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摘 要] 結合甘肅省通渭縣的實際情況,種植中藥材可以讓農民真正富裕起來?;诖?,本文探究種植金銀花的現(xiàn)實意義,并結合金銀花的種植難點總結金銀花栽培技術,全面提高其種植產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關鍵詞] 金銀花;價值;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7.7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0)04--2
種植金銀花可提高農民收益,同時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金銀花,從而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在金銀花種植過程中,需要考慮金銀花的綜合效益,加強對金銀花栽培技術的研究,不斷完善金銀花種植、銷售體系,為提高金銀花產量提供保障,從而全面提高金銀花種植的綜合效益。
1 金銀花的價值
金銀花最早出現(xiàn)在《神農本草經》中,那時金銀花被用作清熱解毒的良藥。雖然金銀花甘寒清熱,但不會傷及脾胃。同時,金銀花有芳香氣味,能宣散風熱,還能清潔消毒,在治療熱性病、喉咽腫等惡性疾病方面具有較高的醫(yī)用價值。198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將金銀花確定為名貴的中藥材,而且是藥食兼用品種。金銀花除含有藥效成分外,還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其氨基酸含量在8%左右,并且種類齊全,水溶性糖含量在18%以上,還含有錳、鉻、鎳、銅、鋅、鈷、硅和鐵等人體必需元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1]。金銀花通常被作為忍冬酒、飲花茶、忍冬可樂等保健產品的制作原材料,因而具有很大的市場開發(fā)潛力。
與其他植物相比,金銀花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對于土壤的要求相對較為寬松,我國山東、湖北、陜西、河南和廣東等省區(qū)都可種植金銀花。加強金銀花的種植,充分發(fā)揮金銀花的生物學特性,有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2 金銀花的種植難點
2.1 花蕾小,采摘困難
金銀花花蕾小,因而存在采摘困難等諸多問題。而正是由于金銀花的生長特性,在金銀花種植過程中為了保障金銀花的采摘質量,提高產品整體質量,通常采取人工采摘方式。但在采摘過程中,采摘速度過慢,而隨著金銀花的持續(xù)生長會出現(xiàn)花蕾開花現(xiàn)象,一旦花蕾開花,金銀花的藥效就會降低,從而導致金銀花的價值降低。經過長期實踐發(fā)現(xiàn),為了保障在花開之前完成采摘任務,667 m2地平均需要80個人分4次開展采摘工作,如此一來增加了金銀花種植成本,加大了經濟投入,這對于許多金銀花種植戶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支出。
2.2 易損壞,后期處理難度大
金銀花的質量決定了金銀花的價格,金銀花質量越好,則出售的價格越高。而在金銀花的種植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市場機制和種植要求,從而導致不同等級的金銀花混合在一起,因而難以賣出理想的價格。為了提高金銀花的種植質量,提高其藥效價值,需要全面加強金銀花的處理工作,以有效避免大量的金銀花被損壞。一般選擇晴天對金銀花進行干燥處理。但在實際處理過程中,由于受到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難以為金銀花的處理工作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如在陰雨天氣下需采取烤干的方式進行干燥處理,而烘干設備的購入又增加了金銀花的種植成本。
2.3 產量和質量波動大
在金銀花的種植過程中,部分地區(qū)可以一年采摘5次,部分地區(qū)只能采摘4次,對于采摘4次的地區(qū)來說,降低了金銀花的平均產量。另外,在金銀花的種植過程中還面臨著病蟲害的影響,從而降低了金銀花的種植產量。加之農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工費、設備購置與維護費用等,而金銀花的銷路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如果出現(xiàn)一些特殊情況,不僅會降低金銀花的產量,而且會降低金銀花的質量,從而造成嚴重虧損,降低金銀花的種植效益。因而在金銀花的種植過程中,為了全面提高其綜合效益和醫(yī)用價值,需要全面加強對金銀花種植技術的研究,形成相應的種植體系,培育優(yōu)質的金銀花幼苗,以全面提高金銀花的種植質量和綜合效益[3]。
