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惠茹
巖佐京子在其著作《別把電視機當保姆》中提到,根據(jù)調(diào)查,有的家庭中電視機開著的時間達17個小時,每天開機在10個小時的家庭更是不在少數(shù)。我在自己的四十人班額的班級中也做過調(diào)查,有超過50%的同學每天看電視一個小時以上,更有30%的同學每天兩個小時以上,還有15%的同學每天看電視長達三、四個小時。假設(shè)孩子在電視機長開的家庭中長大,不論孩子睡覺還是醒著,做作業(yè)還是玩游戲,電視機的聲音會不間歇地傳入孩子的耳朵,如同機械的聲音拷問他一般,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這聲音可能會對孩子的精神造成了某種傷害。
讓孩子遠離電視機或者其他的電子屏幕吧,讓孩子回歸本來的天性吧!我們不能完全否定電視機或電子產(chǎn)品,但是我們需要反思它們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蛟S,在周末,某個休息時間,我們可以允許孩子看看有意義的教育類節(jié)目、玩玩游戲,放松下自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因此而失去了與孩子們并肩散步,聊天相處得時間。一旦電子屏幕成了孩子們打發(fā)時光,解悶的工具,那么孩子會對這種外在的化解焦慮的手段形成心理上的依賴。
當孩子煩躁不安,心情不佳時,電視機或者電子屏幕起到了創(chuàng)可貼一樣的作用,占據(jù)了孩子與父母情感交流的時間。慢慢地,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他們無法靜下心來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當孩子沉浸在游戲中無法自拔時,他們的感覺也隨之變得不再靈敏。長此以往,電視機和電子產(chǎn)品變成了枷鎖,孩子們難以與他們分離。 只要屏幕一亮起來,他們就能獲得一種奇怪的愉悅感。
其實,能否妥善安排好自由時間是一個人重要能力的體現(xiàn)。我們的孩子總是潛移默化受我們的影響,每天忙忙碌碌。孩子長大以后,無法安詳?shù)匾粋€人獨處。孩子能在各種狀態(tài)下游刃有余,而不必借助玩具、手機電視機,或其他輔助手段,這著實是一個人幸福能力的體現(xiàn)。有時候,父母可以陪孩子去動物園,跟他們騎單車,一起去散步,去旅行,有深刻情感的語言和陪伴比在屏幕前消磨時光有意義的多。跟電視機說再見吧!
有時候,當我們摒除一切浮躁和喧囂,開啟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就會獲得意義重大的體驗。凝望美麗的夕陽殘紅,心靈總會震撼不已,有時注視五彩繽紛的彩虹,會感動的無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