曲《瀏陽河》,在湘江畔向偉大領袖獻禮,增強廣大師生“知來路,明去處”的思想認同。
圖1 晚會精彩瞬間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受眾獲取資訊、文藝等內容的途徑也更加豐富多元,對于校園晚會的要求也在提升。作為面向研究生群體的校園晚會,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藝術的高雅性是創(chuàng)作的首要原則。同時,為區(qū)別于其他校園文藝晚會,在節(jié)目形式、節(jié)目編排、演出群體等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別出心裁的設計和創(chuàng)新。
晚會在傳統(tǒng)語言類、舞蹈類、歌曲類節(jié)目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根植于學校文化內涵,打造研究生群體喜聞樂見的原創(chuàng)歌曲和創(chuàng)意語言節(jié)目:《有你更精彩》和《湖大新聞》。歌曲《有你更精彩》內容創(chuàng)作上緊緊圍繞湖南大學以及學校所在地的文化“符號”,突出湖南大學“千年學府”文化底蘊。與此同時,在舞臺設計上,打破傳統(tǒng)的主舞臺單一表演空間,主舞臺及觀眾席都分布了舞蹈演員,通過深入觀眾之間,打造全方位立體式的舞臺表演,在加強與觀眾互動的同時,也提高了節(jié)目的可觀賞性。語言節(jié)目《湖大新聞》則是以學校2019年度新聞為創(chuàng)作背景,結合時事要點和網絡熱點,以“現場新聞播報+前期拍攝VCR”的方式呈現。將學校發(fā)展近況、校園新聞熱點、校園名師名人等以詼諧幽默又不失嚴肅的方式展現,致力于講好校園故事、青年學生故事,增強研究生群體對學校的認可度和歸屬感。
研究生導師、外國留學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同構成了晚會的中堅力量,實現了演職人員全覆蓋。作為研究生學業(yè)指導方向標的研究生導師在學生美育教育上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邀請導師登臺表演,以“言傳身教”的方式進行美育教學,是校園文藝晚會創(chuàng)作的可行途徑。除此以外,還邀請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研究生代表,以校園學習生活為創(chuàng)作靈感、以全中文“三句半”為表演形式進行表演。在全球化的積極影響下,2018年我國共有各類來華留學生49萬余人1,增長態(tài)勢穩(wěn)中向好。作為深入參與中國研究生文娛生活的重要途徑,晚會也成為了與他們進一步交流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首先,在節(jié)目編排方面晚會分為“傳薪火·楚材蔚起”“匯青春·風華正茂”“共奮進·再續(xù)華章”三大篇章,并伴有完整的序和尾聲,結構完整。整體上看,與“研麓風正起 奮進新時代”的主題相呼應,在內涵上體現當代研究生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在外延上展現了時代發(fā)展的藝術擔當。其次,在節(jié)目編排上充分掌握科學性,合理安排各個篇章歌舞類、語言類節(jié)目的表演次序,最大程度的放大舞臺的張力。在保證舞臺感情積累的前提下,突出晚會亮點和創(chuàng)新點,給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最后,精準把握晚會總體節(jié)奏,保證每個節(jié)目不拖沓、恰到好處地呈現。
圖2 晚會導演團隊
精良的制作是貫穿始終的動力機制,而管理的創(chuàng)新、細節(jié)的把控、傳播的優(yōu)化則提供了有力的現實支撐。作為面向全體研究生的校園文藝晚會,晚會整體流暢是基本要求,而精良的制作則是其重要保障,這與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團隊以及各司其職的團隊分工是分不開的。
晚會在創(chuàng)作和前期排練階段創(chuàng)新管理方式,實行“節(jié)目編導負責制”,即導演團隊每位成員各負責一個節(jié)目的文本創(chuàng)意、演員排練、細節(jié)打磨、服化道的準備、整理聲光電的需求等工作。這樣的管理方式有效解決了校園文藝晚會在創(chuàng)作和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導演團隊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yè),各自擅長的領域和方向各不相同,絕大多數人對文藝晚會的創(chuàng)作和執(zhí)行并不完全專業(yè),以及學生身份角色特的殊性,學術科研是主要任務,疲于平衡晚會創(chuàng)作和學業(yè)矛盾等。與此同時,實行“節(jié)目編導負責制”的管理方式,大大節(jié)省了晚會演職人員的時間成本,給予導演團隊很大的自主性,也保證了單個節(jié)目的完整性。
進入到晚會合練階段,在實行“節(jié)目編導負責制”的基礎上,根據晚會演出需要,按照視頻、音頻、燈光、話筒、道具等不同的崗位,結合各自的特長優(yōu)勢、前期負責節(jié)目類型等因素,對導演團隊重新分工。在此之前,導演團隊以晚會演出當日的時間為軸線,制作晚會臺本并提前召開“播前會”確保導演團隊每位成員都知曉自己所承擔的任務、扮演的角色,對于晚會當日和晚會演出時間里個人“動線”要做到熟記于心,時間精確到分。重細節(jié)還體現在對現場演出內容實行嚴格“三審制”、表演團隊的后勤保障等多個方面。經得起推敲的細節(jié)以及導演團隊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保證了晚會的流暢度,“非專業(yè)”的人員構成同樣也能完成超水平、夠專業(yè)的任務。
新媒體時代下,校園文藝晚會的傳播力、影響力同樣不容小視。晚會采取線上線下同步宣傳的模式,提升宣傳質量,擴大宣傳范圍。線下宣傳,充分結合校級學生組織廣大輻射面以及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yè)的情況,變劣勢為優(yōu)勢,以學院、專業(yè)和導師團隊三級為單位,在演出前后進行線下宣傳,做到“人人都是宣傳員”。線上傳播,通過學生組織的微信公眾賬號,晚會前推出3篇預熱報道,晚會結束后推出1篇總結報道。四篇新媒體報道嚴格把控內容質量、視覺效果。通過系列線上宣傳報道,公眾號在湖南大學12月份校園微信中排名第5名,單篇新媒體圖文取得12月份校園微信熱文TOP10中第3名的好成績2。除此之外,“湖大研工”微信公眾賬號多次對晚會進行圖文報道,湖南大學新聞網3、湖南大學官方B站4播出晚會完整視頻。
校園文藝晚會在創(chuàng)作執(zhí)行的過程中,應重點關注思想性、藝術性以及制作等三個維度,結合文藝表達的思想基調、內容、形式以及團隊管理等方面,在“守正”的基礎和前提下,大膽“創(chuàng)新”。在校園文藝晚會中注入時代內涵、校園文化和青春元素,為豐富校園師生文化生活貢獻文藝的力量。
注釋:
1.數據來源: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2.數據來源:微信公眾賬號“湖南大學”https://mp.weixin.qq.com/s/FSB_bqcte2lLd8Z7vqeFCw.
3.湖南大學新聞網:http://news.hnu.edu.cn/info/1114/20232.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4.湖南大學官方B站:https://b23.tv/av8146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