3 金銀花栽培技術
3.1 種植品種的選擇
在金銀花的種植過程中,為了全面提高金銀花的種植產量和品質,提升金銀花的種植效益,需要合理選擇種植品種。平邑金銀花有三大品系:雞爪花、大毛花、山銀花。其中,雞爪花花蕾簇生于花枝頂端,呈雞爪狀,分為大雞爪花和小雞爪花,喜肥水,結花早,生產性能好;花蕾瘦小略短,色澤較淡,是加工的首選品種。與雞爪花相比,大毛花生長旺盛,墩形大而松散,枝蔓長而粗壯,花蕾長,根系發(fā)達,抗干旱,耐瘠薄,適于山嶺薄地和梯堰地邊栽植。而山銀花是金銀花的原始野生種,板蔓匍匐于地,葉長,花蕾瘦小,花有紫紅色條紋,加工品質優(yōu)良。在甘肅省通渭縣的金銀花種植過程中,需要結合當?shù)氐耐寥拉h(huán)境、氣候狀況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以全面提高金銀花的種植產量,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3.2 種植
在金銀花的栽培過程中,加強種子繁殖技術和扦插繁殖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全面提高金銀花的產量。通常,4月播種金銀花,10月收獲。為了提高金銀花的種植產量,要選擇飽滿的種子,并做好相應的存儲工作。第2年春季播種前,為了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將種子放在35~40 ℃
溫水中浸泡24 h。浸泡完成后,可以將種子放入濕沙中進行催芽處理,有近30%的種子出現(xiàn)裂口露白時可以開展播種工作。在播種的過程中,在畦上按行距21~22 cm開溝播種,覆土1 cm,每2 d噴一次水,10 d左右即可出苗,秋后或第2年春季移栽。
在扦插繁殖過程中,首先要保障土壤肥力、土壤濕度滿足金銀花的種植要求。為了提高金銀花的扦插成活率,可以在雨季進行金銀花扦插繁殖[3]。選取健康的金銀花枝條,健壯無病蟲害的一二年生枝條截成30~35 cm,為了減少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需要去除金銀花枝的葉子。在扦插過程中,按行距1.6 m、株距1.5 m挖穴,穴深不應小于16 cm,每穴插五六根。扦插時露出地面的枝條長度應不超過10 cm。扦插工作完成后,需要定期進行澆水,為金銀花枝條生根提供充足的水分。
3.3 田間管理
為了全面提高金銀花種植效益,需要加強田間管理。第一,需要加強中耕除草。通過中耕培土來保障金銀花根不露出地面;實施除草作業(yè)時需要秉承由外而內、先遠后近的原則,以保護金銀花的根系。第二,栽植后前
2年是金銀花植株發(fā)育定型期,多施一些人畜糞、草木灰、尿素、硫酸鉀等肥料。栽植兩三年后,每年初春多施畜雜肥、廄肥、餅肥、過磷酸鈣等肥料,以保障金銀花植株能正常生長[4]。第三,需要加強金銀花植株整形修剪。及時剪除病枝、枯枝,保障金銀花植株能得到充分的光照,促進金銀花茁壯生長。整形是結合剪枝進行的,一般剪后能使枝條直立,去掉細弱枝與基生枝有利于新花形成。摘花后再剪,剪后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澆一次水,促使下茬花早發(fā)。第四,每年通過翻根培土來及時松土,從而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以全面加強金銀花病蟲害無害化處理。而且要及時發(fā)現(xiàn)病蟲害,并積極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經濟損失。例如,用65%代森鋅500倍稀釋液或托布津1 000~1 500倍稀釋液,每隔7 d噴一次,連續(xù)噴灑兩三次即可。第五,要結合地區(qū)氣候條件,做好金銀花收獲、加工處理工作。金銀花采收最佳時間是清晨和上午,此時采收花蕾不易開放,養(yǎng)分足、氣味濃、顏色好;下午采收應在太陽落山以前結束,太陽落后成熟花蕾將會開放,影響質量。集中采收時應攤開放置,放置時間最長不超過4 h。
4 結語
為了提高金銀花的種植產量,需要加強對金銀花栽培技術的研究,從而實現(xiàn)金銀花優(yōu)質生產與加工,擴大金銀花的銷路,從而提高金銀花的種植效益。
參考文獻
[1]安廣平.金銀花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J].農家科技,2018(10):29.
[2]王新天,馬志蓮.金銀花在北方地區(qū)的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8(13):80.
[3]胡偉民.金銀花的用途及其栽培技術應用[J].現(xiàn)代農業(yè),2018(4):8-9.
[4]郭夢,張紅瑞,黃勇,等.栽培技術對金銀花品質影響的研究概況[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8(2):100-102.